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台設備爆炸,4年來首次降息!釋放了什麼信號?

2024-09-26     前瞻網

中東火藥桶的一聲巨響,讓全球製造業都震動了一下。

1

9月17日下午,黎巴嫩,3000多台BP呼機同時爆炸,造成12人死亡,數千人受傷。事件一出,震驚全球,一種普通的民用數碼產品大規模爆炸,對於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威脅。

而同一時間的大規模爆炸,這種明顯的人為操縱痕跡更使人擔憂——既然是有心操作,今天能引爆BP機,明天能不能引爆手機?

次日下午,黎巴嫩多地再次發生大規模爆炸事件,這次爆炸設備不僅有BP機,範圍擴大到了汽車和摩托車電台、收音機、音響,家裡的筆記本電腦、指紋門禁,以及連光伏發電站和家用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電控部分。

甚至連電動理髮推子都發生了爆炸。

2天下來,共有39人死亡,受傷人數有3000之多,其中數百人傷情危重。

在這場事件中,最受關注的一個問題:這些BP機,以及其他產品是如何被引爆的?

這些常見的電子設備本身沒有任何可以引發爆炸的裝置,如果能夠通過某種方法引爆,就意味著我們身邊的所有電子產品——至少是可以聯網的電子產品,都可能在某個時候炸成火球

好在,最後調查表明,發生爆炸的設備在銷售之前,全都經過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處理,在原本設備上加裝了炸藥,通過通訊信號引爆。

而我們平常放在身邊的電子設備,並不會突然爆炸。

不過,對設備的擔憂消去後,對於供應鏈的安全憂慮迅速提升

通過對整個事件的還原,我們可以看出,其在技術上並不難實現,最核心的點在於爆炸物是何時被植入的,而這牽涉到整個供應鏈的安全

此次事件造成的傷亡如此慘烈,讓很多國家對西方國家電子產品的安全性產生質疑,西方相關產品可能遭到一定範圍的抵制,甚至會波及新能源汽車。

在社交平台上,大罵西方和以色列產品的聲音大量出現在中東用戶之中,許多人明確表示,不能再買西方商品。

隨之而來的,是「中國製造」的一波「潑天富貴」。不少國外網友表示,下一台手機只買中國貨。

9月19日,社交媒體上有網友貼出了一份郵件,郵件來自中東客戶,裡面是詢問產品價格並提出明確要求:中國零部件、中國組裝、中國直運,中間不能經過任何國家的手。

還有網友透露,有的出口廠商已經接到新訂單。

可以說,黎巴嫩BP機爆炸事件引發了對西方產品的信任危機,創造了中國製造的新機遇。

事實上,近年來「供應鏈中國化」的趨勢已經相當明顯。

一邊是過去幾年紛紛「外遷」的低端製造業,出現了一波「回遷」

2019年前後,以庫克面見莫迪,並表示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蘋果全球生產中心為標誌,「果鏈外遷」啟動。2020年,富士康產能大量遷往印度,開始生產最新款蘋果產品。2023年,蘋果一口氣把13家中國供應商踢出了供應鏈。

不過,情況在今年出現了一些反轉。3月,庫克親自到訪上海與三大核心供應商——比亞迪、藍思科技、長盈精密開會,並在採訪中表示「對於蘋果的供應鏈來說,我覺得沒有比中國更重要的地方了」。7月,富士康宣布在鄭州投資10億元人民幣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

另一邊是國外高端製造業加碼中國

1月,大眾在合肥投資10億歐元的最大海外研發中心投入運營;2月,埃克森美孚宣布在大亞灣石化區建設投資已超過310億元人民幣,今年再增資100億元;3月,阿斯利康與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署投資合作協議……

在這樣的背景下,黎巴嫩BP機爆炸事件進一步引發了對西方產品信任的危機,勢必使得全球製造業的目光再次聚焦於中國,隨著供應鏈的「中國化」,中國製造業不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將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更何況,更大的機遇已經到來。

