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看著很聰明哎。」
「哪裡哪裡」。
故作謙虛的爸媽,內心其實是這樣的:「別停下繼續夸,夸點具體的。」
結果,一個不說,一個不問,微笑而禮貌地告別後,爸媽表示這句誇獎如同隔靴撓癢,不得勁。
其實,要得勁也不難,據小南觀察,聰明的娃一般都有這些共性:
1、超級無敵小話癆。
一個問題翻來覆去問18遍,一個小時能問18個這種問題,老母親那點知識儲備壓根應付不了,內心有點崩潰:」小小年齡怎麼有這麼多十萬個為什麼?!」
呵呵,知道你小時候怎麼讓你爹媽頭疼了吧?
其實,聰明的寶寶才話癆——有更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更強的探索欲,還有一定的邏輯思維,並知道如何借力(藉助爸媽的能力),請耐心再耐心點(或者「禍水東引」到爸爸身上)。
2、愛抬槓。
你說東他偏說西,你說道理他挑刺……小兔崽子這是在挨打的邊緣瘋狂試探啊。
可能這個解釋會讓你好受些:聰明的孩子才抬槓——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和主見,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更強,還有點點懂家長心理的內味兒,長大後不容易人云亦云。只要不是原則性的抬槓,爸媽好好引導即可。
3、愛模仿。
你做啥他做啥,你說啥他說啥,甚至你不小心絆倒了他也故意歪歪扭扭躺地上衝著你咯咯咯笑。
好傢夥,這觀察能力可以啊——很多爸媽說,看到寶寶在模仿,才發現自己居然有這麼多地方沒做好,孩子真的是大人的一面鏡子,也切實感受到了「言傳身教」4個字的分量。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身作則,然後你會發現,孩子的觀察能力、認知能力越來越好了,大的小的齊頭並進。
4、察言觀色。
你高興還是不高興,豬隊友可能看不出來,但孩子一定會看出來——你高興時他作,你不高興時他乖巧(收斂)很多。
你性格是強勢還是軟弱,有原則還是牆頭草,自己可能定義不了,但孩子一定能總結出來——是可以得寸進尺,還是說哪些方面不能作死,他心裡有桿秤。
會察言觀色的孩子,觀察能力、總結歸納能力都會不錯,爸媽多和他們互動,並制定相應的家規即可(比如哪些事情是一定不能做的,讓孩子做事有分寸有底線)。
5、愛笑
明明也沒什麼喜事呀,孩子整天樂呵呵的,爸媽雖然不理解,但也高興——看著就喜慶,大家都喜歡,總比哭喪著臉好吧?
表面看,孩子是樂天派,深層看,孩子很聰明:因為笑得時候,大腦神經也受到了正面刺激,也跟著飛快轉動,愛笑的孩子頭腦更靈活。
6、記性好
可能是看過的繪本他能很快記下來,可能是去過的地方也能指出來,這些,當然是孩子記性好。
這類孩子的接受能力強,頭腦靈光,反應快、吸收也快,可能皮歸皮,但整體來說還是有天賦的。
爸媽要做的,就是從小給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你家孩子中了幾個?下次誇別人家孩子的時候,也知道怎麼夸到對方心坎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