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金融數據穩定向好 居民貸款同比多增成亮點

2023-12-14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11月金融數據穩定向好 居民貸款同比多增成亮點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12月13日,央行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同比少增136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億元。11月末,M2同比增長10%,增速低於上月0.3個百分點。

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新增信貸與社融數據相對於市場預期「一低一平」,實體經濟融資整體表現平穩,預示國內經濟保持穩步擴張態勢。

周茂華認為:「11月信貸結構也不乏亮點,居民短期、中長期信貸需求回暖,反映國內消費和樓市銷售呈現積極改善跡象;加之國內積極信貸資源流向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宏觀調控政策、風險化解、提振預期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部署。展望2024年,在宏觀政策顯效、經濟內生動力修復及新動能加快形成背景下,經濟復甦前景將持續向好,這將對企業和居民信心帶來支撐,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有望逐步回暖,從而帶動金融數據走強。」

居民部門的信貸繼續改善

在新增信貸方面,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同比少增1368億元。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為確保下一年度「開門紅」,銀行通常在四季度減少信貸投放。同時,考慮到10 月以來地方政府集中發行了大量特殊再融資債,會導致11 月開始部分存量貸款被陸續償還,進而使得新增總量有所對沖,但總體穩定在合理水平。

周茂華也認為,11月屬於信貸「小月」,11月新增貸款不及預期,同比少增,主要是今年信貸投放節奏明顯前置,前11個月新增信貸總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92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9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33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22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0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46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09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207億元。

據梁斯分析,一方面,從居民部門看,短期、中長期貸款分別多增69億元、228億元,說明居民消費整體有所回暖。2023年11月,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成交套數為976.81萬平方米、8.6萬套,同比下降15.22%和19.42%。從數據看,房地產市場交易與10月份相比有所走弱,同比增速再次回到兩位數以上負增長,但整體好於二季度。

另一方面,從企業部門看,企(事)業單位新增貸款8221億元,同比少增616億元。

梁斯認為:「企業中長期貸款少增了2907億元,但短期貸款多增了1946億元,說明臨近年底企業短期資金周轉需求上升,中長期信貸則延續了此前同比少增的態勢。」

周茂華則表示:「從結構看,11月居民短期、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反映居民消費和樓市需求有所回暖;11月企業短期貸款同比多增,中長期新增貸款少增,但從1—11月看,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明顯增多。整體看,信貸結構持續改善,消費和內需動能有所增強。」

展望未來,周茂華從趨勢看,國內經濟穩步修復仍需要金融信貸政策支持,預計信貸有望保持適度增長,繼續為經濟復甦提供有力支持,持續優化信貸結構。薄弱環節與重點新興領域,三大工程,消費信貸,房地產等有望成為今年信貸增長點。

政府債繼續推高社融

在新增社融方面,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億元;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76.39萬億元,同比增長9.4%。

對此,梁斯對記者表示:「這是債券融資驅動新增社融同比多增。四季度以來,受地方一攬子化債方案落地、特殊再融資券發行、萬億國債發行計劃以及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等因素影響,債券融資,特別是政府債券融資明顯放量,這對基建投資帶來較大支撐。」

周茂華也認為:「11月社會融資同比多增,主要受地方政府地方債發行放量帶動。7月以來,國內宏觀政策支持力度明顯增大,降准、降息與積極財政政策效果逐步釋放,政府債券發行明顯增加,也有望推動基建項目加快落地見效。另外,國內實體經濟新增信貸整體保持平穩。」

這從數據可見: 11月,政府債券凈融資1.15萬億元,同比多4992億元,超過當月社融整體同比增幅。

展望未來,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經濟延續修復態勢,有望帶動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動能增強;同時,積極財政政策繼續發力,有望帶動政府融資需求,整體社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在政策方面,周茂華指出,11月金融數據整體略不及預期,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一些,年底擾動因素較多,資金面收斂,加之國內多次強調逆周期與跨周期調節等,市場對央行加碼政策預期有所上升。預計降准、降息總量工具,結構工具均在央行工具箱,擇機而動。

展望明年,溫彬表示,2024年,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以及信貸投放「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的總基調下,貨幣信貸增長既會對實體經濟保持穩固支持力度,又會強調可持續地平穩投放,更好匹配宏觀經濟發展和經營主體需求。金融機構將準確把握貨幣信貸供需規律和新特點,加強貨幣供應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更好平滑月度和季度間波動,以信貸增長的穩定性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

(編輯:郝成 校對:宛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67031086e20a221a3a82e17f3c28d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