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融合、為公眾設計」是賦予公共建築生命的超能力所在

2023-08-25     UniDesignLab

原標題:「開放、融合、為公眾設計」是賦予公共建築生命的超能力所在

「開放、融合、為公眾設計」是賦予公共建築生命的超能力所在

轉自:青年建築

ennead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其主張的「為公眾設計,與環境融合」的多維度設計理念為當代建築設計,尤其是公共建築設計貢獻了許多典範,比如上海天文館、(深圳)國際演藝中心、美國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羅斯地球與太空中心等。面對中國城市公眾意識的不斷加強,以及政府對城市形象及環境塑造要求的不斷提升,【青年建築】ennead設計合伙人Thomas Wong、Peter Schubert、管理合伙人Kevin McClurkan以及董事兼亞太區總監Grace Chen進行了聯合深度專訪,與幾位一起回顧了ennead的設計實踐之路,交流了設計思維的融合方式,並探尋了新形勢下的設計趨勢。以下為採訪的文字整理。

【ennead建築設計事務所】簡介

自1963年成立以來,ennead始終致力於創造極具公眾影響力的建築作品,重塑公共建築與社會和人類的關係。ennead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並於2014年設立上海辦公室,現共有相關工作人員共260餘人。ennead為眾多公共和商業領域業主創造了一系列令人矚目、富有創新性且兼具可持續性的地標作品,包括20個美國國家級代表作品、98個知名學府代表作品等。這些作品完美展現了ennead的設計理念,並為其所在城市和社區帶來了積極影響,亦為ennead贏得無數建築設計獎項,其中包括17項美國國家級表彰。ennead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ennead.com/zh/

採訪/編輯:【青年建築】胡夏

翻譯:ennead

圖片版權:ennead architects LLP & 萬象企業中心 & Christina Meerloo & I-TALK一言一吾

出品:青年建築

從上至下,從左到右依次為:ennead設計合伙人Thomas Wong、Peter Schubert、管理合伙人Kevin McClurkan以及董事兼亞太區總監Grace Chen

Q1.

【青年建築】: 作為一家知名的國際建築設計事務所,能先簡單介紹下ennead嗎?你們都做了哪些項目?目前事務所主要的業務類型是什麼?

Kevin McClurkan: 作為一家國際知名的建築設計公司,ennead由原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及保護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院長詹姆斯·斯圖爾特·波爾謝克(James Stewart Polshek)先生於1963年創立;作為美國建築師協會AIA金獎獲得者,波爾謝克先生認為建築師的超能力來自於以「為公眾設計」為出發點的設計思維,建築師最傑出的使命,就是將這種設計思維應用到社區規劃和建築環境設計中,並由此對社區中的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這是我們設計理念中最核心的精神,重視生活社區創造性、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綜合塑造。我們公司的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並在洛杉磯和上海設有辦公室,紐約總部現有員工220多人,上海辦公室現有員工30多人。

不管是紐約,還是上海的辦公室,我們設計師所遵從的設計理念都是一致的。目前,ennead的主要項目分布於教育、文化、科學研究和商業等各個領域。這些項目創造了許多公共空間,作為黏合劑,連通、共享或者緩衝不同類型的城市建築空間形態,並服務於整個城市的公眾。

ennead經典項目: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羅斯地球與太空中心

ennead經典項目: 紐約高線公園標準酒店

Q2.

【青年建築】:ennead的設計理念是什麼?請問您認為一個建築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Kevin McClurkan: ennead的設計理念,是始終如一地通過公共建築環境的重新規劃和塑造,對社區的生活模式和秩序產生積極影響,從而提供更加舒適和完善的社區生活。我們的設計師站在這個角度,去尋找那些有著極大潛力能夠對社區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項目,以便更好地服務城市公眾。ennead不僅僅建設社區,更在創造「服務城市公眾」的社區環境及未來生活。

Thomas Wong:從設計的角度或者從更宏大的意義上考慮,建築是人類文明的歷史記錄——我們建造的東西,是我們認為重要的,是我們價值觀的永久記錄。這不僅僅是個體價值的呈現,也是承載了所有人類的價值觀,以及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願景。這是由公眾群體里的所有人一起推動的,而我們作為專業人士,更多的是在解讀最有意義和最有影響力的創造是什麼,如何去推動其向前發展。

