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記」是如何形成的?大多與孕期的以下行為有關,孕媽要避開

2022-04-13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胎記」是如何形成的?大多與孕期的以下行為有關,孕媽要避開

上周末,我去醫院探望剛生產的同事小關,沒想到中途還發生了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

小關的老公抱著出生不足兩天的寶寶,眼裡滿是心疼之色:「這孩子太可憐了,後背一大片都是淤青,不知道多疼?」

聽他這麼一說,我也趕緊湊上前去,一看孩子後背的情況,頓時鬆了口氣:「這不是淤青,這是大多數孩子都有的,從娘胎裡帶來的『胎記』。

萬萬沒想到,「胎記」這個字眼瞬間讓新手爸爸「炸」開了,他嚷嚷道:「那怎麼辦?這麼大一片胎記長在後背上,我姑娘以後怎麼見人呢?」

我趕緊為自己的「口誤」解釋:「這胎記不是真正的胎記,我家兩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也有,在後背以及屁股等部位。我當時也跟你一樣的緊張,特別諮詢過醫生,這種胎記在醫學上又叫蒙古斑,是孩子尚且還在胚胎時期,黑素細胞轉移停留在了真皮層,延遲消失引起。90%的孩子出生都會有蒙古斑,這是很自然的生理現象,不痛不癢,差不多在孩子3歲左右就會被自行吸收,皮膚上不會留下任何印記,完全不用擔心。」

有我親身經歷作為佐證,小關老公才徹底落下了心頭大石。躺在病床上的小關,忍不住打趣自己的老公「太沒出息」,這點小事就嚇得驚慌失措。

胎記可大可小,家長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其實很理解新手爸媽這種緊張心理,胎記這事真的可大可小。如果不走運,胎記剛好長在了孩子暴露的部位,那麼「殺傷力」就非常大了。孩子可能會因為胎記,遭受到來自於周圍人不友好的打量,甚至還會遭到同齡人的嘲笑、排斥。

儘管現代醫學越來越發達,很多先天胎記也可以通過後天的美容手段來進行根除,但孩子免不了也要吃一些苦頭,家長心疼也是在所難免。

再則,蒙古斑雖然是暫時性的,但一部分胎記則是永久性的,而且還存在病變的可能性,影響孩子的顏值不說,還關乎了孩子的健康問題。如:咖啡色的胎記,一般沒有突兀感,和肌膚齊平,可能長在身體的任意位置。

還有一些紅色的胎記,有點細小的疙瘩感,這類胎記通常是血管性問題引起的,不會隨著時間而消失,多數血管瘤都是良性的,但也有極少數存在病變的可能性。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血管瘤胎記,出現短時間內不斷增長的跡象,最好是帶孩子前往專科醫院。接受全面系統的檢查以及治療,預防病變。

胎記的問題如此「可怕」,有什麼預防的手段沒有呢?

就目前醫學研究的結論來看,胎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大量色素在皮膚沉積所導致;其二是血管畸形或是血管聚集所導致。除了先天遺傳性問題引起的胎記,無法讓孩子避開「天使之吻」外,孕期媽媽們的行為也是關鍵。

懷孕後,孕媽媽要避開三大雷區,以免給孩子留下胎記的遺憾

Ø 注意孕期安全,避免孕肚受撞

懷孕後,受身體激素水平的影響,孕媽媽的身材多少都有些臃腫,行動也不及孕前靈活。稍有不慎,孕媽媽可能會在日常活動過程中,讓孕肚受到撞擊。

雖說輕微的撞擊,不會危害到寶寶的生命安全,但是孕肚受撞後,即便是隔著孕媽媽的皮下脂肪,呆在子宮腔內的胎寶寶也不等於絕對安全。很多毛細血管破裂可能會在皮膚上形成淤血,出生的時候就可能帶有胎記。

所以,孕期安全真的要引起媽媽們的警惕。孕期穿方便行走的鞋,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場所,也不要走崎嶇的路。外出最好有家人陪同,一切都要以安全為先,避免孕肚受到意外碰撞。

Ø 遠離化學成分,儘量素麵朝天

很多女性孕期也愛美貪靚,即便是懷孕後依舊也是「濃妝艷抹」,這種做法其實也不可取哦。

現在很多化妝品里都含有很多的化學添加劑成分。孕期上妝的後果,這些化學成分通過孕媽媽的皮膚滲透進入血液中,經過體內循環經過臍帶進入子宮,最後形成了色素沉澱在胎寶寶的肌膚上。

Ø 孕期飲食清淡,防止激素紊亂

孕期飲食也跟胎記形成有關?真不開玩笑。科學實驗也證明,孕期的飲食結構跟孕媽媽體內激素有關,一旦微量元素攝入不足,就可能導致體內激素紊亂,破壞孩子的色素合成,從而留下胎記。

我一遠方的小表妹就是「受害者」。懷孕後,她總覺得嘴裡寡淡無味,偏愛「重口味」的食物,於是經常吃各種麻辣燙。孩子出生的時候,背部的位置就有半個巴掌大小的一塊咖啡色胎記。醫生推測,可能是孕期孕媽媽給胎兒提供的微量元素不足,加上各種食品添加劑的原因,導致了胎兒先天性胎記的發生。

雖說部分孕媽媽會認為自己孕期完全沒忌口,孩子出生也沒有胎記,但是個例不代表全部。我建議各位孕媽媽別抱有僥倖心態去做賭注,為了未來寶寶的顏值,孕期膳食均衡,儘量清淡飲食是有必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4ae81ccbefe46a138625f468bfde7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