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山東和東北的淵源,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闖關東」了吧。
這兩天,出差遼寧,跟糧食有關——12月7日,由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辦、山東廣播電視台承辦的「齊魯糧油」中國行瀋陽推介會暨2023魯遼糧食產銷協作洽談會將舉行。
一下飛機,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一個詞是——老鐵。「老鐵」在東北方言中是鐵哥們兒、關係親密的人。自古以來,魯、遼兩省在人口、文化、經濟等各方面保持著密切的交流。這次雙向奔赴,絕對是鐵哥們兒、好兄弟之間的情誼。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古時「行道曰糧」「止居曰食」。小時候我們熟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後來我們學「洪範八政,食為政首」,老一輩人教導我們「家有隔夜糧,心裡不發慌」,愛糧惜糧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
山東是糧食生產大省和糧食產業大省,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2004年以來糧食連年豐產,種植面積穩定在1億畝左右,連續9年總產千億斤以上。有一組數據更為亮眼:山東以占全國1%的淡水、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8%的糧食、10%的水果、11%的蔬菜和13%的水產品。
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山東的糧食發展呈現出規模大、鏈條長、供應足、品牌響、龍頭強等特點。其中的品牌,指的是叫響全國的「齊魯糧油」。
2018年提出,2019年寫入山東省委一號文件,2020年、2021年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與「齊魯糧油」深度接觸是在2020年公益活動之後,聯合策劃發起「這就是山東·齊魯糧油寵你」雲直播;2022年世界糧食日·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期間,又共同推出愛糧節糧 「視」界有我——愛糧節糧隨手拍短視頻大賽……
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來,「齊魯糧油」中國行陸續開展,北上南下、東進西行,山東先後到十多個省區市進行推介並建立產銷合作機制,助力優質糧油產品落地。
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從時間節點上看,今年是全面啟動「齊魯糧油」公共品牌建設的第五個年頭。第一站走進同屬東部沿海經濟大省的「蘇大強」,與「水韻蘇米」浪漫牽手;冬日的瀋陽,落雪或可成詩,這次活動舉辦時間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將給大家留下一份難忘的記憶。從年初到年尾,從「長三角」到「東三省」,是對區域協調發展的長遠謀劃和深度考量。
今年是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周年。在這個重要節點,山東、遼寧這兩個隔海相望的農業大省,強強聯合,深化省際間產業交流合作,旨在形成發展合力,優勢互補,推動兩省糧食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品牌建設,非一日之功。這幾年,我們既是「道不盡齊魯糧油好」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受益者。高點定位謀劃品牌、立體推介創建品牌、完善體系賦能品牌、科研創新塑強品牌,有效聚合、盤活了產業鏈上下游和線上線下各種資源,「齊魯糧油」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攀升。2021年中國品促會評定「齊魯糧油」品牌價值681億元,2022年全省糧食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5530億元,持續領跑全國。
這幾年,市場形勢和外部環境有變化、有挑戰,但更多的是機會、是希望。短短五年時間,「齊魯糧油」品牌從新生實現躍升。走進千家萬戶的每一步,都像糧食作物一樣,在大家的悉心呵護下茁壯成長。選育、萌芽、澆灌、收穫……「齊魯糧油」品牌如同一個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作物「主幹」,濱州「糧油金三角」、德州「五星德糧」等N個地級市糧油公共品牌和魯花、中裕等N個企業品牌好比「枝葉」,與「主幹」緊密相連,形成「1+N+N」矩陣。
一滴好油香十里,一家煮飯百家香。好品牌賦能好產品,在「齊魯糧油」品牌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糧油企業「抱團」發展,不斷做大做強,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端上百姓餐桌,滿足大家「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的多元化需求。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山東錨定目標,探尋「糧」策。比如,「齊魯糧油」品牌走南闖北、德州打造大面積「噸半糧」示範區、科技賦能讓「齊魯糧倉」更充盈更穩固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強信心、穩經濟、促發展」的生動註腳,是山東全力以赴端牢端穩中國飯碗的具體探索。
保障糧食安全,要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從「顆粒歸倉」到「吃干榨盡」,山東全鏈條推進高質量節糧減損,減損也是增收,節糧也是增產。為制止餐飲浪費,山東還推行「紅黑榜」公示制度,對「黑」榜曝光的餐飲單位,督促其及時整改。
倉廩實,天下安。我們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糧食安全重要論述、必須準確把握中央和省關於糧食和儲備工作的新要求、必須正確認識當前糧食和儲備工作面臨的問題,要聚焦糧食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精深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努力把品牌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讓中國種紮根沃野、新技術種出好糧,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讓裝有更多優質糧的「中國飯碗」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