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中長期向上趨勢不變,短期或面臨波動加大風險(附1月金股)

2023-01-06     全球財說

原標題:市場中長期向上趨勢不變,短期或面臨波動加大風險(附1月金股)

作者:周繪

出品:全球財說

2022年,疫情反覆、房地產信貸風險、穩增長不及預期、人民幣貶值壓力等多重因素籠罩,A股經歷了先跌後漲、再跌再漲的反覆震盪下行局面,也結束了連續三年的上漲趨勢,上證指數曾一度跌破3000點。

截至12月30日,2022年全年上證指數收於3089.26點,跌15.13%;深證成指收於11015.99點,跌25.85%;創業板指收於2346.77點,跌29.37%。

在2022年即將收官之際,利好政策不斷發布。

繼11月11日,優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條措施公布後,12月7日「新十條」出台,疫情防控政策再次優化調整。

12月14日,《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印發,目標包括促進消費投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進一步增強;完善分配格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提升供給質量,實體經濟發展根基進一步夯實;完善市場體系,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暢通經濟循環,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程度進一步加深等多項內容。

12月15日、16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再度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12月28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2年第四季度例會提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總量有效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等。

受諸多利好因素影響,2022年最後一周(12月26日-12月30日),A股超跌反彈,滬指一周累計上漲1.42%,深證成指漲1.53%,創業板指漲2.65%。

2023年首個交易日,A股迎來「開門紅」,兩市超4100隻個股上漲。1月4日、5日同樣延續交易活躍,大市穩中向好。

展望後市,多數機構認為,在優化防控、穩經濟、促消費等政策的共同發力下,疫情達峰、經濟轉暖等預期將有助於風險偏好的提振,進而促使A股迎來行情修復。

疊加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海外流動性環境改善,大方向是邊際轉好的,市場中長期向上趨勢不變。但短期內,受疫情擾動的影響,及經濟數據的改善仍需時間等,不排除市場短期內波動加大,底部震盪的情況。

對於往年較為受到關注的「春季躁動」行情,光大證券認為其或將缺席;申萬宏源認為,宏觀經濟展望轉暖有助於春季行情的實現;安信證券則認為一般而言,只要分子端基本面不要處於猛烈下行的階段,這一行情就值得期待。

在行業配置上,受益於防疫政策的逐步優化,居民生活及生產活動正常化後預計將帶來消費復甦,業績提升,疊加穩經濟促消費政策的助力,消費板塊將迎來行情修復幾乎成為機構普遍共識。

此外,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可能帶來用藥需求的上升,因此,2023年醫藥板塊同樣值得關注。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申萬宏源:春季行情「隨時出發」

策略觀點:各地疫情達峰預期是一劑「藥引」,宏觀經濟展望轉暖,有助於風險偏好溫和修復。結構上,市場缺乏強定價能力的新增籌碼,仍是輪動多、主線少的格局。

當前消費已經搶跑,後續成長有望接棒:(1)二十大播種新一輪科技周期,兩會期間有望加碼政策扶持;(2)以計算機、醫藥生物為代表的成長方向,基本面在2023年有望出現拐點;(3)持續調整後,成長股性價比已經較高,創業板指、科創50隱含ERP均處於歷史均值+1倍標準差以上的高位。

配置建議:增配成長股,央企打底倉。(1)三中全會年,成長方向有望迎來密集催化,關注計算機、生物醫藥。(2)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關注低估值、高股息央企。

金股組合:思維列控、中國建築、騰訊控股(港股)、蘇州銀行、老闆電器、華峰鋁業、盟升電子、盟科藥業-U、立訊精密、太極股份。

中信建投:A股處於中期上升趨勢

策略觀點:冬去春來,A股市場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邁向後疫情時代,經濟走向修復,A股二次見底後處於中期上升趨勢,戰略上樂觀,同時預計2023盈利小幅增長,風險偏好有所提振,市場逐步從存量環境中走向增量,指數整體大機率是小牛市。戰術上逢調整布局,把握節奏與結構。

市場節奏整體逐浪上行,復甦是小β,階段表現,成長是核心α,全年看終將占優。

市場中期向好,由於預期經常領先基本面,過程難免震盪反覆,預計A股將經歷復甦預期、疫情傳播、穩增長、復甦驗證和中期結構線索確立等多個階段。

在反映復甦預期和穩增長預期時,大盤價值會階段表現,但隨著時間推移和經濟環境明朗,成長風格表征的中期結構線索最終會占優。

配置建議:2023年或將是主題投資活躍年,關注三條線索:滲透率提升、自主可控、國企改革。

金股組合:成都銀行、孩子王、元利科技、上海電力、中遠海特、騰訊控股、匯川技術、綠的諧波、中國人壽、安井食品、振華風光、博彙紙業、天馬科技、新城控股、中國中冶、怡和嘉業、震安科技、金鉬股份、東方雨虹、西部材料、陽光能源、長安汽車、海信家電、兆訊傳媒、中國電信、深桑達A。

