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錄取背後的規則和秘密,一直是留學生們所關注和八卦的。
然而有些「潛規則」,則是公開的秘密。
美國大學的錄取有一種特殊的政策,英文叫Legacy Admit,翻譯過來就是繼承錄取,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校友子女優待。
什麼叫「繼承錄取」?
「Legacy」 雖然直譯為遺產的意思,但在美國大學Admission中特指一個群體——畢業於該所大學的校友或相關人的子女,就是我們俗稱的校友子女。
也就是說,如果申請者的父母或者祖父母是從美國的一所大學畢業的,那麼申請者進入同一所大學的機會將會明顯增加。
和很多國內學生想像中不同的是,美國大學的繼承錄取並非錄取黑幕的一種。
美國大學對繼承錄取的存在從不遮掩,在學校官網和校刊上都有明確說明。
哪些學校有「繼承錄取」,哪些院校又堅決抵制?
這種校友偏好在精英大學和文理學院中很常見,且具有相當大的普遍性。
美國許多大學在招生簡章中都有「繼承錄取」這一項,除了最富盛名的東部「常春藤八校」(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及康奈爾大學)外,包括史丹福大學在內的其他美國名校也都有繼承錄取的政策。
2017年入學美國TOP30綜合性大學Legacy錄取比例統計
普林斯頓大學占比13%
哈佛大學占比29%
耶魯大學占比11.9%
賓夕法尼亞大學占比16%
杜克大學占比14%
達特茅斯學院占比14%
康奈爾大學占比15%
聖母大學占比25%
南加州大學占比19%
雖然美國很多學校都有繼承錄取政策,但也有像MIT這種比較剛的院校。
MIT曾在其學報官網發布文章,稱堅決不將繼承錄取作為招生標準。
除MIT外,明確表示在錄取過程不會考慮繼承因素的院校還有:加州理工、UCLA、UC Berkeley、庫伯聯盟學院……
繼承錄取與早申請
很多人要問,繼承錄取與早申請有什麼關係呢?
繼承錄取雖然明文存在,但仍舊有種種限制條件存在。2001年美國記者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上發表文章,稱:
為了兼顧大學的學術性和多樣性,常春藤高校會採取了一種「提前決定錄取」的制度,被錄取學生受單一選擇計劃(Single Choice Early Decision)限制,申請人在早申請輪次中僅能申請該校,如果獲得錄取,則只能接受offer進入該校學習,並撤回已經向其他學校投出的申請。
這種選擇限制不僅保證了高校生源質量,還能保證入學率,同時限制了類似於繼承錄取政策的優待申請人數,一舉多得。
繼承錄取的優勢在於同等條件下優先,而非無底線
Legacy Admit的優勢在於,學生申請過程中,在同等條件下,校友子女可能優先有機會拿到offer,但這不代表他們能夠打破招生政策規定的成績紅線獲得超低分錄取特權。
這一點,在根據事實改編的電影《弱點The Blind Side》中有所體現。
被白人家庭收養的黑人男孩Mike,有著天生的橄欖球天賦,吸引了很多大學校隊教練的目光,但Mike成績很差,靠體育獎學金項目進入NCAA(美國大學體育總會)一級大學,他的GPA也至少要達到2.5 。
為了達到各學校招生標準,家人為他請了家庭教師瘋狂補課。
白人家庭的父母傾向於讓Mike入讀他們的母校密西西比大學,Mike中間雖有猶豫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密西西比大學。NCAA認為Mike的錄取過程有校友關係的「黑幕」,為此,還成立了特別調查組。
對於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父母有過留學經歷的只是極少數,所以大部分中國學生無法享受「繼承錄取」帶來的紅利。
但立思辰留學360小編覺得這不妨礙我們努力成為「學霸一代」,為將來自己的子女入讀名校創造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