2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基準利率目標範圍下調50個基點,降至4.75%至5.00%之間的水平。這是美聯儲自2020年3月以來的首次降息。

4年來首次降息,而且直接跳過了25個基點,手段異常激進,和美國官方數據里運行平穩的宏觀經濟現狀完全不符,引發外界猜測紛紛。

有觀點認為,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實際經濟情況遠比數據要差;也有觀點認為,這可能預示著美國在為某些重大行動做準備。

但無論如何,可以明確的一件事是:數萬億資金洪流,即將湧入全球市場。

這麼大一筆熱錢,去處在哪?

根據全球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4月公布的「2024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FDICI)報告」,中國成為美國和加拿大之後,對外資吸引力第3強的國家,排名相較去年的第7位大幅躍升。

科爾尼FDI信心指數是一項針對全球企業高管的年度調研,對未來3年可能吸引最多投資的市場進行排名,所有參與調研的企業年收入都在5億美元或以上,分布於30個國家或地區,覆蓋所有行業,可以說非常有代表性。

儘管一直有唱衰中國,渲染資本隨製造業出走的聲音,但現實情況是,在眾多國家裡,中國還是外資使用最好的一個。

2023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11339.1億人民幣,同比大幅下降8.0%,一度被視為資本開始出逃的證明。

不過,之前10年間,國內吸引外資規模連續增長,2022年超過1.2萬億元人民幣。在高基數疊加國際經濟環境動盪的基礎上,2023年下滑依然屬於高位波動。

2024年上半年,我國吸引外資規模近5000億元人民幣,仍處於近10年來的高位。

此外,雖然總額減少,但投資結構也在優化。

在實際使用外資增長的行業里,

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6.5%,

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同比增長32.1%,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12.2%,

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同比增長8.9%,

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同比增長4.1%,

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大勢下,外資也在積極調整布局。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向好因素不斷積累,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穩定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15.8%。

這些積極信號無疑加強了外資對中國這塊投資熱土的信心。

除此以外,中國吸引外資的力度也達到空前程度。近半年多時間裡,高規格討論外資的會議至少有8次,「穩外資」「鞏固外資外貿基本盤」「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等標語頻頻出現,最終匯總為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

《負面清單》刪除了製造業領域僅剩的2條限制措施,修訂過後,全國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當前,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都通過投資壁壘保護本土製造業,甚至部分已開發國家對製造業實施一定的外資准入限制,中國可以說是製造業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外資相當友好。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龐大的市場規模、穩定的經濟增長以及持續開放的投資環境,無疑使得中國成為當下國際資本的最佳避風港。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關聯企業債務」項目從凈流入轉為大幅凈流出,是FDI下滑的關鍵,而這個項目受歐、美持續加息等國際金融環境變化影響很大。如今隨著美聯儲轉向寬鬆,相關項目或將很快好轉。

隨著全球資本的湧入,中國的產業發展有望迎來新的機遇,不僅能夠進一步促進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還有助於形成更加多元和均衡的產業結構,增強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

3

受地區事件牽動的全球製造業轉移潮流,匯合美聯儲降息創造的資金洪流,正在滾滾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是「十四五」規劃深入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恰逢「十五五」規劃前期工作的啟動之年。除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和需求外,國際產業格局和金融環境對國內的影響,也是地方政府必須思考的問題。

地方政府應抓住這一輪全球資本流動的機遇,通過科學規劃和政策引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各地政府需要深入分析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等措施,推動地方產業的擴張和升級,同時還應注重防範金融風險,確保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參考資料:

【1】製造業回流中國:外媒急了,一場全球供應鏈的大遷徙正在上演 | 鏡史閣

【2】FDI凈流出並非外資大規模撤離,中國市場仍具吸引力 | 介面新聞

【3】2024年中國FDI信心指數躍升為全球第三,作為投資地領跑新興市場 | 介面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458669d9204f460e5384cb16bf5d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