光大證券:「春季躁動」或將缺席

策略觀點:由於經濟數據的同比改善可能仍然有待時日,2023年一季度經濟與盈利可能仍會面臨邊際壓力。此外,近期利好政策頻發已經帶動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反彈,政策上的利好或已經在A股市場有了充分的反映。因此,2023年一季度可能會是全年市場中較為平淡的一個階段。

基本面的偏弱,或將導致春節前市場整體保持震盪態勢,但當前市場估值水平仍處低位,疊加近期外資恢復凈流入,預計市場下行空間相對較小。

疫情防控政策逐步優化後,經濟的修復會是漸進的。在2023年二季度之後,無論是經濟環比數據的景氣回升,還是疊加同比的低基數效應,都會對於經濟與企業盈利的修復更加有利,屆時,市場將會迎來修復斜率的上行,進而也會使得市場擁有更好的表現。

配置建議:2023年醫藥消費板塊業績或將更具優勢,股價表現也有望占優。從海外的情況來看,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消費通常會有明顯的修復。因此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2023年很可能將看到國內消費的復甦,這也將帶來消費板塊業績的顯著提升,市場的風格可能也會逐步轉向消費。

金股組合:安井食品、愛爾眼科、旗濱集團、中國建築、九陽股份、保利發展、老鳳祥、中國中免、東華測試、中國聯通。

平安證券:市場中長期向上趨勢不變

策略觀點:市場中長期向上趨勢不變,短期或受疫情擾動的影響而波動加大。中期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政策預期更為清晰,流動性延續穩健寬鬆,促消費穩地產是維穩經濟的主要抓手,經濟預期有望逐步向好。

配置建議:建議布局有確定性增長的板塊,主要包括:疫後修復的消費、醫藥板塊;政策改善的網際網路平台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板塊;當前性價比較高的高端製造業板塊。

金股組合:瀘州老窖、中國中免、南方航空、凱萊英、大金重工、廣聯達、中微公司、中國稀土、東方財富、寧波銀行。

興業證券:市場修復仍將繼續

策略觀點:近期市場再度遭遇衝擊,但恐慌是暫時的。隨著疫情逐漸從峰值回落、居民生活進一步正常化、政策寬鬆持續落地,市場的修復仍將繼續,再次進入「亂中取勝」。

政治局會議、經濟工作會議連續確認政策寬鬆趨勢,明確提出「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並要求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好轉,有望帶動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回暖。

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確認放緩加息步伐,美國通脹連續低於預期之下11月以來美債利率也大幅回落,海外流動性環境已在改善,帶動人民幣貶值壓力減弱、外資回流。

配置建議:結構上,價值和成長的分化有望向均衡收斂。建議繼續重點關注擴大內需下的大消費+國企央企的修復機會的同時,在成長中沿著「安全發展」和「自立自強」掘金高性價比方向。

金股組合:中國建築、西部超導、順豐控股、愛美客、愛爾眼科、安井食品、金山辦公、中國移動、芒果超媒、中國人壽。

安信證券:短期把握行業結構輪動

策略觀點:大方向是邊際轉好的,當前市場環境就是相對安全的,短期關鍵是把握行業結構輪動。一般而言,只要分子端基本面不要處於猛烈下行的階段,換句話說,若國內疫情防控優化後經濟能夠出現適應企穩回升跡象,基本面預期得到反轉,春季躁動都值得期待。

配置建議:短期超配行業:消費(食飲、免稅、醫美、消費建材);銀行、非銀、地產、以數控工具機和刀具、高值醫療耗材、大功率軸承為代表的國產替代;以計算機(信創)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儲能、汽車零部件、有色(銅、金)。主題投資:關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的國企央企。

金股組合:老闆電器、今世緣、信安世紀、天潤乳業、驕成超聲、圓通速遞、中順潔柔、天山鋁業、中國人壽、新宙邦。

天風證券:尋找高業績彈性品種

策略觀點:以中長期貸款增速刻畫的經濟總需求,在大部分時候決定了指數的趨勢,同時也決定了大金融、大消費、網際網路的趨勢,這三類板塊,既是中國經濟的,也是指數的主要權重。

2022年9-10月,這三類板塊大幅下跌,反映基本面的長期悲觀預期,但是11月開始,長期悲觀因素很快修正,那麼這些板塊的股價大機率要修復前期的下跌。

修復之後,考慮前面的基本面假設,與大勢的判斷類似,這三類板塊在2023年大機率也是震盪小幅度上台階,是穿越隧道的階段,屬於轉折過渡年。

如果2024年能夠看到中美經濟共振上行,那麼可能迎來指數和金融、消費、港股的主升浪,類似2020年中美經濟共振向上的情況。

展望2023年,經濟硬著陸和系統性風險的擔憂逐步消除,經濟弱復甦的環境下,類似於13和19年,指數整體震盪,但結構性機會突出,這些結構板塊的凸出表現,背後是來自於業績的大幅改善,也就是景氣度投資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望再度回歸。

