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重構百度,55歲李彥宏要打「翻身仗」

2023-10-21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用AI重構百度,55歲李彥宏要打「翻身仗」

作者|俏郎君

時間倒回到今年3月16日,百度文心一言的第一次發布會。

在ChatGPT大熱的背景之下,外界對文心一言給予了極高的期待。意外的是,由於發布會只使用了「錄屏」,且並沒有第一時間釋出內測的名額,輿論對文心一言的真實能力發出了大量質疑。一場發布會,反而導致了百度股價大跌。

7個月後的百度世界大會,李彥宏要打一個翻身仗。

10月17日,北京首鋼園,李彥宏穿著那件熟悉的白襯衫,清爽、利落地出現在百度世界大會的舞台上。

圖源:百度

他親自上手,直接投屏,演示了百度十餘款AI原生應用,覆蓋了辦公、出行、學習、娛樂等各個場景。底氣十足的他,大方地邀請台下觀眾對AI進行提問,並現場展示問答結果。

這一次,李彥宏一個人的發言,就長達一個多小時。

如潮的掌聲與正向反饋讓李彥宏漸入佳境,他的語氣也越來越激昂。「未來將由你生成!未來由我們一起生成!」結尾的一句邀請,李彥宏更是自信地跳躍了起來,掀起了全場的第一個高潮。

在百度內部,世界大會是一年一度地保留項目,已連續舉辦17年。但今年不同,李彥宏不僅在公司內一再強調這次世界大會的重要性,甚至,上到高層戰略部署,下到產品的發布上線,幾乎所有決策,都要圍繞世界大會的節奏來統籌規劃。

「各部門之間都會暗暗較勁,希望能在AI方面做出突破性的成績,被內外界關注到。」一位百度員工如此形容公司內部的PK狀態:「AIGC開始滲透到各個業務線中,列為關鍵指標,由各業務線總負責人統一把控。」

與騰訊、阿里、位元組、快手等公司更多將AIGC作為一個創新業務來看待不同,百度明確要求,全公司各個業務條線都嘗試用AI進行重構。

「在今年以前,百度的各條業務線相對割裂。」談及百度,業內人士如此評價道:「有人做搜索,有人做雲,還有人造車。」

如果說35歲是網際網路人的「中年危機」,那麼作為「BAT」的三大巨頭之一的百度,在成立超20年的征途中,也曾遭遇「中年危機」的門檻。

但如今,AI成為百度串聯業務的主線,也成為百度解決「中年危機」的利器。

就職於百度MEG事業群組的琪琪對剁椒透露:「在前幾年,AI與MEG(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的關聯度並不算大,集團各個業務中,要數智能駕駛談AI談得最多。現在,每個部門的小項目,都會自覺地和AI掛鉤。」

站在網際網路第三次變革節點前,手握AI的李彥宏與百度,想要快人一步。

千禧年第一天,意氣風發的李彥宏毅然回國,在中關村創立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彼時正值國內第一波網際網路創業風潮,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相繼赴美上市,阿里巴巴、騰訊融資成功,李彥宏以敏銳的洞察力,填補了國內搜尋引擎的空缺。

短短五年,百度成功登頂美國納斯達克,李彥宏更是成為中國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在網際網路起勢的前十年,百度如日中天,朝氣蓬勃。

2009年7月16日,「魔獸世界」百度貼吧名為「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匿名帖子橫空出世,如平地驚雷引爆了中文網際網路,短短三天點擊數達781.8萬,回帖數高達30.2萬。

網際網路的裂變傳播第一次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奏效。網友以「賈君鵬」為藍本,衍生出各類二次創作、惡搞圖片。各地網友甚至在線下拉起了標語,呼喚賈君鵬回家。這種由線上引發線下互動的「賈君鵬現象」被《新周刊》收錄到「新世紀十年十事」中。

賈君鵬,這個至今真假未知的人,成為了網際網路的初代網紅,百度貼吧也迎來了巔峰時刻。

「貼吧是80、90後的青春。」95後的小知對剁椒感嘆,她從初中就開始玩貼吧,「從追劇、嗑CP、追星,到讀書觀影,再到養花養貓,可以說,各類小眾、垂直內容都可以在貼吧上得到回應。」

以現在的視角回望,在新世紀的頭十年,身處時代交替的年輕人們迷惘、困惑。經濟加速變革,時代大步向前,還沒做好準備的80、90後們,留起非主流的髮型,試圖以張揚的姿態對抗變革的陣痛。正是在這一時期,以興趣主題為主導的貼吧成為年輕人尋找精神共鳴的「賽博庇佑所」,在網際網路1.0時代,百度貼吧建立了內容生態最為繁榮的中文社區。

