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英偉達成為道指成分股,取代英特爾

2024-11-02     央廣網

當地時間11月1日盤後,標普全球發布聲明稱,標普道瓊斯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進行調整,英偉達替代英特爾成為成分股,11月8日正式生效。受此影響,英偉達盤後漲超1%,英特爾跌逾0.5%。

標普全球表示,成分股調整是為了確保指數擁有更具代表性的半導體敞口。

標普全球聲明

隨著人工智慧行業的迅猛發展,英偉達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今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170%,市值一度超過3.5萬億美元登頂美股。

微軟、Meta、谷歌和亞馬遜等公司正在大量購買英偉達的圖形處理單元GPU,以構建用於人工智慧工作的數據中心。英偉達在過去五個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中三個季度的收入至少翻了兩番。公司CEO黃仁勛多次表示,對下一代人工智慧GPUBlackwell的需求是「瘋狂的」。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英偉達GB200晶片訂單量激增,微軟是這款晶片最大的客戶,第四季度的訂單量增長3~4倍,超過其他所有雲服務商的總和。

長期以來,英特爾一直是PC晶片的主導製造商,但其市場份額已被AMD和台積電奪走,同時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進展甚微,並錯過包括對ChatGPT所有者OpenAI的投資。

納入道指已經25年之久的英特爾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超過50%,在道指中墊底。公司在本周的一份文件中表示,董事會的審計和財務委員會批准了成本和資本削減活動,包括將裁員16500人,並減少其房地產投資。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包含30家企業,與標普500指數不同,按個股的股價加權而不是按公司的總市值加權,這也意味著價格較高的股票比價格較低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更大。早在今年5月英偉達對股票進行1比10拆分時,就有市場人士認為這家晶片巨頭有望納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因為股價是決定公司能否被納入的一個重要因素。

投行FreedomCapitalMarkets首席策略師伍茲(JayWoods)表示,「當你是下一波技術增長的代言人時,即人工智慧或晶片製造商,你應該在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占有一席之地。」

機構B.Riley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霍根(ArtHogan)認為,英偉達無疑滿足了最終成為道指成分股的所有條件:良好的聲譽、持續增長的歷史、投資者的興趣以及其在更廣泛市場中的行業代表性。「拆股後的股價會讓其被納入時最初的股指計算更容易。」他說。

這是自今年2月份以來道指首次調整,當時亞馬遜取代了沃爾格林。標普全球在同一份聲明中表示,化工企業宣偉(Sherwin Williams)也將取代陶氏化學成為成分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5ed44ff9b4a65047e390c843079f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