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時期鮮為人知的黃永勝打人事件,羅榮桓嚴厲批評,黃虛心接受

2023-12-14     歷來現實

原標題:紅軍時期鮮為人知的黃永勝打人事件,羅榮桓嚴厲批評,黃虛心接受

紅軍時期鮮為人知的黃永勝打人事件,羅榮桓嚴厲批評,黃虛心接受

黃永勝是四野名將,打仗是一把好手,不過有個毛病,就是比較任性。能任性到什麼程度?他竟然可以穿著便裝,偷偷去香港玩。

1950年春天,黃永勝心血來潮,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想去對岸看看花花世界。產生這個想法之後,他就睡不著了,茶飯無味,心裡痒痒。

這天早上起床之後,他與兩名手下商量之後,帶著3000元港幣,脫下軍裝,穿著便裝,擅自潛入香港,在那裡玩了兩三天。

去之前,他哄騙妻子項輝芳說:我軍即將解放香港,我是受命前去偵察,看看那裡的地形,為開戰做好準備,估計需要三兩天時間。項輝芳一聽信以為真,這麼大的事,丈夫怎麼會亂說呢。

可是三天後,仍然還沒有見到丈夫的人影,項輝芳急了,以為他是出了什麼意外,慌慌張張前去找時任13兵團政委賴傳珠,問:俺家老黃到香港去執行任務了,怎麼還沒有回來?

政委賴傳珠聽後目瞪口呆,說不知道這事。

項輝芳說,難道不是你們組織上派他去的?賴傳珠一聽可壞了,他急忙報告上級。最後,黃永勝和相關人員都受到了上級的嚴厲處分。

項輝芳想想都後怕,萬一要是被那裡的國民黨殘匪特務知道,後果不堪設想。

黃永勝的任性是有「資本」的,他是天生的戰將,打仗很有一套。黃永勝曾經對家人說,我打仗不說百戰百勝,但是能做到一戰不敗。

他說,即使有時候沒有打勝仗,原因也不在自己,那是因為指揮者戰略層面上出了問題。他會打巧仗,在戰鬥中從來沒有受過傷。

黃永勝這樣說絕非吹牛,因為屢立戰功,在1933年的「八一建軍節」,23歲的他曾榮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頒發的三等紅星獎章。

要知道這種獎章可不是隨便頒發的,我軍將領成百上千,只有53人獲得這份殊榮,是無上榮耀。這就讓黃永勝有了驕傲的資本,他曾經對後人講,說這種紅星勳章啊,意義重大,它不只是一種榮譽象徵,而且日後犯錯了還可以保命,有點類似於古代的免死金牌。

他說,當時我軍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獲獎者如果在日後犯了殺頭之罪,拿著這枚獎章的話就可以降罪一等。這種說法的真偽,當然無法考證,權當是一個趣聞。

到香港的事,全軍恐怕也就黃永勝敢這樣做,即使是四野悍將鍾偉,也未必有這樣的膽子。黃永勝敢如此任性,除了勳章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林總在背後做靠山。

還不是因為黃永勝能打,林總一直對他寵愛有加。靠著林總的庇佑,黃永勝在軍中天不怕地不怕。

不過,唯獨見到一個人,他要麼變得規規矩矩,要麼躲得遠遠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林總的搭檔,四野政委羅榮桓。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怕,黃永勝之所以怕羅帥,是有緣由的。早在1928年,黃永勝就領教了羅榮桓的「厲害」。

1928年6月,井岡山紅軍進入全盛時期,紅四軍在偉人的指揮下,在龍源口打了一個大勝仗,擊潰敵人一個團,繳獲步槍1000餘支,取得了朱毛紅軍會師之後重大的軍事勝利。此後,紅軍第三次進駐永新。

1928年初冬的一天晚上,太陽落山後,刺骨的西北風呼呼刮著,氣溫驟然降了下來,池塘里的水都結了一層薄冰,駐永新的紅3營戰士住在四面透風的房子裡,凍得瑟瑟發抖。

這年的4月,紅四軍頒布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戰士們不敢貿然打擾百姓,自己搭建起簡易窩棚居住,不冷才怪呢。

在屋裡冷,到外面站崗的戰士就更甭提了。

9連4班的戰士站了一班崗,身體都凍成了硬棍,回去之後一頭鑽到了被子裡,依舊凍得打顫,無法入睡。一位小戰士操著江西話開口說道:「班長,咱們不能凍死啊,到老鄉那裡抱點柴禾取暖吧。」

黃永勝抬頭一看,是之前戰鬥俘虜過來的永新籍戰士小梁,便正色說道:「小梁啊,紅軍有紀律,老鄉的東西,不准動!」

小梁聽了,暗自抱怨,有紀律怎麼著,也不能凍死啊。心裡這麼想,嘴上不敢說,乖乖縮在一旁,不再做聲。他只能靠兩手不停地摩擦,不住地跺腳來趕走寒冷。

趁著黃永勝出去查哨,小梁一看機會來了,悄悄溜出去。不一會兒,他從老表院裡抱來了一捆柴禾,用火柴點燃。柴禾燃燒之後,燃起熊熊火焰,暖意撲面而來,小梁高興極了,呼喚旁邊凍得渾身打顫的戰友:「快來烤火啊」。

