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銷售下滑:誰搶占了三元牛奶的市場?丨乳業財報觀察

2024-10-31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賀泓源、實習生田可儀 北京報道

一線城市的乳業競爭加劇了。

三元股份三季報顯示,當期,該公司營收15.44億元,同比下滑17.59%;凈虧損2476.87萬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779.12萬元。

營收下滑背後是,三元股份旗下的三元牛奶沒那麼好賣了。

經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三元牛奶總銷售額為53.15億元,去年同期為57.94億元。其中,三元液態奶前三季度銷售額33.59億元,去年同期為36.34億元。

最關鍵的是,三元牛奶在大本營北京遭遇銷售壓力。前三季度,三元牛奶在京銷售額為26.67億元,去年同期為38.25億元。

上海亦在上演類似劇本。

2024年10月30日,光明乳業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其已步入虧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56.99億元,同比下滑12.66%;凈虧損1.64億元。

從經營數據來看,前三季度,光明乳業在上海銷售額54.16億元,同比下滑6.92%。

以三元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乳企,究竟怎麼了?

在價格上,三元牛奶優勢有限。本報實習生田可儀/攝

市場收縮

客觀上,營收下滑的不止三元牛奶們。

10月30日,伊利披露三季報。財報顯示,當期,該公司營收290.37億元,同比下滑6.66%;凈利潤33.37億元,同比增長8.53%。

一直在行業低迷中保持增長的新乳業也未能延續增勢。三季度,該公司營收27.85億元,同比下滑3.82%;凈利潤1.77億元,同比增長22.92%。

背後是,行業整體性收縮。

尼爾森IQ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乳製品全渠道收入同比下滑1.8%。

而關鍵的京、滬市場,在此種收縮浪潮中顯得更為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564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18203億元,增長3.8%。

作為對比,京、滬社零增速均在下滑。兩地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北京市社零總額10306.3億元,同比下滑1.6%;上海社零總額13313.82億元,同比下降3.4%。

而本地市場對於當地乳企又相當重要,尤其是三元牛奶。

前三季度,三元牛奶在京外市場銷售額為26.46億元,去年同期為22.07億元。京內銷售額占比過半。

同期,光明乳業外地銷售額為76.68億元,同比下滑20.03%。上海市場占總銷售額接近三成。

競爭加劇

本來,三元牛奶在京優勢是很穩固的。

作為當地國資老品牌,三元前身是成立於1956年的北京市牛奶總站,在奶源、渠道、品牌上均有優勢。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研中,多位北京奶站老闆均表態,三元還是賣得最好。

但問題是,競爭確實加劇了。

這是從品牌到價格的多維度競爭。一位奶站老闆坦承,這些年來相比幾年前,三元的銷量有所下降,特別是常買袋裝鮮奶的老客戶有所減少。

「以前的老客戶基本上每周買一打三元鮮奶帶回家,現在不是買得少了就是直接換品牌了。就連一些認定三元的老年客戶,來得都少了。」他說。

問及原因,這位老闆解釋,顧客們選擇多了。「三元在北京年輕人的認可度也沒有之前那麼高了。現在光明、君樂寶、蒙牛的也都賣得還不錯。成箱賣的話我們現在還是特侖蘇、金典的常溫乳賣得好,三元好像沒有一個特別好賣的系列。」他稱。

需要注意的是,競品們確實在加大投放力度。

拋開規模遠超三元的伊利、蒙牛,曾經同檔次的乳企也在奔跑,譬如君樂寶。CTR媒介智訊數據顯示,在2024年1-8月戶外廣告刊例花費TOP20品牌榜單中,君樂寶排名第一,同比增速達到165.3%。伊利排名第四,同比增長16.6%。

君樂寶作為一家河北乳企,臨近的北京市場天然是重點。在北京多個小區電梯間裡,君樂寶相關產品廣告刷屏。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君樂寶第一次加碼營銷。今年,《歌手》大爆,君樂寶旗下品牌簡醇是該欄目獨家冠名商。

顯然,君樂寶在借勢歌手的成功。譬如,7月初在武漢舉行的2024中國奶業展覽會上,君樂寶展台入口便是《歌手》舞台。

抽離價格戰?

另一頭,乳業價格戰也在加劇。

尼爾森IQ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最關鍵的液態奶市場全渠道銷售額同比下滑2.3%,其中線下銷售額同比下滑5.4%,平均價格下滑1.6%,銷量下滑3.8%。

具體到市場上,戰火不斷。

前述老闆透露,整體上,中端,中低端產品價格都在下降、廠家活動也普遍比較多。另一位在京奶站老闆表示,君樂寶、光明在節日和周末的促銷活動還是很多。譬如,如君樂寶悅鮮活,去年、今年長期有優惠活動9.9或買一贈一活動,光明新鮮牧場,蒙牛(900-1000ml)大罐鮮奶也常年有9.9活動,清庫存時還會買一贈一。

但多位老闆均強調,三元牛奶在價格上沒有優勢。「三元現在促銷很少,大多是價格相對高的產品,折扣後價格依舊高。」一位奶站老闆說。

這也體現在了三元股份業績上。

前三季度,該公司歸母凈利潤1.03 億元,同比減少約55.53%。主要因為其於2023年5月轉讓首農畜牧部分股權,取得股權轉讓收益1.92億元,增加當期凈利潤;剔除此因素影響,三元股份1-9月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由此,對三元股份來說,似乎正在抽離價格戰來保護利潤。

眼下,市場分化加劇。三季度,新乳業旗下高端產品唯品牛奶仍實現雙位數增長。 伊利旗下金典有機奶也保持增勢。

對三元牛奶來說,就算不打價格戰,如何保持產品在品牌等多方面優勢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元有好多款產品,但沒有特別出挑的。」又一位北京奶站老闆如此評價這個老品牌。

更多內容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