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12首發評測:這一次它從內到外都堪稱頂級

2023-12-05     三易生活

原標題:一加12首發評測:這一次它從內到外都堪稱頂級

【【【前言:十年磨一劍,一加高調發布新旗艦】】】

如果要說在一加品牌的歷史上,哪一款機型的發布最為隆重,那麼答案肯定非一加12莫屬。

回溯歷史,早在這款機型正式發布至少一個月前,一加方面就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場合,有意地高調透露、甚至是提前公布了這款新機的諸多信息。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東方屏」、「超光影影像」、「全息音頻」等核心配置。

另一方面,談到此次一加12的產品定位更是不難發現,由於它的發布恰逢一加品牌十周年之際,本身被冠以了「十年旗艦」的名號。在此基礎上,縱觀如今一加的產品線,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他們本身還有一加Ace系列作為「性能向旗艦」。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一加12雖然表面上沒有「Pro」、「Ultra」之類的產品名後綴,但實際上的定位來講,它對標的至少也是其他廠商的「大杯」旗艦。

那麼這樣特別的一加12,實際的使用體驗如何,各方面的產品力又是否配得上「十年旗艦」的名號呢?

【【【外觀:熟悉的家族式設計,細節更偏嚴肅旗艦】】】

如果大家有關注過最近兩年的一加手機,那麼第一眼想必就能看出,一加12在外觀設計上所體現出的延續性。

畢竟這個招牌的、連接到中框位置的偏置後攝模組位置,以及後攝模組與中框之間所形成的「K型光影」,正是這幾代一加數字系列、乃至Ace系列機型都有體現的設計元素之一。

即便拋開明顯進化了的後攝模組不談,僅從蓋板的細節造型上,就能很直觀地感受到一加12明顯更高的市場定位。

根據官方公布的相關信息顯示,一加12的後攝模組造型源自高奢腕錶,並使用了腕錶同款的百級無塵工藝製造,它的後攝蓋板玻璃下方帶有點點「星光」,並在邊緣的飾圈上蝕刻了細密的刻度。很顯然,這些致敬的都是手錶上的「表鏡」、「錶盤」、「表圈」等元素。而一加12的高端定位,以及它作為「十年旗艦」的紀念意味,很明顯便從中體現了出來。

不過在一加12的後攝模組部分,其實還有個更有意思的細節。那就是它的LED補光燈位置這次移動到了圓形飾圈的外部,安置在機身右上角。

這意味著什麼呢?如果大家有關注過前幾代一加手機的相關設計就會知道,將補光燈布置在「圈內」,其實才是「傳統風格」,而一加12顯然打破了這一點。

至於背後的原因,除了新的後攝模組內部,體積更大、堆進了更多組件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這種位於機身右上角、後攝模組「圈外」的補光燈設計,「恰好」也是前段時間剛剛發布的OPPO Find N3所用過的設計語言。所以這是否在暗示如今一加與OPPO在旗艦機型上,更多的資源共享呢?我們認為有這個可能。

接下來,讓我們將視線轉向一加12的機背。與此前的一加手機一樣,一加12此次也將「手感」作為了重要的設計方向之一。

根據相關技術資料顯示,此次在一加12的「留白」、「蒼綠」、「岩黑」三種配色上,它分別使用了陶瓷玻璃、疊翠玻璃、絲綢玻璃這三種不同的工藝來打造。並且每一種也都有各自鮮明的手感特徵。

而在造型複雜、有著曲面和平面相結合設計的中框部分,一加12也延續了此前招牌式的三段式靜音鍵和獨立的紅外發射口。

【【【螢幕:行業首發2K東方屏,畫質與護眼全面超越】】】

看完了機背,接下來將視線移到一加12的正面,來聊聊它的這塊螢幕,以及與之相關的影音設計。

從基礎的參數上來看,一加12這塊螢幕的尺寸為6.82英寸,解析度達3216*1440,可支持1-120Hz LTPO3.0自適應刷新,並具備4500nit的峰值亮度。

從這些參數來看,這塊屏顯然達到了當前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頂尖水平。然而,它的「內涵」還遠不止於此。

首先,一加12內置了OPPO的首款自研顯示晶片Display P1。其不僅實現了自研畫質引擎的搭載,也帶來了業內首個手機上的「單像素獨立校準」技術,通過對螢幕上每一個像素進行獨立校準,可以避免顯示時的顆粒感,讓畫面更純凈。

一加12內置的視頻效果增功能

其次,一加12採用的這塊「東方屏」在色彩均勻性、通透度、低灰階亮度、色偏等方面,均使用了電路級的解決方案。其一口氣更是刷新了18項目DisplayMate A+記錄,成為首款拿下DisplayMate A+認證的國產2K手機螢幕。

最後在護眼設計上,一加12的「明眸護眼」技術通過2160Hz高頻調光+類DC調光,硬體低藍光設計、類自然光顯示,以及環境光自適應等多項功能相組合,全方位照顧到了用戶在遊戲、觀影、夜間閱讀等各種場景下的護眼需求。讓旗艦螢幕不只是「看起來爽」,而且看的時間長了也更不容易累。