Peter Schubert:ennead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為我們的城市開發出具有時代精神的建築。這些建築造就了空間記憶,並使之成為一種多維度的歷史時空式的敘事空間。此外,它們也是真正專業技術上有意義的建築,可持續發展技術的使用,並不是用來限制建築空間的創造和生成;相反的,技術手段的加持,不僅尊重了現實環境,也讓人們的日常生活獲得更加美好而舒適的體驗。此外,我們還需要理解人與建築的關係,理解我們的建築如何與社區互動和凝聚,這一點非常重要。

ennead經典項目: 布魯克林博物館入口展館及新建廣場

ennead經典項目: 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

Q3.

【青年建築】:ennead是如何將設計理念貫徹和應用到實際的項目中,能否結合具體案例闡述一二?

Kevin McClurkan: 項目一開始的每次討論、每個記號、每張圖紙和模型都是設計的一部分。ennead高度重視多方思維的融合和參與,尤其是我們的業主,能助力我們創造出更好的建築。這並非形式主義,我們更喜歡與使用者一起參與的創作過程。

我們團隊中的年輕人可以向參與項目的所有人學習,包括建築師和業主。在設計過程中,業主也會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辦公室里,通過不斷溝通,從不同的維度推進項目的發展。

Thomas Wong:我認為正確的方式,是通過與業主或者使用者的對話與交流,共同去靠近和發現真正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直接把我們的想法告訴業主,這有本質上的區別。

Peter Schubert: 建築設計最理想的包容狀態,可以是個人的想法,也可以是群體終極探索的一部分。當一個團隊經過逐步溝通和推演,對建築未來的形態逐漸清晰時,建築最終會走向自己的設計邏輯和語言,而設計參與者是解讀者和實施者。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我們管理的是設計本身,是鼓勵大家積極去探索設計的所有可能。

Q4.

【青年建築】:ennead在世界各地打造了很多城市更新項目,您如何理解城市更新?什麼樣的更新是理想的模式?

Peter Schubert: 城市更新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曾被濫用的土地,以可持續的方式再生,並與環境重新結合。每個項目實際上是在創造新的建築環境,這個環境會不斷地與周圍的相鄰建築產生對話,而這種對話應該具有自己的完整性。建築需要形成可以相互支持的整體系統,但同時它們也需要擁有特定的身份和作用。整體上它們就像一個交響樂團,在建築師的指揮下,相互配合併奏出一曲完美的樂章。

智創TOP產城綜合體A區攝影:胡藝懷

Q5.

【青年建築】:舉例來說,有沒有哪一個項目在完成城市更新以後,城市活力會因此而被激發?

Peter Schubert: 在不少社區及周邊區域的設計中,「激發城市活力」正是目前很多城市設計所缺少的出發點,許多急於建造的建築都想要成為最亮眼的存在。但是建築不能只注重突出自我,而是要達成整體環境的協調和平衡,一些標誌性建築的周邊需要有框架建築作為支撐,比如音樂廳就應該是其周邊環境中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

再比如,嗶哩嗶哩新世代產業園和桃浦智創TOP產城綜合體,其空間設計的本質是集聚社區空間,並通過重新排序,形成和諧及有活力的空間關係。城市更新中需要創造的不僅是建築,還有和諧的社區空間和環境。

Grace Chen:桃浦鎮曾經是上海污染最嚴重的工業區,曾經有很多重污染的化工廠。桃浦智慧城整個片區的更新從一開始就置換了整個區域的土壤。整個城市設計從南部150 畝開始,延伸到桃浦中央公園旁邊4.2 平方公里,再延伸到公園東邊,最後才是每一個地塊的單體設計。如今的桃浦,你再也不會想到它曾經是一個重污染的重工業地區。

抖音集團後海中心

Q6.

