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0.99元「共享視頻會員」 低價背後風險大

2024-11-06     千龍網

原標題:實測0.99元「共享視頻會員」 低價背後風險大:

付款後賣家跑路、信息泄露亂象頻發

打著「共享帳號」名義引流的盜版網站截圖。

近期的古裝劇市場可謂是神仙打架,《大夢歸離》《永夜星河》《珠簾玉幕》接連上線,頻頻引爆社交媒體討論熱度。為了觀看這些節目,不少用戶充值了視頻平台的會員。

但因為「貪便宜」,也有人選擇從非官方途徑觀看這些由製作人和演員們精心打造的劇集綜藝或平台花費高昂版權費購買的影片,如通過租賃「共享帳號」觀看需要包月付費的VIP內容。對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目前一些電商平台上有用戶低價出租視頻帳號,價格最低低至0.99元/天,但記者體驗發現,「共享帳號」的使用難言順利,因為其登錄並不穩定,往往需要重複驗證,而且觀看歷史等隱私信息會暴露不說,一旦賣家「反悔」用戶租賃登錄的帳號還可能會被強制下線。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虎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對用戶擅自出租自己視頻平台或者在其他平台的帳號,在法律上沒有禁止性規定,但是用戶在註冊時和APP經營方有合同約定。「如果有專門從事出租相應視頻網站帳號的APP,可能會被視頻網站起訴,因為這破壞了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侵犯了其利益,是不正當競爭。」

看視頻低至0.99元 觀看兩小時收到重複驗證提示

「愛奇藝會員出租,和我共用,一天0.99,要的拍。」「7元騰訊視頻會員月卡出租、共享,限登錄一個設備。」11月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經搜索看到,在一些電商平台上有不少售賣愛奇藝、騰訊、優酷、芒果TV等視頻平台帳號月卡或者以「帳號共享」方式出租自己帳號的賣家。

記者梳理髮現,這些「共享帳號」出租者設置的價格多在約7元/月,只租一天的價格則一般收費1元或者0.99元,此外甚至還有低至0.3元的「小時體驗卡」。而各大視頻平台帳號中,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共享會員最受歡迎,交易量也最多。

這些「共享會員」帳號具備一定的低價誘惑力,因為目前愛奇藝新用戶首月特惠的包月價格為12元/月,但後續為25元/月;騰訊視頻新用戶首3個月每月包月價格則為16元,後續同樣為25元/月。這意味著,如果以7元/月來算,租賃共享會員帳號僅為包月充值價格的28%,即便是算上首月優惠,租賃共享帳號也往往直接可以「打五折」。

11月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分別以6元的價格租賃了30天愛奇藝會員,以及以0.99元的價格租賃了一天騰訊視頻會員。

記者購買了愛奇藝的共享帳號後,賣家很快發來了一個電話號碼,表示可以填入該電話號碼後進行「驗證碼登錄」,成功登錄後,對方還告誡記者,「最多只能登錄一個設備,登錄多了總要驗證,現在兩個設備不會彈驗證,比較穩定。」

相比之下,騰訊視頻更加「麻煩」,一位來自重慶的賣家表示,其出租的共享騰訊視頻「只能電腦登錄」,因為「手機別人登錄了,設備多了會被封」。而另一位來自四川的賣家則表示可以手機登錄,但由於騰訊視頻必須使用微信或QQ登錄,手機號驗證碼的方式無法使用,因此賣家問記者「是否有兩個手機?」在得到肯定答覆後,賣家要求記者拍下登錄要求的二維碼,然後其再通過掃碼確認登錄的方式把帳號「共享」給記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記者登錄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後,觀看視頻2個小時左右,就分別收到了安全提示。其中,愛奇藝提示稱「當前帳號在多台設備同時播放,為保障帳號安全,通過驗證後可繼續播放」,要求記者進行圖形驗證。而騰訊視頻則提示稱「系統檢測到您的帳號存在安全問題,需進行手機號安全校驗,才可以繼續享受會員服務」,要求記者向帳號的「真正主人」發送驗證碼。

一位智慧財產權法庭庭長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一般限制視頻網站會員帳號出租行為主要依據的法律條款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或者第二條。不過,這很難制止個別私人的行為,此時視頻網站往往會採取一些技術措施限制。

貝殼財經記者查看自己租賃到的騰訊會員的登錄歷史發現,該帳號曾多次收到「累計在線設備數超限」提醒,視頻平台私信提醒稱,「為了保護帳號安全及會員權益,請妥善保管帳號密碼,勿轉借或出租他人,及時管理非常用、非自有設備。」

