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今天在群里看到一位媽媽說自己家的孩子一去幼兒園就哭,有些發愁。然後另一位媽媽說上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可以請假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如果孩子不想去就可以給孩子請假不去。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位媽媽之前就在群里說過,她家孩子早晨起來不想去幼兒園她就給孩子請假。有一次這位媽媽說孩子上學的情緒不高,然後就帶著孩子逃學了。說實話,這位媽媽的想法和做法,淘媽都不太認同,我也不會這樣去做的。
在國慶前的那周,淘淘生病了,我跟老師請了假,沒去幼兒園。媽媽和婆婆都說反正國慶要回老家的,乾脆給孩子請假別去幼兒園,直接回老家得了,我沒有同意。一周也就上5天,這樣請假就得請4天,相當於一周沒去幼兒園。從內心來講,我是接受不了的。
家長不送孩子入園的幾個誤區
1. 反正去了幼兒園也是玩,送不送都行
對於我不給孩子請假回老家的事情,很多家人都不理解,他們統一的說法都是「去了幼兒園也是玩,學不到什麼東西,去不去都行。」當時我心裡就想「去不去都行的話,乾脆別上幼兒園了。」當然了,為了不傷和氣,也沒有直接說出來。幼兒園也是一個小型社會,孩子會在這裡交朋友、學會獨立、分享、探索等多種能力。而且老師也會組織孩子們進行各種活動,這都是在家裡體驗不到的。所以沒有特殊情況,我是絕對不會隨意給孩子請假的。
2. 孩子還沒適應,就讓他先在家待幾天
如果家長決定讓孩子上幼兒園,就要做好孩子開始不適應幼兒園的各種表現。如果孩子一哭就請假,不去幼兒園,這樣反而會拉長孩子的適應期。而且孩子也知道自己一哭就不用去幼兒園,以後不想去了就會使用「這招」,變得更加依賴父母,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3. 天冷了,孩子起不來,今天就不去了
這幾天降溫了,天也越來越冷了。我發現這段時間班裡小朋友去的也比平時晚了,甚至有的家長說孩子起不來,乾脆就不讓孩子去幼兒園了。家長心疼孩子,我們可以理解。讓孩子繼續躺在溫暖的被窩確實很舒服,可是這也會讓孩子養成賴床、拖延的習慣,不利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規則意識。
孩子斷斷續續上幼兒園的影響
其實我們開始提到那位媽媽說「上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這不意味著孩子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如果孩子斷斷續續上幼兒園的話,可能會有這些不良影響。
1. 不利於孩子的交際
孩子斷斷續續去幼兒園,和小朋友相處的時間短,難以維持友誼。而且時間長了,其他小朋友會認為他很特殊,孩子想要融入集體和交朋友都會變得困難。
2. 打破孩子學習的連貫性
孩子經常請假的話,就會打破學習的連貫性。上學後很難跟上老師的節奏,注意力也容易分散,甚至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3. 不利於師生的情感交流
經常請假的孩子,和老師的相處時間短,交流少。去了幼兒園,孩子甚至會牴觸老師。這樣不利於師生的情感交流,也不利於老師更好地照顧孩子。
4. 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遲早都要離開父母自己去面對生活的。如果孩子一哭鬧就帶回家,會讓分離焦慮變得更加難以克服。同時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只會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依賴。
5. 不利於培養孩子堅持的品質
我們常說「堅持就是勝利」,遇事能堅持也是一種優秀的品質。而家長動不動就給孩子請假,就不利於培養孩子堅持的品質。以後孩子遇到困難也可能難以堅持,輕易就放棄了。
淘媽說:幼兒園確實是學不到多少文化知識,但這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一站。如果孩子經常缺席,勢必會失去很多。所以家長還是要正確看待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沒有特殊情況,不建議頻繁給孩子請假回家。我們永遠都不要低估一個孩子的能力,只要家長能堅持送去幼兒園,孩子就能學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