【青年建築】:ennead在中國也有很多與科技企業相關的項目,這些項目是如何促進當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

Peter Schubert: 現代的高科技社區往往創造類似校園的氛圍感,讓人們在室內外都能享受到空間的樂趣。而ennead過去60年的教育建築實踐,為我們的高科技建築設計提供了足夠的參考經驗。建築體驗從建築入口開始,工作室、會議室以及展覽空間等,就組成序列空間。

現代高科技企業辦公環境,與校園環境類似,需要激發員工之間的平等共享,交流與合作,激發人對文化的思考與互動,幫助企業不斷實現探索和創新。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抖音集團後海中心,該項目設計的核心價值觀是創造信息交流與互動平台。作為抖音創新文化的重要一環,靈活的空間設計滿足各類不同工作模式和部門生長變化的需求。整座大樓提供了大量協作與技術研發的專用空間、鼓勵非正式聚會及支持創新靈感交流的綜合社交區域等,以適應企業內部各種不同的辦公和科研需求。

Q7.

【青年建築】:這些年,ennead參與了很多公共建築項目,您如何看待公共建築對於一座城市的意義?

Thomas Wong:ennead創造了我們認為重要的、能代表人類價值的建築。公共建築屬於城市裡的每一個人,一個好的公共建築,需要能代表城市和城市裡所有人的價值觀。這是公共建築的特性使然,上海天文館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但上海天文館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超出了人類範疇,是關乎宇宙中的一切。上海天文館的設計初衷和願景,是希望可以通過建築設計讓更多人了解和探索宇宙。其以流線感為主的造型,真實地反映了宇宙的幾何形態和天體運動的動態能量。

上海天文館外景 攝影:存在建築

Q8.

【青年建築】:上海天文館已經開館近兩年,深受參觀者的喜愛。這是一個進行了長達八年的項目,能介紹下這個項目的設計過程,理念以及亮點嗎?

Thomas Wong:設計上海天文館是一個全新探索的過程,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可以激發人們去了解宇宙的建築。與ennead的其他作品相比,上海天文館更加與眾不同,我們一開始並沒有先入為主的方向,而是基於很多與眾不同的創意和想法,並不斷地溝通與交流,最終完成了設計。

Grace Chen:公共建築會對城市產生特殊影響,其本身的意義會被放大。上海天文館作為一個公共建築,通過向公眾介紹宇宙,以及人與宇宙的關係這樣宏觀的概念,吸引人們從擁擠的城市中心走出來,去認識除了人類所創造的城市文明外,還有更為廣袤無垠的宇宙,這非常有意義和價值。

上海天文館 星軌 攝影:胡藝懷

Q9.

【青年建築】:請問在上海天文館的設計施工過程中,有哪些令人難忘的經歷或者挑戰?

Thomas Wong:上海天文館的設計進行了大量高強度的溝通工作,有很多人參與其中,來一起戰勝困難。建造過程也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採用了一些比較先進和有挑戰性的技術,比如超長跨度的大懸挑和倒轉穹頂的倒置玻璃張拉結構,建築師通常都在現場與施工團隊一起探討並解決。

Grace Chen:從管理角度來說,整個團隊的堅持非常重要,包括業主。正因為每一次溝通會上的堅持,如今的上海天文館才擁有這些令人心動的特質。幸運的是,我們的業主都非常支持我們的想法。

另外,天文館項目的成本控制很嚴格。與這個建築的複雜程度相比,比較有限的成本控制,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需要充分站在業主的出發點一起應對。

上海天文館 圓洞天窗和天象廳球體(球幕影院所在) 攝影:存在建築

Q10.

【青年建築】:歷史上,很多公共建築的拆除或更新都引起了爭議,您認為對於歷史建築的修繕與更新,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可以簡單舉例說明嗎?

