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小的行宮竟然才207平米

2019-12-10     濟南之窗

【濟南之窗】有一片海叫做大連,有一段故事叫旅順。在旅順,有著我和我的戰友們好多好多留戀和故事。今年6月 22日,我回到闊別30年的第二故鄉——旅順軍港,轉業到當地的好戰友孫慶崢和夫人梁麗傑,百忙之中驅車帶我去了旅順黃金山海岸線,帶我們遊覽了位於黃金山東北角「世上最小的行宮——溥儀樓」(李繼三 孫慶崢 梁麗傑 手機攝影)

旅順黃金山溥儀樓

旅順黃金山溥儀樓,清代,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得勝街道黃金街113 號黃金山海岸,是一座平房單體歐式建築,坐北朝南,長16 米,寬15.6 米,高約4.5 米,平面基本為方形。


外牆為磚石結構,內部和西邊的外走廊為木質結構,窗戶外凸,屋頂有尖頂塔剎,由鐵皮覆蓋。20 世紀30 年代溥儀曾在此居住,故又稱「浦儀樓」。對於研究晚清史、大連近現代史及日本侵華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929年日本侵占東北後,為成立偽滿州國政府作準備,需要物色一個傀儡,他就是清朝最後一位君主——宣統皇帝溥儀,並在此建立一座行宮,整個行宮建築面積207平方米,建築風格保留清朝時期傳統設計又兼具日本建築特色。


1931年11月日本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與鄭孝胥(在溥儀身邊總管外務,曾做過進駐日本神戶的領事)挾持溥儀到旅順,以便在東北滿州政府。溥儀樓和它一道之隔的「妃子樓」就成為溥儀和他最小皇妃婉容北上長春的暫息地,至今溥儀樓舊址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

皇妃婉容的行宮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把溥儀控制在旅順,孤身留在天津的婉容思君心切,也無所依傍,渴望能趕到溥儀的身邊。身在旅順的溥儀,也同樣思念著她,他委託川島芳子去天津將婉容帶到了大連。然而,踏上大連土地的婉容沒有想到的是,與溥儀的團聚卻受到了日本人的阻攔。婉容面臨無所可居的尷尬境地,恰因王季烈與婉容的老師是同科進士,在老師引薦下,婉容住進了王季烈的別墅里。

婉容哭哭啼啼入住,卻令王季烈很興奮,王季烈內心中,依然認定溥儀和皇后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而且,王季烈身為人臣多年,見溥儀和皇后的機會並不多,因此王季烈非常看重婉容的到來,他把別墅整個二樓都騰出來給婉容居住,並在飲食起居上儘可能做到最好。

然而婉容此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跟溥儀在一起,目的達不成,自然就不會快樂。婉容夜難寐食難安,房間裡瀰漫著哀傷的情緒。終於她開始崩潰,在這裡哭鬧,在這裡嘶喊,在這裡度日如年。在鬧了一個多月之後,終於等來了好消息,日本人帶她到旅順,與溥儀相聚。而正因王季烈對婉容照顧有加,1931~1933年,他被委任偽滿「宮內府顧問」。

婉容離去之後,王季烈也並未在這棟別墅終老。此後沒幾年,王季烈返居蘇州,將精神寄託於研究崑曲。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王季烈赴京準備參加文史館工作,因病癱瘓,1952年3月1日,病逝於北京。時光荏苒,半個多世紀,關於王季烈居所後來究竟還住過哪些人,很多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因末代皇后婉容的短暫居住,這棟小樓聞名於世,空餘今人對歷史的諸多談資和慨嘆。

值此,世上最小的行宮,旅順黃金山溥儀樓的故事講完了。我還想說的是:我想念我的戰友孫慶崢、我留戀8年的軍旅生涯、思念當年共同戰鬥在旅順口的那些戰友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hraT28BMH2_cNUgdN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