趙虎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對用戶擅自出租自己視頻平台或者在其他平台的帳號,在法律上沒有禁止性的規定,「也就是說在法律層面上,既沒有說用戶可以出租,也沒有說用戶不能出租。但是,用戶在註冊的時候有個合同的約定,也就是我們每個人和這些APP經營方的電子合同,合同中大部分都寫著禁止出租,如果用戶出租的話,其可以根據合同的約定來處理。」

有償共享擾亂平台經營規則 律師:違反平台協議分租帳號是違約行為

在「共享帳號」的名義下,市面上也出現了有組織的產業鏈條,如記者發現網絡上可以找到一些打著「愛奇藝會員共享」或「騰訊視頻會員共享」的網站,其提供了帳號和密碼吸引用戶登錄,且每天更新,但進一步調查之後,這些網站則指向一些盜版視頻內容APP,如有賣家對記者表示,付費23元可以「下載一個APP,看所有視頻平台有的內容」。

此外,還有一些黑灰產會主動教授用戶如何倒賣共享會員或者會員充值卡,並稱這些項目「沒什麼成本」。「這些共享帳號平台的商業模式多是以『免費』為噱頭招攬顧客,實際上是把從各種優惠渠道低價購入的會員帳號,以稍低於平台正品價格同時賣給多人的方式獲利。」有熟悉黑灰產的人士表示。

貝殼財經記者測試發現,除了低價售賣帳號外,還有號稱「免費共享帳號」的網站並不提供免費帳號,反而會被瀏覽器彈窗提示:該網站是一個欺詐類網站,若繼續訪問可能導致錢財或帳號被盜,此外該網站含有不少涉黃APP下載廣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由於視頻平台對這類黑灰產行為的打擊,以及一個帳號在多地登錄規則的日益收緊,相比4年前賣家會把一個帳號出租給多人,目前記者看到的共享帳號賣家多為只出租給一個人的,或者在出租時會強調「只能電腦登錄」等,但充值卡賣家和盜版網站賣家則不存在此問題。

德恆律師事務所劉安邦律師表示,長視頻平台和用戶間存在協議,約定了用戶不得分享、出租VIP帳號,用戶違反平台協議分租帳號是一種違約行為。「長視頻平台需要支付影視版權成本、帶寬成本,及其他管理和人工成本,主要依靠會員、廣告等方式盈利,用戶分享、出租會員帳號的行為,會直接影響長視頻平台的收入,撼動其核心盈利模式。」

那麼,「共享帳號」是一件「平台吃虧用戶占便宜」的事情嗎?實際上也不盡然,「共享帳號」低廉價格的背後,也存在不少問題。如記者發現,一些「共享帳號」賣家遭遇了差評,理由就是「付款登錄後帳號被強制下線,發驗證碼賣家也不回復」,此外共享帳號期間,一些影片的觀看歷史往往也被他人一起「共享了」,存在信息泄露的風險。

目前,國內外視頻平台也一直在通過技術和訴訟等方式打擊密碼共享黑灰產。去年5月,Netflix提出對會員家庭成員以外的共享帳號收費,迪士尼也推出了相同措施。前不久,愛奇藝也宣布打擊密碼共享新策略,並將推出低價添加額外帳號的新服務「親情卡套餐」。

而從行業方面來看,共享帳號的存在也不利於我國視頻網站甚至影視劇等行業的發展。「一個正常經營正版視頻資源的網站,須負擔高額的著作權使用費,還須負擔視頻存儲的伺服器成本、帶寬成本等,此外還有宣傳推廣等其他成本投入,為回收成本和獲得收益,使得經營者逐步從提供免費視頻服務加廣告的模式轉變為付費視頻服務的模式。經營者只有提供更多樣化的視頻播放方式,才能不斷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不斷提升用戶的觀看體驗,反過來才能增強用戶的黏性,從而獲取更多的競爭優勢。」針對視頻會員帳號的租賃行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在2020年的裁判文書中指出。

人民網也曾發文《共享視頻帳號的做法要不得》批評此類現象,稱有償共享的做法看似占到便宜,其實暗藏危險,不僅威脅到了用戶個人信息安全,擾亂了平台經營規則和視頻內容生態,破壞了正常市場秩序,而且嚴重影響了國家網絡治理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

可以預見的是,依靠平台商業模式的軟肋獲取盈利的「共享帳號」黑灰色產業,長期來看會對長視頻平台與付費用戶造成雙輸局面。此外,在未來AI等技術的發展之下,視頻平台用戶帳號的權益將越來越深度與個人綁定,追劇進度、播放記錄等功能的重要性將愈加凸顯,相信隨著低價「親情卡套餐」等更多產品手段的加入,「共享帳號」之風將被排斥在用戶的選擇之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992ff2d229f1f764108ebda110cf0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