Thomas Wong:城市不會靜止,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歷史公共建築的更新,除了保留原有建築特點以及固有價值, 還要思考如何給予這些歷史建築以新生,讓他們重新煥發活力。除了傳承和延續,歷史也需要不斷可持續地向前發展。

歷史建築應該考慮如何重新利用,而不僅僅是拆除了事。有許多偉大的城市都在重新利用歷史建築來實現新的功能,以此來提升歷史街區的豐富性。作為城市環境發展的一種方法,重新利用比拆除和建造更加可持續,尤其是地標性建築。已經破敗或過時的建築,並不意味著應該放棄,而是應該保留它們原有的特徵和用途,賓夕法尼亞車站被毀就是一次慘痛的教訓。

我們熱衷於在城市環境中去實踐我們城市更新和保護歷史建築的想法,例如我們的桃浦智創TOP產城綜合體、嗶哩嗶哩新世代產業園等項目。卡內基音樂廳是另一個例子,因為破舊不堪,缺乏投資和維修,在20世紀60年代幾乎被拆除。已故小提琴大師艾薩克·斯特恩(Isaac Stern)組織了一場運動,卡內基音樂廳得以保存下來。1986年,ennead創始合伙人詹姆斯·斯圖爾特·波爾謝克(James Stewart Polshek)先生非常幸運地獲得了翻新和修復卡內基音樂廳的委託,我也有幸參與了這個項目。

卡內基音樂廳修繕改造工程及新建贊克廳

Q11.

【青年建築】:您認為國外與國內的建築設計,包括綠色建築設計實踐在落實程度上有什麼不同。

Grace Chen:綠色建築並不是只停留在設計上,更重要的是實施與運營。首先,在設計目標的制定上,國內外已經基本一致,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推廣。從2014年開始,中國的所有項目都已要求綠色三星認證;再到現在,國內項目對綠色建築的要求,又有了非常大的飛躍。不同的是,一些其他國家已經把節能綠色建築的設計標準法規化,而國內目前還處於實行激勵機制的階段。另外,在實施及運營部分,包括對目標的監管,如何完善運營系統這一塊,也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在不斷縮小。ennead的建築實踐當中,也已經把可持續設計滲透到建築設計的每一個階段裡面,包括概念到落地實施。

Q12.

【青年建築】:ennead未來在中國有怎樣的規劃?能談談ennead的發展目標嗎?

Grace Chen:ennead的目標從來沒有變過,我們的DNA里更關注的,是怎麼把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城市的實踐帶到中國來。自成立以來,ennead的設計和實踐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是紮根在這個城市的。對於發展目標,我們整個事務所都是保持著一種謙遜的態度。

作為一個國際品牌在上海成立的辦公室,ennead吸引的是有國際化理念的本地的建築師,同時他們也非常了解中國文化,在實踐中他們能結合國際化和本土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價值。ennead一直也特別注重培養本土建築師的發展,尤其是吸引年輕建築師來與我們共同成長。我們的辦公文化及工作體驗,能夠通過他們持續輸出給更多人,從而給社區、給城市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就是意義所在。

上海辦公室大部分的建築師都是從年輕的建築師成長起來的,整個過程意義重大。對於如何激勵年輕建築師的成長,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懷有持續的、內在的熱情。我們未來的目標,是希望把我們團隊建立成一個更全面的、小而精的團隊。除了設計,也涵蓋應用計算、可持續設計、多媒體表達等領域。我們始終保持謙遜的態度,這與ennead的信念也保持一致——不是追求規模,而更多注重項目品質和團隊成長。

另外ennead也特別注重維護和業主的長期關係,不管在紐約還是在上海。我們與很多業主都合作了幾十年,我們希望在上海也是這樣,有些業主是從工作室成立之初一路支持我們,我們也特別感恩。

ennead上海辦公室

Q13.

【青年建築】:請問各位在工作之餘有什麼愛好嗎?您的愛好是否激發了您的創作靈感或激情?

Thomas Wong:我的生活比較特別,我們一家住在新澤西州一個200年歷史的農場裡。我們翻新了一個老農舍,我有一輛1953年的拖拉機,我們還僱傭了一位農夫來種植花草。穀倉里有一個木工房,可以舉辦聚會。這種生活很好地與自然建立了聯結。

我們在這裡住了22年,家裡的很多事都是我自己動手的,我擔任了木工、水管工、電工、油漆工等多重角色。除此之外,閒暇之餘我還會彈鋼琴。實際上,在接觸建築學之前,鋼琴就已經成為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並間接地啟發了我不少設計上的靈感。

上海天文館主創設計師Thomas Wong在自家農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1deb12ad9d2023d72bbe3daee44eb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