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番茄小說聯合徵文收官 3萬餘部參賽作品活化古籍

2023-12-26   毒眸

原標題: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番茄小說聯合徵文收官 3萬餘部參賽作品活化古籍

12月2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抖音集團主辦,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與番茄小說聯合承辦的「古籍活化 傳承書香」徵文活動正式收官。此次聯合徵文活動,於2023年5月正式啟動,共徵集到以古籍為藍本進行再創作的作品三萬餘部,並評選出十五部獲獎作品。

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數字人文中心副主任楊浩等專家學者出席了頒獎儀式。同時,頒獎活動也邀請到了本次徵文的專家評委,與網絡文學創作者們共同探討數字化時代古籍的保護與傳承。

「按照我的看法,每一部古籍的活化大概都是我們在時光長河裡面進行穿越。」張志清在致辭中說,「古人的故事躺在書庫里,等著今人將它揭示出來,而這樣的揭示,還需賦予今天人的情感、今天人的價值、今天人的精神、今天人的想像……本次徵集到的三萬部小說非常多,作為我本人幾輩子也寫不完。但作為整個社會來說,還應當進一步擴大,讓文學能夠在民族文化的高地上進一步開花結果」。

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 張志清

「古籍有物理載體的限制,但我們現在的時代,信息的傳承與傳播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一個數字化平台,番茄小說對推動古籍文化的傳承和傳播,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利用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把古籍從難認、難看,轉變成『古籍好看,好看古籍』的狀態,守護古籍這個文明之根。」楊浩表示。

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數字人文中心副主任楊浩

作為抖音集團旗下的數字閱讀產品,番茄小說一直在嘗試為優質內容提供更多元豐富的展現渠道。番茄小說執行總編輯樂力介紹,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拉近古籍與更多普通人的距離,讓有興趣的讀者能更便捷地接觸到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獻,並進一步激發人們對古籍的興趣和熱愛,「作為一個『看』書的平台,我們一直在努力讓每一本書都能夠被需要它的人看見,古籍也不例外」。

番茄小說執行總編輯 樂力

經過古籍專家學者與番茄小說編輯的聯合評審,最終獲獎名單為:

《鄱陽湖君傳》(源自《子不語》,作者:左斷手)獲一等獎;

《無情調》(源自《牡丹亭》,作者:任歡游)、《王羲之的鵝》(源自《世說新語》,作者:關中閒漢)獲二等獎;

《長安香》(源自《長生殿》,作者:三文不吃魚)、《老夫范進,在大明退休養老》(源自《儒林外史》,作者:山的那邊)獲三等獎;

《劍暮點燈人》、《相思繞》、《不語鎮》、《子不語:盛世之下》、《亂青絲》、《子不語:幽靈人間》、《鎖魂緣》、《畫像》、《世說新語:鶴仙》、《熾情難滅》等十部作品,榮獲優秀獎。

國家圖書館研究院(業務管理處)院長申曉娟等為獲獎作者頒獎

本次徵文獲獎作品全部可在番茄小說app閱讀,部分作品並在未來會以實體書形式出版。此外,番茄小說將長期徵集與古籍內容相關的作品,不僅會將其中優質作品優先出版,還將推薦優秀作品入藏國家圖書館。未來,番茄小說還將與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共同探索更多的合作形式,以古籍為藍本,在精品劇目、短劇等方面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