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妃,康熙的第二位皇后,美麗端莊,賢惠聰慧。她與康熙心心相印,被贊為解語花,是除赫舍里外康熙最寵愛的妃子。然而,她晚年卻遭遇了不幸的命運,被罰刷馬桶長達27年,最終死於馬桶砸傷。容妃的離世深深打擊了康熙,尤其是得知她被刷馬桶的細節。康熙原本正在舉行千叟宴,接到容妃去世的消息後,心情驟降,對魏東亭說自己累了。他立即前往容妃住所,下令所有見過容妃刷馬桶的太監全部殉葬,為容妃賜予死後哀榮,追諡為孝慈仁皇后。同時,他讓張廷玉書寫孝慈仁皇后的德行,並強調容妃與他心心相印的事實。這一系列舉動,是康熙為了洗刷容妃27年來的冤屈而付出的努力。
然而,容妃並未理解康熙的心情。在康熙為平定準葛爾而親自征討的過程中,他取得了輝煌的戰功。然而,慶功宴上,康熙卻點名讓明珠發表感言,明珠已是身陷囹圄的罪人。這次親征,康熙首次指定明珠隨行,對於曾犯過罪行的明珠,康熙仍然懷有感激之情。然而,在夜晚的駐營地,刺客襲擊了皇駕,被殺的刺客中竟發現了朱三太子朱慈炯和葛禮。康熙大為震驚,下令立刻回京徹查此事。康熙深知葛禮是索額圖的得力親信,他對於索額圖的被捕感到意外,但也對未來感到憂慮。他召集內閣大臣、太子和大兒子商議處理此事,康熙對於索額圖的困境感到心痛。在他看來,索額圖雖然犯了錯,但是曾經是他心腹之一,如今竟背叛了他,讓他感到心如刀絞。
索額圖的被捕使康熙陷入了痛苦的境地。他深知索額圖是太子的外公,而太子胤礽是他與赫舍里的兒子,也是恩公索尼的重孫,國丈索額圖的外孫。索尼曾對康熙有過巨大的恩情,年幼時受到鰲拜欺負,四大輔助大臣袖手旁觀,索尼為了打破僵局,提議康熙娶自家女兒赫舍里。索家由此得到天大的好處,索尼成為輔臣之首。在清除鰲拜勢力的過程中,索家再次作出了重要貢獻。康熙對於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一直心懷感激之情。然而,索額圖的背叛讓康熙深感痛苦。康熙表示,索額圖是滿洲文武中資格最老的人,曾是他的左膀右臂,如今卻在他心裡捅了一個更大的窟窿。
康熙並未預料到,自己多年的心腹竟然背叛了他。他對索額圖的感情令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康熙堅持不殺索額圖,讓他在牢中安度晚年。康熙深感痛心的是,這件事與自己深愛的太子有關。太子認罪後,康熙召集所有嬪妃、皇子一起到太廟祭拜祖先。面對太子的罪行,康熙下令廢太子,並命令將太子圈禁。然而,容妃在這一刻站了出來,力勸康熙不可廢太子,指出廢太子將導致阿哥們爭奪儲位,可能引發內亂。容妃的言辭讓康熙感到震驚,他無法接受妃子在公開場合提出異議。康熙憤怒地責問容妃是否瘋了,而容妃則因此失去了寵愛,被降為常在,刷馬桶成為她接下來27年的宿命。
容妃的結局讓康熙備感心痛。她在臨終前被康熙剝奪了所有的尊容銜位,被趕出後宮,成為宗仁府的奴僕。容妃的刷馬桶之路開始了,她的命運仿佛已經註定。康熙再次去看望她時,發現她正在花房照顧花草。康熙將紅玉託付給容妃,囑咐她照顧好紅玉,直到孩子出生。然而,容妃卻私自放走了紅玉。她心生惻隱之心,不願宮中多一位可憐人,讓紅玉走了出宮。這一決定成為容妃的第二大錯,康熙感到心灰意冷,前來責問她。容妃在康熙的質問下,解釋自己為了紅玉好,不願她在宮中受苦。康熙對容妃的行為感到不滿,他認為容妃是在逆他的旨意,對她的寵愛心情徹底冷淡。
容妃的失寵使康熙感到孤獨和無奈。他晚年遭遇了心腹的背叛、愛人的誤解,兒子的謀反,同時還要處理國家大事。康熙一直渴望身邊有人能夠真心關愛他,尤其是親人。藍齊兒回宮看望康熙,給了他一線希望。康熙高興得像個孩子,親自出城迎接女兒。他將一直珍藏的音樂盒贈給了藍齊兒,這是他曾送給她的禮物。然而,藍齊兒發現了母妃被刷馬桶的事實,對康熙表示不滿。她不願意留在康熙身邊,摔碎了音樂盒,表達對母妃被虐待的憤怒。康熙心如刀絞,他對容妃的懲罰過重,卻無法理解她的善良和無私。在他看來,容妃不理解他,是對他的傷害,而非他對容妃的傷害。
康熙的苦衷在於,作為皇帝,他需要處理國家大事,但也需要應對後宮嬪妃的情感。容妃的行為讓他感到失望,他覺得容妃不懂得顧及他的感受,是在公共場合敗壞他的威嚴。康熙並未意識到,他的決斷和行為也對容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康熙一生都在尋找真情,然而,他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權謀和背叛。他對赫舍里說過:「只要朕說你對,你就是對的;朕說你錯,你就算對,也是錯的。」作為帝皇,他難以展露真情,孤獨而無奈。
康熙的晚年充滿了痛苦和無助。他經歷了太子的謀反、兒女的離世、心腹的背叛,最終面對的是孤獨和空虛。康熙是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皇帝,他在家庭和政治中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然而,他無法與任何人分享內心的苦悶,因為他是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在這樣的困境下,康熙依然努力為國家著想,為維護皇室尊嚴而付出艱辛努力。
容妃的離世成為康熙晚年的一大遺憾。她的善良與無私在康熙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康熙對她的寵愛和責備交織在一起,使得他對生活充滿了複雜的情感。容妃的故事是康熙晚年的一部分,也是清代後宮生活的一角。她的遭遇揭示了後宮嬪妃的悲劇命運,以及皇帝在個人情感與國家大事之間的糾結。康熙的一生充滿傳奇,他的苦衷和無奈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而容妃則在這段歷史中留下了獨特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