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彩禮致貧。
又有多少真感情,到最後卻敗給了彩禮?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相親相愛,到談婚論嫁,兩個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彼此交心,卻到最後環節上,在彩禮上焦頭爛額,破壞了氣氛,也影響了心情。
例子不勝枚舉。
網上看到一條新聞,福建神清的林某某與陳某某經媒人介紹後相識,或許兩人都到了該結婚的年紀,所以便按照習俗進行到了結婚的流程。
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給彩禮,2020年5月兩家協商確定彩禮數額為88.8萬元。幾天後雙方舉行訂婚儀式,從相識到訂婚儀式結束,林某某置辦酒席花費18萬元、香煙糖果4萬元、給予女方見面禮黃金12萬元、給予女方改口紅包7.3萬元、媒人介紹費3萬元,加彩禮總共花費133.1萬元。
男方花了這麼多錢,在一些人眼裡,男方給足了女方足夠的體面,可他們忽視了重要的一面,那就是忽略了感情,金錢是代替不了感情的,情侶之間配與不配並不是錢說了算。
林某某與陳某某兩人訂婚後同居,因性格不合鬧起了分手,雙方無法談妥,林某某起訴至福清法院要求解除婚約返還彩禮。
最後法院判決返還80萬。
這段感情的破裂,有其必然性,兩個人都太草率了。
婚姻不是賭局,沒深入了解就同居,這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為。
然而網友的關注點,不是討論他們沒深入了解就在一起,反而把目光投在他們的高價彩禮上。
點贊最多的一條評論是:彩禮數額這麼高,真賣女兒嗎?這比上班還掙錢?
這是嘲諷的聲音,可也引起了一些女孩子的不滿:我不要彩禮,但男生必須入贅到我家,過年過節都在我父母這邊,生的孩子也必須跟我姓,男人必須承擔所有家務照顧孩子父母,我可以出門掙錢養家。
也有人說大家只看彩禮是不對的,也應該看看女方的陪嫁,有的女方的嫁妝車子、房子、存款好幾百萬,處處幾十萬彩禮不值一談。
所以該不該要彩禮這件事一言難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02.
女孩子嫁人該不該要彩禮?回答當然是應該要。
彩禮,從物質上說,是一個新家庭的啟動資金,從精神上說,是對新人的基本尊重。
組建一個小小的家庭,如果連基本的備用金都沒有,就像一個胡亂搭建的鳥窩,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
而且女方父母會給女兒準備嫁妝,男方父母有什麼理由不準備彩禮?
但對於彩禮不能獅子大張口,一定要量力而行,彩禮不在於多少,重要的是兩廂情願。
以前有報道說:
安徽一個30多歲的男子,因為付不起彩禮,差點割腕自殺。
河南農村的一個55歲的單親大媽,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活,為了給兒子湊彩禮,最後把自己嫁給了一個老光棍。
南皮一個老太太,因為拿不齣兒子的彩禮,選擇上吊。
這樣就太不應該了,結婚本來是喜事,可因為彩禮而釀成悲劇,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
03.
說到底大家對彩禮並不反對,反對的是高價彩禮。
高價彩禮的形成,很大的原因是攀比心理。
而這種攀比心理的形成,根本原因有人認為,彩禮是女性身價的標誌,彩禮越高面子越大。
「我的女兒難道不如別人?」這是一些父母要彩禮時常說的一句話。
我的一位朋友結婚時,她的丈夫家剛好發生了一些事故,家裡一下子沒什麼錢了。
而朋友的表姐也剛剛結婚沒多久,表姐夫給了表姐家十多萬彩禮。
於是朋友的父母說彩禮就要表姐一樣的多。
可朋友拿不出這麼多錢,當時就傻眼了,最後委屈地哭了。
朋友太愛自己的丈夫,也迫切地想結婚了。後來朋友自己的父母掏錢出來,對外人說是女兒的彩禮錢……朋友現在還開玩笑說,她是這樣被父母體面地嫁掉的。
這雖是一個完美的結局,可難以掩飾的是超出承受能力彩禮還是給一些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和困惑。
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與別人比較一開始就輸了。
彩禮應該要,但應該回到當初的純真。
千萬別讓彩禮影響正常的愛情和生活。
最後回到前面的案例,要彩禮的目的是為了結婚,婚不結了,退還彩禮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本文話題:結不起的婚買不起的房,如何安居樂業?歡迎留言說說你覺得女方該不該返還高價彩禮?
文/木子默,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我是木子默,多平台百萬爆文作者。如果你也有故事,歡迎留言或私信講給我聽,我在這兒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