配置建議:從挑選23年彈性品種的角度出發,核心還是關注業績的爆發力。在外需回落和國內弱復甦的基本面假設下,23年具備很強業績彈性的板塊,大機率還要圍繞兩個關鍵詞:「內需」&「不依賴於總量經濟的彈性」。

基於此,重點關注的方向包括:(1)大安全(信創、半導體、軍工、醫療器械、工具機設備、稀士),對應重點指數是科創50;(2)海風、國內電站大儲(賽道成交額占比7月達到前高,隨後開始修正,目前擁擠度終於降到了比較低的位置);(3)數字工業:5G工業網際網路;(4)困境反轉:圍繞人口老齡化問題(醫療器械耗材、醫療IT、醫療基建、醫療服務),港股的出行鏈,動保(豬肉後周期),火電和新能源運營商。

金股組合:浙數文化、江波龍、中科江南、溫氏股份、大北農、華瑞精密、順豐控股、華致酒行、盾安環境、中國人壽。

中銀證券:股市短期底部震盪

策略觀點:股市短期底部震盪,黎明將至。短期基本面仍有波動,但國內政策加速落地,防疫及地產政策調整有望帶來信用環境底部回溫。進入1月,市場進入年初配置階段,潛在增量資金入市,有望逐步迎來估值修復。

配置建議:行業配置上,尋找下半年行業配置的兩點確定性:(1)中周期景氣的高端製造,復合高增長較為確定,股價中長期上行趨勢沒有發生變化,建議關注信創、軍工;(2)地產鏈為代表的藍籌價值主行業。主題上關注可選消費、自主可控帶來的投資機會。

金股組合:順豐控股、衛星化學、陽光電源、 五糧液、長白山、捷捷微電以及心動公司。

銀河證券:在磨底中布局

策略觀點:尋找高性價比始終是投資的關鍵。2022年A股市場出現回落,當前A股估值仍處於近10年的低位區間,從估值的角度看,市場行情的出現需要事件驅動或政策春風不斷吹拂。國際方面,美聯儲如何平衡通脹和加息是2023年市場的重點關注焦點。美聯儲持續加息期間歐美滯脹的風險將對A股春季行情形成隱患,需持續密切關注。無論是從事件性催化、政策端利好還是國際市場帶來的隱患等方面看,市場的投資價值始終將回歸尋找高性價比。

政策助力,消費板塊受益。《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了以優化供給帶動內需擴大,消費是強內需的核心之一,在疫情後消費修復與擴大內需的背景下,中短期消費板塊迎來行情修復。

配置建議:1月仍處於磨底的結構性震盪時期,投資策略應當聚焦受益於春節帶動的板塊+高性價比受益題材及個股。1月建議戰略性布局傳統價值股如大消費、醫療服務、穩增長等板塊。

金股組合:路德環境、華致酒行、寧德時代、長安汽車、寧波銀行、邁瑞醫療、美的集團、嘉和美康、瀘州老窖、中國中免。

中泰證券:緊密關注四大預期變化

策略觀點:當前市場短期無需過度恐慌,新冠感染情況超預期當前股價或已基本反映。當前市場或存四大樂觀預期——重要會議後政策刺激力度強化、疫情防控放開後帶來經濟反轉、美聯儲轉「鴿」、大國科技競爭緩和,近期市場開始逐漸糾偏,後續仍需緊密關注四大預期的變化。

經濟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底層框架,強調高質量發展和注重供應鏈安全。

疫情的持續性、反覆性,當前或仍被市場所低估,新冠感染情況預計將呈現「一峰三波」的特點。

海外層面關注兩大變化,美聯儲上調終端利率高度、美方半導體等科技制裁加碼,美聯儲加息增速放緩,新問題在於高利率的持續時間。即使本次美聯儲放緩加息速度,市場廣泛關注的「點陣圖」也出現了抬高傾向。

配置建議:(1)相對收益投資者可通過電力等高分紅板塊和軍工、計算機等安全板塊進行適當防禦;(2)消費板塊,疫後修復下居民生活/生產活動正常化預計將持續帶來消費板塊的修復;(3)高端製造板塊,重要會議所定調的高質量發展和注重供應鏈安全,並以定向貼息、再貸款等方式刺激下的高端製造板塊預計將明確收益;(4)醫藥板塊,參考境外疫情防控放開後,醫療資源持續處於高負荷運行的狀態,居民就醫用藥需求和政府對醫療的投入將超預期並且貫穿未來幾年,因此醫藥是2023年全年最值得重視的方向之一等。

金股組合:福壽園、中直股份、美亞光電、藥明生物、芯能科技、航天宏圖、新點軟體、兗礦能源、古井貢酒、農業ETF。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b34ca2248a4b23dd1ef24c16759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