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發現漢代「雌雄」青銅劍,為黔西南夜郎古國遺物,2000年歷史

2023-09-17     樂玩日誌

原標題:貴州發現漢代「雌雄」青銅劍,為黔西南夜郎古國遺物,2000年歷史

貴州,是傳說中「夜郎國」的故國,夜郎國起源於公元前651年,黔西南州首府興義市古稱「牂舸」。

祥舸是春秋時期南方的一個古老國家,宇面意思是用來栓船的木樁。

夜郎則是春秋之後的戰國至西漢時期,活躍在西南的一個古國。

二者關係最早見於《史記。西南夷列傳》夜郎者,臨洋河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

公元前 111 年,漢武帝置洋別郡,轄17個縣,範圍大約包括貴州省中西部及滇黔桂交界的廣大地區。

而破解夜郎中心區域的關鍵一胖舸江,至今沒有定論。但通過大量出土文物,可以肯定的是興義也是傳說中,夜郎古國的所在地。

樂玩君這次走進興義,參加國際山地旅遊和戶外運動大會,順便去探訪了黔西南博物館,裡面展示大量的夜郎國出土文物,通過文物旁邊的文字介紹,讓我們去了解,回顧這段歷史,還有挺有意思的。

對夜郎國的認識,我想大多數人都是源自於「夜郎自大」這句成語吧,這裡我在二層的展廳中,看到了貴州出土的漢代「雌雄」青銅劍,有二千年歷史,劍柄紋路極精美。

這是在貴州安龍縣龍廣鎮七星村碑塘組出土的,丁形柄一字格青銅劍、扁圓莖空首無格青銅劍。

說到安龍,不得不說一下,這是在在南盤江北岸,因為以前古代交通不便,所以水路是古人出行的最佳選擇。

安龍、興義、義龍就是南盤江流域最商貿最繁榮的地區,也是當時的經濟中心,從八十年代開始,

考古學家在這此地區發現了許多戰國素漢時期出土的夜郎古文化遺址和文物,成為貴州小範圍內夜郎時期文物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出土的代表性文物有曲刃矛;

甬柄銅鈕鍾、 羊角鈕鍾

花山岩畫上面的羊角鈕鍾也是這種。

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銅鉞,使該地成為繼銅鼓山遺址之後黔西南夜郎 歷史文化研究最有希望的突破區域。

編鐘也有,證明這個夜郎國,當時的科技也不錯的

古人撞鐘的樣子

掛在馬胸前的銅鈴,商貿的馬幫,就會用這個來幫助判斷馬兒前往的方位和距離。

當時的馬

下圖為農耕時候,這些青銅做的工具。

看完,留言告訴我,你想來這裡感受一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5f47fa40b2dafc3ee7d4e11d1e1e9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