但這還沒有結束,根據我們的實測來看,一加12這塊「東方屏」還成為了當前極少數、在非「超大杯」機型中實現杜比視界標準兼容的螢幕。這就意味著,在一加12上觀看在線片源的時候,可以享受到更高品質的畫面色彩、幀率和碼率。

在此基礎上,一加12也理所當然地搭載了超線性雙揚聲器,並支持杜比全景聲音效和基於無線耳機的自研「全息音頻」算法。很顯然,對於影音愛好者來說,一加12顯然是一款可以滿足他們絕大多數需求的頂級旗艦移動設備。

【【【性能:不只是頂配硬體,更有旗艦罕見激進調校】】】

講完了外觀,我們來探索下一加12的「內在」。

首先,一加12理所當然的配備了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台,並且提供最高24GB LPDDR5X+1TB UFS4.0快閃記憶體的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未使用任何附加散熱措施的情況下,開啟了設置里的「高性能模式」。可以看到,此時一加12的CPU調度相當激進,在常溫下幾個大核也能全部跑滿。

這似乎是得益於一加12此次內置的,面積高達9140平方毫米的超大型VC均熱板。據悉,它繼承了此前一加Ace2 Pro首發的「拉瓦爾氣道」設計,但擁有更大的面積、更多的石墨和金剛石導熱凝膠用料。

不得不說,在自家的頂級旗艦上用「性能向機型」的散熱設計,其實是挺大膽的。畢竟通常來說,旗艦機的定位往往沒那麼偏「性能向」,而且超大的散熱面積也容易干涉到大體型攝像頭的安置。所以一加12在散熱方面如此「堆料」,不得不說的確有種「集以往技術之大成」的決絕感。

一加12的內置快閃記憶體測速結果

一加12帶外置散熱時的跑分結果

一加12不帶外置散熱的常溫跑分結果

有鑒於此,我們在性能測試時,有意設計了「具備充足散熱條件」和「不進行額外散熱」兩種情況下的安兔兔評測測試。可以看到,一加12在不使用額外散熱的情況下,也能跑出超過220萬分的綜合成績,僅比加了散熱之後低了1%多一點。

雖然這裡也有冬季氣溫低的因素,但不得不說,一加12此次的散熱設計,以及它的「微架構超算引擎」調校、「內存基因重組」、「煥新存儲」設計,確實是起到了作用。

【【【遊戲:有插幀、有超分,一加數字系列也能「打」】】】

跑分這麼高,實際遊戲中的表現又會怎樣呢?不得不說,一加12可能是一加有史以來最適合「打遊戲」的數字系列旗艦機。

一方面,它通過內置的顯示渲染晶片,實現了超分、超幀這些通常只有遊戲向機型才會提供的功能。

另一方面,超高亮度的2K 120Hz「東方屏」,再加上自帶的超級HDR畫質增強技術,也賦予了一加12通常「遊戲向機型」難以企及的遊戲畫面觀感。

在此基礎上,一加12還配備了與瑞聲深度定製的「仿生振感馬達Turbo」,其擁有高達602立方毫米的體積,並使用了N54磁鋼和首發的第五代CSA+磁路設計,在振感豐富度、振動啟停乾脆度等方面,均再創行業新高。

在這一系列遊戲體驗增強設計的基礎上,一加12當然也搭載了OPPO備受好評的「極限穩幀」功能,以及一加此前首發的「雨水觸控」技術。即便是在長時間的遊戲過程中出現了手汗干擾,理論上對於一加12的遊戲操控體驗,也會比其他許多機型都要小得多。

說了這麼多,一加12的遊戲實測成績究竟如何呢?

《王者榮耀》 平均幀率120 平均功耗3177mW

《逆水寒》平均幀率57.9 平均功耗4549.8mW

《暗黑破壞神》 平均幀率58.1 平均功耗3116.8mW

《崩壞·星穹鐵道》 平均幀率59.8 平均功耗6526.2mW

《原神》不插幀不超分 平均幀率61.5 平均功耗3781.2mW

首先從幾款流行手游在「默認」情況下的表現來看,一加12在實際遊戲中的性能調度策略,其實反而是比較省電的。特別是平均功耗僅3W出頭的《王者榮耀》和《暗黑破壞神》,以及4W不到的《原神》,可以說是在高幀率與省電之間達成了一個很好的平衡。

《原神》開啟插幀 平均幀率61.4(插幀到120Hz) 平均功耗4120.4mW

《原神》超分 平均幀率59.7 平均功耗5226.8mW

接下來,我們分別開啟一加12的「自適應插幀」和超分功能。令人驚喜的是,它在這兩種模式下均沒有出現降幀,也就是說可以將《原神》的原生60幀超分至120FPS,而不是像其他機型那樣先降幀、再插幀。這對於遊戲的實際延遲感受無疑有著極為重要的正面效果。與此同時,在超分模式下,一加12同樣可以跑到接近60FPS,這甚至已經比許多專業向的「遊戲手機」都更強了。