不過,創新才是網際網路不竭的活力源泉。命運的齒輪幾番轉動,年輕人開始呼喚個性與獨特,短視頻為代表的新興媒介開始攫取年輕人市場。還未找到創新動力的貼吧,在這一過程中,漸漸隱沒了身影。

貼吧正是百度發展的一個縮影,走過了PC端最為輝煌的十年,卻在移動端全面普及之際,遭到了重重阻力。

面對抖快的強勢進攻,百度打造了好看視頻與之抗衡。今日頭條的崛起也催生了百家號。此前,百度的業務觸角也向外賣、網約車等市場頻頻試探。「零散」鋪陳的業務線是表象,根源則是百度攻防戰略的轉換。與百度在PC端的攻城略地、如魚得水不同,李彥宏「溢價」收購的91無線,並未幫助百度實現應用商店的突破。移動網際網路主動權多次旁落,百度只能以防守的姿態守住固有陣地。

與百度面臨同樣困境的搜狐早早選擇了「躺平」,與搜狐相比,張朝陽的重心顯然放在了物理課程上。不惑之年的李彥宏卻始終都在求索登陸網際網路新時代的「船票」,依舊保持前瞻性視角和科技敏銳度的他,將目光投向了「AI」。

貼吧與AI的融合落地在互動和內容側。在互動形式上,貼吧推出了「AI角色」對話的形式。這種互動形式的搭建其實源於站內二次元年輕用戶為主的用戶畫像,「AI角色」可以允許用戶與喜歡的動漫、遊戲角色直接進行對話互動。

在內容側,為了提升站內內容活躍度,貼吧基於問答場景打造了名為「貼吧包打聽」的AI自動問答機器人。選擇問答場景的目的是顧及貼吧的內容質量,過濾無意義水貼,以優質問答填充內容池。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把握「貼吧包打聽」的內容質量,其回答還需要經過後台內容審核的嚴格把關。

以百家號為例,原創內容是今年的發力重點,AI就成為百家號刺激內容創作的槓桿,落地到創作者生態中。「百家號今年在AIGC方面的疊代速度很快,」琪琪透露,「目的就是吸引創作者。」

自萬象大會的「AI六大件」起,百家號就在AIGC與內容創作的融合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萬象大會上,@所長林超就展示過百家號AI工具根據熱點話題快速成文的案例。世界大會的節點上,百家號將這一功能進行調整升級,通過對話的形式幫助創作者表達觀點,AI工具便在創作者的獨特觀點基礎上成文,兼顧時效與觀點。

百家號創作者肖堯自今年九月份開始使用百家號的文生視頻功能,在她看來,和市面同類型的AI剪輯功能相比,百家號的文生視頻功能在素材匹配度上有明顯的提升,「醬香咖啡熱點爆出的同期,百家號就可以直接匹配相關素材。」

她也補充表示,這一功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緩存速度比較慢,有時候還會出現配音和字幕不能精準匹配的問題。」不過,她依然肯定,AI工具的加持大大提升了她的工作效率。

對於百度而言,AIGC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外部是網際網路的激烈廝殺戰,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型路徑,讓網際網路大廠洞察到了搶占先機的重要意義。AI作為海內外的統一朝向,在AI領域有近十年跬步積累的百度,自然需要把握住這次機會。

內宣的隱性需求也倒逼著百度各條業務線作出改變與創新。「AI是集團給出的統一命題。每個部門除了外宣需求,其實還有內宣的壓力。」

曾在百度、快手等大廠就職的嶽嶽認為,「在大環境緊張的背景下,大廠在業務線的取捨方面考慮的重要維度就是人效比。每個項目組都需要儘快做出成績,藉此確保業務和崗位的穩定。」

嶽嶽補充分析,前幾年,百度業務線的創新並沒有明確的槓桿,「大戰略不清晰,就很容易盲從市場風向。」

自今年開始,AI就真正成為百度內部創新的關鍵動力。

百度電商結合AI找到了「智能電商」的差異化路徑,並發布了包含AI導購助手、電商AI主播製作平台、商家經營能力模型、商家成長體系、智能經營平台等一系列創新技術和智能商家經營方案。

百度電商商業負責人吳晨霞在世界大會「生成式AI商業營銷發展論壇」上表示,「AI+電商」的融合展現出了兩大機會,一是在C端場景給用戶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二是在B端場景賦予商家新的生產效能。

