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23歲姑娘感冒一直不好!醫生:30年來頭一回碰到

2024-06-27     光明網

23歲的年輕女孩小殷(化名)

身體一直很棒

她做夢也想不到

始於5月底的一場感冒

卻差點讓她丟了性命!

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重症腦炎、嗜血細胞綜合徵

心肌損傷引起Q-T間期延長

心動過緩……

一串串觸目驚心的診斷

也一次次觸動醫生的神經

家屬手中有整整6張病危通知單

小殷姑娘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感冒老是治不好?

醫生一查倒吸一口冷氣

5月26日,小殷發現自己出現咳嗽症狀,以乾咳為主,伴畏寒發熱,最高體溫39℃,同時還出現了頭痛、鼻塞、流涕的症狀。小殷猜測,自己估計是感冒,便自行服用了感冒藥、退燒藥,後來又到衛生院輸液治療。但奇怪的是,經過治療,她的症狀並沒有得到緩解,小殷依然每天發熱,還出現了更為嚴重的胸悶氣促、四肢肌肉酸痛。

五天後,小殷來到海寧市人民醫院就診。檢查後,醫生髮現她的雙側肺部存在少許炎症,查血顯示炎症指標偏高。就這樣,小殷被收住進呼吸內科病房。

一到病房,醫生不禁倒吸一口冷氣,檢查情況實在太糟糕:

血壓極低,屬於休克血壓,經大量輸液後,血壓也只有70/40mmHg左右。

心率120次/分,稍微活動後,心率甚至飆升到140次/分。

頭痛明顯,頻繁噁心嘔吐,幾乎滴水不進。

氣促明顯,呼吸頻率達24次。

臉色蒼白,全身情況很差。

什麼病這麼嚴重?很快,小殷的腦脊液檢查結果顯示,其中含有大量的白細胞,醫生考慮小殷確實患有腦炎。但是腦脊液塗片並沒找到特殊的病原菌。

那到底是什麼感染呢?醫生又馬上將腦脊液送去進行病原菌的基因檢測。所有的檢查及治療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高頻氧療的呼吸支持用上去了,靜脈的升壓藥也用上去了,降低顱高壓的甘露醇也用上去了,減輕炎症風暴的激素也用上了,經驗性的抗生素也早就用上了,但患者的病情還在急轉直下。

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指標急劇下降,呼吸愈來愈急促,複查肺部CT發現,小殷的肺幾乎在24小時內「白」了一半,心率也突然在一夜之間從原來的100次左右下降到最慢45次,心功能的指標也急劇變差。

她竟患上這種罕見疾病!

醫生:30年來頭一回碰到

患者危在旦夕,怎麼辦?就在這時,腦脊液的細菌檢測結果出來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小殷患的竟然是立克次體引起的Q熱感染。

呼吸內科醫生提到,「這是我從醫30年來,第一次碰到這個疾病,我們醫院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疾病的重症患者。拿到病原菌報告後我們按指南正規治療,在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下,艱難闖過一關又一關,終於在入院後第14天,複查腦脊液及複查CT已經完全正常,血液指標也恢復正常,患者可以說沒有出現任何後遺症。我們都很替她高興!」‍

什麼是Q熱

小殷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Q熱是1937年Derrick醫生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發現並首先描述,因當時原因不明,故稱該病為Q熱。Q熱是由貝納柯克斯體(又稱Q熱立克次體)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在自然界中廣泛傳播,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在極端環境中可保持長達幾個月的感染性。

Q熱的傳染性

1

傳染源‍

家畜是主要傳染源,如牛、羊、馬、犬等,其次為野齧齒動物,飛禽(鴿、鵝)及爬蟲類動物。有些地區家畜感染率為20%-80%,受感染動物外觀健康,而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胎盤、羊水中均含有Q熱立克次體。病人的痰液和血液中可以分離出Q熱立克次體,但是人類不是主要傳染源。

2

傳播途徑

動物通過蜱蟲傳播,人通過下列途徑傳播:

呼吸道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Q熱立克次體多以氣溶膠方式感染人類,因此臨床上Q熱間質性肺炎發生率很高,主要病變為肺泡隔及細支氣管周圍明顯充血水腫,肺泡壁明顯增厚,炎性細胞浸潤。

接觸傳播:與病畜、蜱糞接觸,病原體可通過受損的皮膚、黏膜侵入人體。

消化道傳播:部分患者可通過消化道直接污染,由消化道感染時,其臨床病理變化則多為肉芽腫性肝炎。

蟲媒傳播:被感染的硬蜱或軟蜱叮咬或蜱糞通過破損的傷口感染人體。

有什麼臨床表現?

Q熱的表現多種多樣,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急性Q熱潛伏期2-38天,通常為12-19天。急性Q熱有發熱、噁心、嘔吐,劇烈頭痛,腰肌和腓腸肌痛等表現。

起病急驟,體溫迅速升高,可達39-40℃,體溫持續5-14天後下降,有時發熱和無熱期交替出現。此外,噁心、嘔吐、劇烈頭痛,腰肌和腓腸肌痛,有時眼眶、關節、胸部疼痛。少數患者可伴有肝炎、肺炎,個別有腹瀉,或偶見皮疹。

是否有特效藥治療?

有,如多西環素、四環素、氯黴素、利福平、磺胺類、沙星類、林可黴素等消炎藥,可根據情況,聯合使用2到3個消炎藥。

醫生指出,「雖然患者直到出院也沒有能提供接觸家禽的病史,我們依然要提醒大家,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休息,過度疲勞引起的全身抵抗力下降是疾病加劇的根本原因。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類似情況,要及時就診。」

新街派 生活報綜合大潮網、小強熱線浙江教科 

來源:人民網科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49abfa1e30ee2d1b5301ed2b02b99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