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父母房子不必再爭,今年起,全都按「新規」辦,鬧也沒用

2022-07-10     吳格恩聊歷史

原標題:繼承父母房子不必再爭,今年起,全都按「新規」辦,鬧也沒用

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房子有著特殊的意義。房子不僅是居住的場所,還是避風的港灣,如今也是很多年輕人成家的必需品。根據貝殼發布的《2022婚房消費調查報告》顯示,54.1%的受訪者拒絕租房結婚,並且受訪者中95後的接受度最低,其次是90後。由此也能看出,在年輕人心目中房子對於婚姻的重要程度。

不過,現在多數年輕人都不具備購房實力還是在租房生活,如果要購房結婚也需要父母的資助。但幸運的是,他們的父母輩早已經為他們做好了準備,鋪好了路。

父母房子的繼承按「新規」處理

根據調查發現,現在的95後家庭普遍不缺房,無房家庭占比不足1成,並且,平均每一戶人家就擁有1.5套房產,說明很多父母不只買了一套房。大佬也曾表示未來房地產會過剩,一對年輕的夫妻至少繼承來自雙方父母的5套房子,即便不買房也不用擔心沒房住。

說到繼承房子,在過去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就好辦了,繼承父母房產是順理成章的事。不過父母有多個孩子的話就不好解決了,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為了繼承房子的事情一家人甚至能大打出手,鬧得不歡而散。

為了解決遺產糾紛的問題,從今年開始,我國《民法典》中關於房產繼承的問題作出了一些調整,繼承父母房子不必再爭了,鬧也沒用,於2022年7月1日起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新增兩種遺囑方式

眾所周知,遺囑一直是房屋繼承的重要方式,一般以手寫遺囑、錄音遺囑和公證遺囑為主。其中,公證遺囑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種,正因如此,更改遺囑也必須要讓立遺囑人前往公證處,不過對於部分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來說就比較困難了。

而手寫遺囑,對於一部分無法手寫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來說也很麻煩,錄音遺囑又容易被偽造和篡改,因此今年《民法典》中,新增了另外兩種遺囑方式,分別是錄像遺囑和列印遺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前三種遺囑的空白。

不過,新增的兩項遺囑方式,前提必須是有兩個及以上的見證者在場才有效。並且,錄像遺囑應當在錄像中記錄見證者的影像及其姓名,列印遺囑也要求遺囑人和見證者在遺囑上簽名,註明日期。如果沒有滿足以上條件,所立遺囑也會被視為無效。

規定遺囑無效的情形

《民法典》還對遺囑無效的情形作出了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受欺詐或脅迫所立的遺囑、偽造或被篡改的遺囑均屬於遺囑無效。因為,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而且遺囑人也必須能辨認自己的行為,依法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

如果遺囑無效的話,將按照法定繼承辦理。也就是先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如果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則由第二順序繼承人來繼承,以此類推。

擴大繼承人的範圍

《民法典》除了新增了遺囑方式,還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按照原《繼承法》,第一順序繼承人就是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順序繼承人也就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今在保留直系血親的基礎上,還新增了旁系血親的繼承權,像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都包括在內,他們也可以作為第三順序繼承人依法繼承遺產。

此外,《民法典》中首次新增了代位繼承的形式,也就是說第一繼承人和第二繼承人過世後,新增的繼承人可以依法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同一順序繼承人平攤財產

雖然遺囑繼承的方式有效,且執行力強,但是這種方式在中國並不算常見,絕大多數老年人都不會立遺囑。按照過去的繼承法,沒有立遺囑的,繼承人的財產分配問題可以協商來決定,如果協商不一致的話可以向法院起訴,很多時候也就導致了像電視劇中那樣繼承人為了房產爭得不可開交的局面。

好在,今年新規明確提出了同一順序繼承人平攤財產的條例,不過對於缺乏勞動能力有特殊困難的繼承人,可以多照顧一點。

以上就是今年《民法典》中關於繼承房產的部分新規,這些新規在原來的《繼承法》基礎上更加完善,也將會很大程度改善繼承人爭奪遺產的狀況,對於維護家庭乃至社會的和諧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雖然房產對我們很重要,但是家庭和睦更是重中之重。今後房子也不用再爭來爭去得了,繼承父母的房產全都按「新規」處理。對於《民法典》中的新規大家還有什麼不懂得,你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哦!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8d82e05bc018bb45de6f729669cdd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