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eπ:國家隊上陣,清掃戰場?

2023-11-14     電動湃

「國內汽車市場還需要多一個品牌嗎?」

這個問題在2016年左右,魏牌和領克剛推出之際,一度被業內熱烈討論過。

而隨著後來上百家造車新勢力的湧現,該問題的意義自然亦不復存在。

直至當下,東風汽車想再給出一個它的答案。

同時東風坦承指出,這個答案也將連同回答上兩個「靈魂」問題——

東風在主流市場到底有沒有作為?

還要不要作為?

「eπ」品牌的到來,正是東風給出的最佳回應。

eπ的推出,並非一時之意。

早在2018年,東風就曾發布了一款名為「e.π」的轎跑概念車。

該車提供純電動和插混兩個版本,其中純電版充電15分鐘可行駛500km,插混版續航則高達1000公里,最快僅4秒破百。

這款概念車,看作是東風eπ 007最開始的概念版亦不為過。

不過到了2021年,東風又拿出了另一款概念車——「e.π2021」。

相較於2018年的概念版,e.π2021的定位改為了純電SUV。

此外,這次東風還進一步明確了概念車的品牌歸屬——東風風神。

e.π和風神,第一次綁定了起來。

來到2023年4月10日,東風副總經理尤崢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

到2024年,東風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

到2025年,東風自主乘用車與合資品牌的銷量比例達到1:1,各2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自主品牌的50%。

與此同時,東風還將投入500億元,計劃在未來三年加速新能源轉型。

緊接著4月18日,風神正式啟動1258「e啟」計劃,發布了全新電動系列品牌eπ。

東風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楊青表示,「啟動1258『e啟』計劃、發布eπ品牌,將有力推動東風風神新能源事業發展。

其中「1258」指的是,「以客戶為中心」的1個中心;「混動和純電」的2條路徑;「2大混動技術、2大純電技術、1大前瞻智能科技」的5大支撐;3年內至少8款產品。

至於eπ,e代表了電子,π則折射著人類持之以恆、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意指東風邁向電動化賽道過程中的孜孜追求。

