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五秒自測寒濕,人體寒濕從開始到嚴重分5級,你是哪一級?

2019-07-30     小邱的養生小課堂

教你用五秒自測寒濕,人體寒濕從開始到嚴重分5級,你是哪一級?

你的身體寒濕到幾級了?

你是否會經常感覺到早上醒來,渾身睏乏,一整天都暈沉沉的,沒有一點精神,還老打瞌睡,總覺得沒有睡醒……



如果身體沒有其它大病,那麼很可能是:你體內濕氣太重了!

濕氣級別

五秒自測寒濕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寒濕呢?各位不妨對照下面表,看看自己中了幾條:

1、身體虛弱,容易疲勞

2、手腳冰涼,怕冷

3、容易腹瀉,夜尿多

4、下肢無力,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5、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狀,代表體內有寒濕。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

6、女性朋友如果寒氣過重,則月經總遲到,常有血塊,易痛經。

如果你以上情況占兩樣就要警惕了。

俗話說,萬病寒為先,十病九寒。又有「萬惡淫為首,百病寒為先」之說,如果你體內寒邪太盛,那麼就會很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纏身!

接下來測測人體五級寒濕,你屬於哪一級?

寒濕級別

一級寒濕——在表皮(皮膚瘙癢,長濕疹);

一級寒濕:多在表皮,以皮膚瘙癢、濕疹濕瘡為主要表現,感受寒邪或濕氣後瘙癢多加重,一旦撓破,脂水淋漓,猶如水泡挑破了一般。這是因為,外感寒濕邪氣會使氣血運行受阻,肌膚不能榮養,故會出現皮膚瘙癢等問題,濕氣留於肌膚則脂水淋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中成藥二妙丸,或外用爐甘石洗劑等。一級寒濕相對比較好調理,注意日常飲食起居即可。飲食上推薦吃海帶薏米冬瓜湯,有清熱解毒、祛濕健脾、緩解肌膚瘙癢等功效。同時,建議居住環境要適宜,如果空氣濕度較大,建議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二級寒濕——在肌肉(酸困,累乏,腰酸乏力,關節酸痛);

二級寒濕:多在肌肉,以酸困累乏、腰酸乏力、關節酸重等為主要表現。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脾虛運化水濕無力,寒濕內困,則會出現肌肉腰膝等酸困無力的症狀。同時,脾虛失運,人會出現面色萎黃、精神疲憊、體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後脹氣、四肢欠溫、氣短怕冷、形體肥胖等問題。因此,調理二級寒濕,重點在於健脾。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不暴飲暴食,適當吃些山藥、小米、蓮子肉、桂圓、陳皮、芡實、白扁豆等健脾之品,可做粥食用。脾虛濕困明顯者,可服用參苓白朮散等中成藥溫陽健脾、祛寒化濕。

三級寒濕——在骨骼(肩周炎,頸椎病,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三級寒濕:多在骨骼,以肩周炎、頸椎病、腰痛、關節炎等為常見疾病。寒主收引,濕邪重滯,容易留在關節骨骼等處,多有骨骼關節處疼痛不適等臨床表現,且遇寒濕天氣或季節交替時節症狀加重。因此,頸肩病痛的人群下雨天要減少外出,不慎淋雨要及時更換衣物,以免加重體內濕氣。另外,平時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保持房間乾燥,經常開窗通風。這類人群還可以根據需要選取穴位熱敷、艾灸、火罐等多種外治法,臨床常選用足三里、陰陵泉、豐隆、脾俞、腎俞等穴位。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理療方法,最好去醫院請醫生操作。如在家自行操作,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穴位知識和理療技術。

四級寒濕——在臟腑(寒濕在子宮,卵巢,脾胃,肺);

四級寒濕:多在臟腑,以畏寒肢冷、腹痛腹瀉、周身浮腫、月經不調、帶下淋漓等為主要表現。此階段,寒濕內困,傷及脾腎陽氣,故應以補脾益腎為主,可以參苓白朮散配合金匱腎氣丸來調理。日常飲食,可常吃一款粥作為輔助調理:炒山藥50克、炒薏米30克、茯苓30克、粳米150克熬粥,常服此品可健脾益氣、祛濕昇陽。如果不適症狀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就醫,服用中藥方劑治療。

五級寒濕——身上各種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

五級寒濕:中醫認為,寒濕內蘊,日久化痰成瘀,成為痰瘀互結之證,此類體質易患結節、囊腫、肌瘤、息肉等,為寒濕留聚成痰所致,且多易再長或復發。五級寒濕最為嚴重,建議中西醫同治,以求治本。這類人群通常免疫力低下,所以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保護陽氣,飲食切勿貪涼飲冷,以免脾陽受傷;運動不可大汗淋漓,避免加重濕寒。也可堅持飲用山慈菇夏枯草飲(取山慈菇、夏枯草各100克,蜂蜜適量,一同煎煮)幫助身體驅逐濕毒,作為日常保健。

發現寒濕如何解決?

如果人體達到「五級寒濕」,時間一長,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健康。


當體內"寒濕氣"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身體"凝"的現象。"凝"的意思是循環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

然後就會發生於堵,"淤"的時間長了,會怎樣?

會長瘤,長"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容易變異形成癌症,這是個很恐怖的事情。


一旦寒邪入侵,很多人會總感覺手腳冰涼,怎麼也暖不起來;比別人怕冷,穿再多也無濟於事;面容蒼白無血色,動不動就累……

寒濕發病原因

1、居住環境

潮濕的環境導致體內濕氣重,經常室外淋雨,穿沒幹透的衣服、天氣冷穿得少、夏天空調對著吹、長時間在水下工作、或生活在地下室面、濕邪就會很輕鬆得入侵人的體內,留滯不去。

常年居住在南方濕熱之地,難免也會被動的帶有一些「濕氣」。特別是身體抵抗力差不夠好的人,更是濕邪侵襲的對象。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如熬夜久坐、缺乏運動、大量飲酒、飲食無節制均可能是導致濕氣的重要原因。

特別是有的人偏愛吃重口味、油膩的食物,這些食物消化不了,致使脾胃虛弱,濕氣內生。5、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腫進一步發展而來,乳腺癌的早期治療首選手術,保乳與否應根據具體情況。

我們所見到的人,多數還在1、2期,所以,此病雖然如此普遍,但是大家也要引起重視,積極調理,這樣才可以保護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RTrYmwBUcHTFCnfr4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