30位研究生放棄百萬年薪,組團出家當和尚,現在生活得如何?

2022-03-25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30位研究生放棄百萬年薪,組團出家當和尚,現在生活得如何?

清溪深不測, 隱處唯孤雲。——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對於許多學子來說,認認真真讀書,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最終順利讀研,有條件許可的話繼續讀博士,然後自己的人生便會順風順水。很多人也認為那些高學歷的人們一定會選擇薪資優渥的工作,從此人生順風順水,不再有煩惱。但是有些人,他們即便有了高學歷,也願意放棄眼前的利益,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30位研究生放棄百萬年薪,組團出家當和尚,現在生活得如何?

那些人的選擇可能不是世俗的觀點下最佳選擇,因為讀書意味著付出很多艱辛,而將自己的努力換來的結果放棄,選擇遁入空門,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為什麼這三十個研究生願意放棄前途去出家呢?因為他們所追求的就是內心的寧靜。他們離開繁華的城市,來到四川省仙女山的雲海寺。在雲海寺中,只有四個和尚修行於此,這個寺院並不是像靈隱寺或者少林寺這樣香火不斷的大寺院,只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寺廟,但他們所追求的就是這樣寧靜的地方。他們來到這個寺廟,將這個寺廟修繕一番,這個寺廟終於通水通電。30位研究生放棄百萬年薪,組團出家當和尚,現在生活得如何?

這些研究生們在寺廟中認真研讀詩經,他們做到了與世隔絕,也做到了心外無物。過上了使他們內心寧靜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條件非常的艱苦,沒有一些現代設施,但他們的內心是充實且寧靜的,他們雖然沒有物質上的優惠享受,但他們有廣闊的內心天地。

如今他們在這個寺廟中過的非常的幸福,他們所理解的幸福並不是我們世俗眼光所看待的,吃的很好或者穿的好。而是說他們的內心是豐富的,他們的內心追求的愉悅是充實的,不再因為世俗的標準被禁錮前行的道路,也不會再在意別人的眼光,在世俗的安排下做出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人們在城市中雖然有著相對優渥的條件,但他們面對一些現實,總認為自己即便遭遇了什麼,內心也沒有自己當初渴望的那種寧靜。而那些研究生們雖然放棄了在人們眼裡看來的前途,但他們收穫了內心的平靜。這讓我想起了著名的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放棄了做官的機會,當時的人們認為做官就代表著衣食無憂,但陶淵明放棄了這個做官的機會,只願回家種田,追求自己內心的寧靜。

陶淵明喜歡菊花,菊花代表著淡泊,而這些研究生們在寺廟中修行,追求的也是內心的寧靜,也是心中的淡泊。我們對於他們的選擇也不能予以斥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要做的就是遵循自己的選擇,不必在乎他人的感受,追求自己內心的那個聲音,成為最好的自己。

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追求你心中的那個聲音,追求你心中所嚮往的東西,內心所選擇的並不是他人所希望你做的。我們明白自己心之所想,明白自己心之所念,也能成為那個自己心之所想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8007f0e3d5ce5c609a96f554dcd13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