前者的落地應用是集成在百度APP右下角的「AI幫你選」懸浮球,通過多輪交互的形式,拆解用戶的需求,輔助用戶決策。後者則是百度電商搭建的數字人直播平台——慧播星,幫助商家們通過超低成本獲得2D真人形象的數字人配置,再藉助其領先的AICG技術能力賦能直播全鏈路。

被李彥宏稱為AI重構最徹底的一款產品——百度文庫,結合AI的多模態生成能力,實現了從「內容工具」到「生產力工具」的轉型。

百度文庫多達10億的優質文檔資源被AI盤活,文庫可以基於對優質內容的理解,自動生成文稿、PPT,還可以一鍵切換風格。百度副總裁、互娛和垂類平台負責人王穎在「AI原生應用前沿論壇」中表示,百度文庫升級為「一站式智能文檔平台」,將成為內容生產的新開始,辦公學習的新起點。

從這一角度來看,百度憑藉文庫這條業務線,流暢輕巧地切入到了辦公場景中,文庫的優質資源真正被撬動。

在百度的舒適區——搜索場景,創新的步伐也在加速。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專門提出了「百度新搜索」的概念,他表示,「除你看見一個搜索框之外,全部不一樣了。」

圖源:百度

所謂「新搜索」,體現在三個全新特點上。

其一是極致滿足,融合AI大模型後的新搜索,改變了傳統搜索場景推送長串連結的形式,而是一次性生成最佳答案,還可以以多模態的形式展現,比如生成動態圖表,減少用戶信息篩選的成本。其二是推薦激發,即百度新搜索會生成搜索者可能感興趣的問題。其三則是多輪交互,通過對話的形式,引導用戶表達需求。

「生成式AI和搜索是天作之合」,李彥宏從一個簡單的框開啟了搜尋引擎的漫長征途,他正在描摹搜索的未來藍圖,「不久的將來,搜索會變成一個貼心助手,能夠隨時喚起、解決問題,甚至打破『端』的限制,做到隨時隨地響應、滿足所需,全程陪伴。」

圍繞在搜索場景的變革也是AIGC新浪潮的行業大方向,不止百度,谷歌、微軟等海內外科技大廠都加入了人工智慧搜索的征戰中。微軟在必應搜尋引擎中接入ChatGPT,可以為人們提供直接的對話式回答,顛覆了傳統的長串連結模式,想要藉此搶占谷歌的市場份額。

用戶端的反饋數據並未支撐起微軟的設想。分析公司StatCounter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份,必應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為3%,與今年1月,即新必應搜索推出前一個月的數據基本持平。另一家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報告也交叉印證了這一觀點,其報告顯示,7月份必應的月訪問量約為谷歌的1%,這一比例也與1月份大致相同。

同樣,對於百度而言,新技術的變革與普及也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耐心與執著。

內因與外力的多方帶動下,AI正在與百度的內部生態快速交融。

釋放內容創作活力是百度重塑內容生態的主線。百度輸入法基於文心大模型,打造了「超會寫」功能,用戶能在不同場景下生成不同的文本。以輸入法這個業務小切口,百度延伸到了聊天、寫作、編輯等各個場景中。百度APP最新發布的AI編輯器,不僅融合了一鍵生成創意圖片的「AI同款跟拍」,還有自動識別圖片信息,一鍵生成多種分享文案的「AI說圖解畫」,降低內容創作門檻。

世界大會上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百度內容生態已有64萬創作者使用AI工具生產了1400萬條內容,獲得了300億播放量。

圖源:百度

生成式AI的能力也在革新百度的營銷生態。百度AI Native營銷平台輕舸將創意生成、營銷方案生成時間縮短到分鐘級,快速完成廣告創意、創編、投放動作。

在一次採訪中,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總經理何俊傑曾對媒體表示,在他看來,用AI重構百度移動生態,不是簡單地做大模型與業務的「加法」,而是要做「乘法」。

百度在AI技術上的核心競爭力,更是直接帶動了百度智能雲業務的穩健增長。

財報數據顯示,百度智能雲業務自今年一季度實現首次盈利後,二季度再次實現同比5%的增長,營收達45億元。IDC披露的《2022上半年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顯示,百度智能雲已經連續四年位居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份額TOP 1。

百度的思路愈加清晰,這場以人人可用為起點的技術變革運動,被百度升級至生態重構的道路上,加速快跑的競爭時刻已經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50df63cec030ef0beafaacef30358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