戰士們一見,也不管那麼多,紛紛圍攏過來。大約過了半小時之後,黃永勝從外面查崗回來了,他一進屋就大聲問道:「誰弄來的柴禾?」戰士們一聽,默不作聲,回到了被窩裡,只有小梁還站在那裡烤火。

黃永勝當即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大步走到小梁跟前,瞪大眼睛責問道:「我剛才不是對你說了?老鄉的東西不能動,趕緊送回去。」

小梁是獨生子,在家裡說一不二,這時候他的倔脾氣上了,不但沒有照黃永勝說的做,還往裡面加柴禾。一邊加,他還一邊說:「手腳凍壞了還怎麼打仗?有紀律也不能無條件吧?」

黃永勝一聽火冒三丈,在班裡還沒有人這樣跟他說話,而且戰士們在一旁,讓他感到更需要維護紀律和權威。

於是,黃永勝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抬起胳膊,伸出蒲扇似的大手,「啪——」地一下,打了小梁一個耳光。

小梁被打蒙了,在家裡父母沒有動過他一根手指頭,這一耳光讓他倍感委屈,呆了一會之後,用手捂著臉,蹲下嗚嗚大哭。

戰士們知道班長的脾氣,也知道小梁違反了紀律,如今黃永勝打小梁,他們全都躲在角落裡默不作聲,躲還躲不過,誰還敢沒事找事?

即使有的戰士開口,也是替黃永勝幫腔,批評挨了打的小梁,說他:「你這樣做不對,紅軍紀律很嚴明,應該向班長承認錯誤。」

不過也有的戰士認為,班長這樣做不對,小梁違紀是不對,盡可以耐心的批評教育,不能動手打人。有的戰士為了緩和氣氛,上前把火弄滅,把餘下的柴禾抱走,還給了老鄉。

黃永勝余怒未消,把大家都喊了起來,讓他們肅立在那裡進行教育。「我們紅軍頒布的三大紀律第一條是什麼?誰知道?」

戰士們齊聲回答:「行動聽指揮!」

「第二條呢?」

「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

「對,不光是紅軍,其實別的軍隊也有類似的規矩。」黃永勝環顧四周後說道,「我在參加秋收起義前,曾經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待過,那裡的長官也講『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服從命令,還怎麼帶兵怎麼打勝仗?」

「是,服從命令!」戰士們齊聲說道。

「好了,今天的事到此為止,大家睡覺去吧。」黃永勝擺擺手說道。

小梁這時候,也不再抽泣,鑽到被窩裡睡覺去了。事情到此,似乎已經畫上句號,可到了第二天,風波再起。

黃永勝正在吃飯,傳令兵過來了,在他跟前低聲說道:「羅黨代表要你去一趟。」原來,第二天一早,就有戰士向9連長曾振平打了小報告。曾振平一聽覺得此事非同小可,隨即向羅榮桓做了彙報。

羅榮桓一聽就火了:「打人是軍閥作風,這個班長好大的脾氣,去把他找來。」

黃永勝一聽,心就開始咚咚直跳,知道肯定是因為昨晚的事。他趕緊過去,看到羅黨代表陰沉著臉端坐在那裡,眉頭緊皺;曾連長肅立在一旁,緊繃著臉,沉默不語,便感覺氣氛不對。

黃永勝倒是機靈,他上前「啪」地一聲,敬了一個禮,恭敬地說:「黨代表,有什麼指示?」

羅榮桓一聽,火氣消了一半,擺擺手示意他坐下。坐定之後,羅榮桓開口問道:「有同志說,你昨晚打人了?」

黃永勝小聲回答說:「那個戰士拿老鄉東西,不聽勸阻,我……」

羅榮桓聽完之後,說:「哦,聽你這麼說,打人還挺有理由的?」

黃永勝沒有回答,但是能看出心裡不服。羅榮桓似乎也看出了他的想法,又問道:「你這樣做,那位士兵服氣不?」

「不知道。」黃永勝老老實實回答。

「那麼我告訴你,不但被打的士兵不服,就是別的戰士也不服,要不然你們連長也不會知道此事。」

黃永勝一聽,沉默不語,仍然不明白黨代表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換了是你,犯錯之後,排長不由分說動手打你,你會服氣嗎?」羅榮桓問道。

黃永勝嘴上不說,心裡卻在辯解,我在國民軍的時候也挨過打,也是逆來順受。

停了一下,羅榮桓又問:「不管你服不服,戰士們有人不服;大家不服你,打仗的時候能同心協力?能打勝仗?」

黃永勝聽了若有所思,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

接著,羅榮桓又說:「國民軍跟紅軍不能比,我們是工農的軍隊,不能打罵下級;毛委員也三令五申,不能用拳頭來代替思想工作,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人心服口服,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看看是不是這樣。」

「黨代表,我現在就想明白了,不該打小梁。」黃永勝心悅誠服地說。

羅榮桓是出了名的好脾氣,性格寬厚溫和,但是他又很有原則,對部下絕不縱容。同時,當部下犯錯的時候,他並不板著臉只是來一番暴風驟雨,而是和風細雨,心平氣和,不厭其煩講道理,這讓大家全都從內心敬畏。

別瞧羅榮桓看起來氣質溫和儒雅,但也是不怒自威,即使是如黃永勝這樣的悍將,也懼怕幾分。

參考資料:《作家文摘.名人春秋》現代出版社 2013年9月

參考資料:《作家文摘.名人春秋》現代出版社 2013年9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656fc176c8402dca9b4d40538d1f2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