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中提出,到2027年,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在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方式上均有其獨特性。在職業學校實施美育浸潤行動,既要遵循美育規律,也要尊重職業教育的獨特性,建立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美育體系。
加強頂層設計,全過程推進美育工作。職業學校應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特色,在貫徹落實好《關於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制定出台學校美育工作實施細則;成立由校領導挂帥的美育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相關職能部門和教學單位負責人分工協作,形成領導負責、部門分工、全員參與的責任工作機制;建立契合「三全育人」理念的美育工作制度,把美育貫穿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落實到教學、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
夯實全員美育,全學科推行美育教研。職業學校應開展以「寓美育教,向美而讀」「以美為軸,全美浸潤」「化美於心,踐美而行」「以美篤行,和美致遠」「集美培元、溫潤人生」等為主題的全員美育主題活動,堅持把美育踐行於課堂,落實到教師成長和團隊建設之中;夯實美育通識教育,優化全學科美育教研,形成全員參與、縱向貫通各學段、橫向融合多學科的美育體系;聚焦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培養學生對美的認識,涵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努力建成多元融合、多措並舉的全學科美育育人體系。
專美融合,全方位落實以美育人。職業學校要將美育融入專業課程、實踐活動、素質拓展和社會服務等過程中,貫穿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等育人場景,通過重構課程內容,促使美育與專業技能教育融合,實現職業技能與審美素養的共同提升。
普及藝術教育,形成以美育人全覆蓋格局。職業學校應成立美育中心,統籌開展美育工作,完善課堂教學、實踐鍛鍊、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四維一體」的普及藝術教育機制;將公共藝術課程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藝術類學分認定機制,形成「全校全環境全覆蓋培養」的美育格局。
攜手行業企業,多層次構建美育平台。推進校企協同、校地協同、校校協同、校研協同、家校協同,共同打造一個合作、交流、創新、發展的美育平台,為學生認知美、發現美、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傳播美提供廣闊舞台;積極構建職普融通的美育融合課程,促進美育與實訓相依共促、美育與公共課相融共鳴、美育與「雙創」相向共進。
縱橫銜接,構建跨學段美育機制。美育工作需要實現「進階性、持續性、連貫性、結構化、系統化和長效化」,落實「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必須打破學段層次界限與學科壁壘。職業學校應採用「統籌一體設計、縱橫銜接貫通、分層分段實施」的工作機制,抓住課程建設的關鍵要素和環節,通過「目標整合、學段銜接、學科融合、教材貫通、教法融匯」,建構「跨學段、跨學科、跨領域、跨時空」的美育課程體系;強調統籌整合教師資源、教學資源、實踐資源,形成以美育人的合力;鼓勵特色化發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發展新局面。
一體化構建美育課程體系是打破學段界限與學科壁壘、充分挖掘學段銜接與跨學科融合的最佳路徑。應優化課程整體育人框架,讓學生擁有層次合理、內容多樣的序列化學習體驗,以期最大程度地實現對學生的進階式貫通培養,凸顯美育特色育人。
根據一體化美育育人目標及學生髮展規律,職業學校應系統設計一體化進階式貫通工作機制和螺旋進階課程體系,分別在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不同學段設置螺旋進階式同類課程,滿足學生在美育方面持續發展的需求,通過構建目標融合、學科融合、主題貫通、學段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審美素養、創新能力。
總之,要建立職業教育特色美育體系,職業學校需要依託職普融通的特色路徑,錨定「全覆蓋、全環境、跨學段、多樣化、高質量」的美育體系建設目標,不遺餘力地推動職業學校美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廣東省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
《中國教師報》2024年11月06日第15版
作者:陳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