【【【影像:首發「超光影」三主攝,這次不留遺憾】】】

最後便是一加12此次的影像設計,與其實際表現的考察了。

對官方此前預熱活動有了解的朋友可能還記得,一加12這次的影像設計源自OPPO Find旗艦團隊,而且是在體系內首發全新的「超光影影像系統」。從硬體上來說,這套影像系統包含了三顆後攝,以及與之搭配的「ProXDR」螢幕和相關的成像、顯示算法。

在具體的後攝配置上,一加12的三顆後攝分別使用了與索尼聯合開發的LYT-808作為5000萬像素廣角主攝,並搭配4800萬像素的IMX581超廣角/微距兩用鏡頭,以及6400萬像素的超光影潛望式長焦。再加上哈蘇的色彩調校,確實就是一加品牌有史以來最高端的「三主攝」配置了。

那麼這套三主攝系統的實際表現如何呢?首先從基礎的變焦測試場景來看,一加12的三顆攝像頭原生等效焦距分別是14mm、23mm和70mm。也就是說,一加12的潛望式長焦很明顯是直接源自此前的Find X6系列,是一款主打「大光圈」的3倍長焦設計。

不過從實際的超長焦「望遠」樣張來看,一加12似乎並沒有因為其潛望式主攝的原生焦距「吃虧」。它即便是在高達20倍的等效焦段上,依然能夠提供不錯的細節表現。而且縱觀上面的所有變焦樣張大家不難發現,它的算法白平衡一致性很好,而且整體也呈現出了很高的動態範圍。

不過一加12的這三顆主攝,它們的「職責」也並非那麼刻板。比如在這組對焦距離很近的場景下,通過光圈就能看出,此時其實是超廣角「充當」了1倍和2倍的廣角主攝,而真正的廣角主攝則被用於了3倍長焦拍攝。

有意思的是,這種後攝之間的靈活「調度」機制,似乎並非完全基於鏡頭與目標物體之間的實際距離,而是與被攝物體的種類有關。可以看到,當我們在拍攝玻璃瓶這種、一般不會觸發「自動微距」的時候,一加12便可以在最近的距離上使用廣角主攝,甚至是潛望式長焦主攝來進行成像。這說明它的長焦鏡頭本身在對焦性能上、其實是支持「長焦微距」的。

而到了人像場景,可以看到一加12擁有非常準確、而且遠近皆可的背景虛化能力。在此基礎上,當手機檢測到人像的時候,它也會有一個自動的美白、磨皮處理,而且處理的範圍明顯很「聰明」。

而到了城市夜間場景中,一加12首先給我們的感受就是它寬廣的動態範圍。可以看到,它對於不同層次的光線都有較為準確的還原,特別是在物體的明暗關係上不會刻意地對暗處過分提亮,而是會讓夜景看起來真正是「夜間」拍攝的。其實這種感受在如今的市場上,確實還不太多見。

當然,因為一加12的三顆後攝都有同級別里少有的「大底」,再加上由第三代驍龍8帶來的高算力優勢。所以這也導致它甚至可以應付諸如夜間抓拍、夜間望遠這種更極致的拍攝需求,而且即便是在非常高的自動ISO下,畫面也依然可以保持乾淨。

【【【總結:全方位越級表現,重新定義一加品牌定位】】】

不得不說,自從我們接觸到一加這個品牌,從初代一加手機至今,一加12確實是我們經手過、迄今為止整體配置最全面的旗艦機型、甚至沒有之一。

論外觀,它延續了一加近年來最受認可的造型設計風格,並在這一基礎上在細節工藝方面進行了大幅的「高端化」處理。

論性能,它不止配備了當前最旗艦的平台,而且在散熱設計、乃至遊戲體驗上,都集合了一加迄今為止的最新技術成果。

在此基礎上,在整個OPPO體系內首發的「新一代超光影影像系統」,更是補齊了一加數字系列旗艦機型在影像方面的短板。

於是這意味著什麼呢?一方面,正如我們前面講到的那樣,一加12雖然沒有後綴,但它的產品定位顯然已經達到、甚至可能超過了許多品牌的「Pro版」大杯旗艦。

另一方面,一加之所以會「敢於」推出這樣一款越級旗艦,背後當然更是有著不簡單的緣由。近兩年成功的「性能向」產品規劃、大幅提升的銷量當然至關重要,但除此之外,更激進的技術研發態度也使得一加愈發明顯地開始承擔起OPPO體系內各種新配置的「首發」待遇。

說白了,一加的成功既有他們自身努力的因素,也有OPPO重新梳理旗下產品線的機遇使然。但也正因如此,這實際上也意味著,一加手機的「轉變」註定不會是一錘子買賣,而是一個長期的、不斷進步的過程。而這對於一加的擁躉來說,這似乎會是一件比「一加12」本身更能讓他們感到開心的事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53d97f2247dae8527cabeeeba62db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