另外,同期展出的全新概念車eπ 2023,又重新換了一套模樣。

按照4月那時的信息來看,eπ給人的印象,更多是風神旗下的一個產品系列,類似於長安啟源、吉利銀河。

而結合此前的概念車展示,eπ的首款車型按理說會是一款SUV。

不過到了8月,東風迎來新一輪調整。

楊青指出,「面臨新能源轉型發展,需要聚焦自主、整合資源、力出一孔、實現躍遷,集中力量辦大事。」

在此理念下,東風對自主乘用車新能源事業進行了管理體制的調整。

經過調整後,東風將一體化管理東風風神、東風eπ和東風納米,由總部直接運營自主乘用車。

eπ也就是從這時開始,跟風神形成相互獨立的品牌身份。

東風副總經理陳昊表示,「之後風神、納米、eπ這三個品牌將形成獨立的銷售渠道」。

「後續也會進一步整合資源、提高效率,更多是要做好『東風』品牌」。

按照不同定位,風神將加快從燃油車向節能車轉型。

eπ ,則成為面向主流市場的電動化品牌,兼顧純電和增程。

至於納米,則是面向小型細分市場的純電品牌。

在完成好內部調整後,東風終於給出了最終答案。

11月10日,eπ品牌正式發布,新品牌將錨定15-25萬級價位。

這也意味著,eπ要代表東風打入最主流,同時也是最內卷的電動車市場。

雖說東風早在2018年亮出了eπ的轎跑概念車,但到2021和2023年,eπ概念車都是改為以SUV的身份呈現。

因此eπ首款車型007,其重新選以轎跑車型作為「第一聲槍響」,如此節奏改動多少讓人意外。

之所以這樣做,這也跟市場環境變化密不可分。

近來,代號「7」的電動轎跑正密集出兵。

例如,與eπ 007同名的極氪007,還有華為系的智界S7。

至於小鵬P7則推出了售價更低的入門款,而長安啟源方面亦準備了定位更低的A07。

算上星途星紀元ES、小米首款產品等等,轎跑這條賽道已是「車滿為患」。

在此背景下,eπ選擇調整產品推出節奏也就不難理解了。

作為一款轎跑產品,eπ 007在體態上的比例感是恰如其分。

留意該車的4880x1895x1460mm三圍數據,這跟小鵬P7的4888x1896x1450mm基本相當。

而由於eπ 007需要兼顧純電和增程的雙動力路線,因此車長留給軸距的空間,自然要較之小鵬P7小一些。

2915mm,eπ 007的軸距長度跟啟源A07差距不大,也跟極氪007保持在了相近水平,乘坐空間或不相上下。

關於東風系車型,很多時候都容易給人一種設計力度過猛的印象。

反之來到eπ品牌,這次官方提出了一個新的產品方向——「回歸主流人群審美」。

從eπ 007來看,新車呈現出了簡潔有力的外觀樣式,一改其它東風系產品的設計習慣。

儘管eπ 007在觀感上多少還有些跟競品差不多的痕跡,但整體傳遞出來的運動犀利風格,再配合其剪刀門的組合,eπ 007會是20萬級別車型里個性十足的代表。

至於最大功率400kW、3秒級零百加速,則更是eπ 007絕對實力的體現。

如果拿eπ 007去簡單類比成小鵬P7的話,毫無疑問前者會是一款「加強版的小鵬P7」。

除去加速實力占優以外,eπ 007的百公里最低能耗僅為11.9kWh,領先於小鵬P7的13.6kWh。

更重要的是,eπ 007還準備了小鵬P7缺席的增程版本,最高1200公里的續航能力,徹底消除了用戶的焦慮感。

再者,eπ 007的內飾中控大屏選材,較之小鵬P7的雙聯屏設計,亦要更加符合當下的用戶體驗。

eπ 007想要取代誰的位置,以及有沒有實力完成取代,答案呼之欲出。

作為後來者,eπ 007拿出了反超的實力,這點是理所應當的。

從單一車型的產品力,到整個品牌的戰鬥力,eπ理應也該達到「反超」的程度。

東風副總經理陳昊指出:

「我們常說東風是「國家隊」,那麼國家隊要代表國家參加奧運會,而且要拿冠軍。」

「這既是東風公司的光榮,也是東風的使命和責任。」

如果說當下還處在新勢力出清的階段,那麼東風eπ的進場,自然將起到「清掃戰場」的作用。

該不該再推出一個新品牌,外界對於不同車企的答案,也有著不同看法。

在此前蔚來宣布裁員之際,同時也提到將堅持推出阿爾卑斯和螢火蟲品牌之後,不少人對此都很難抱以理解認同的態度。

既然蔚來沒能像理想那樣突破到新的市場高度,那麼通過押注新品牌去賭上未來,這是否還是偏向理想化?

而反觀小鵬和零跑,則紛紛選擇投靠國際巨頭,建立起親密戰友關係。

從年初的價格戰惡化,到後來企業合作的市場格局變化,這已經在訴說著新能源市場景氣度的快速下滑。

在此背景下,車企「手上有足夠子彈」,這才是王道。

說到這點,東風作為央企,條件上天然占據了絕對優勢。

正因如此,從推出進擊高度市場的猛士,到近來新增的eπ和納米品牌,可以說東風都是在為決戰階段的清掃戰場作準備。

從品牌定位來簡單類比,嵐圖可以理解為是與蔚來相當。

而eπ和納米,則分別對應著阿爾卑斯和螢火蟲。

單就品牌布局來說,不能否認李斌的戰略眼光。

但到了執行層面,最終能從混戰里突圍的,要不是像理想和小鵬那樣能拿出好成績或真技術,要不就是有東風這樣的國家隊底氣。

換句話說,在沒有新融資之下,如果被押寶的阿爾卑斯不能順利突圍,這可能將成為壓垮蔚來的最後一根稻草。

反觀這時才開始展開拳腳的東風eπ和納米,則成為了享受漁翁之利的代表。

國家隊進場,看準的就是時機和局勢。

「未來三年投入500億,2024年實現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100%電動化。」

東風的決心和底氣,無需懷疑。

至於東風剩下要解決的,還是在於市場策略。

在推出eπ007這款中大型轎車之後,明年eπ將推出一款兼顧增程和純電的中大型SUV。

單從造型及體格來看,不難看出這款新車是照著理想SUV的模樣而生。

繼007作為「強化版小鵬P7」之後,eπ又將依循著「跟隨爆款」的路線來完成布局。

在確保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結合eπ品牌的「15-25萬元」定位,性價比無疑將成為eπ的一記利器。

這還是原來東風熟悉的味道,始終是為人民造好車的央企品牌。

從5年前最早提出的電動化概念,到此前作為風神旗下的產品系列來呈現,直至時下eπ正式以獨立品牌推出。

eπ固然沒有成為行業電動化的第一批引領者,但選在這個淘汰賽的節點上發力,eπ亦算是趕上了時候。

在別人已使出渾身解數後,eπ的好戲才剛剛上演。

純電+增程的雙賽道同時發力,3年內推出超過10款新車,eπ的未來不容小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00d5a3f6ae1e6989c74bac3c9e85e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