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新縣 | 尋找「列寧號」——大山里藏著中國紅軍第一架飛機

2019-08-28     新縣網

大家都知道,中國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誕生於鄂豫皖蘇區。

1930年中國紅軍的第一架飛機「列寧號」在鄂豫皖蘇區橫空出世,在我們豫南新縣重獲新生,開始起飛作戰的。

「列寧號」飛機首航飛往固始、潢川等地偵察敵情,空投了四、五十捆革命標語、傳單,震動了豫南。1931年12月24日,「列寧號」在黃安城丟下兩枚炸彈,正炸中敵六十九師師長趙冠英的指揮部,配合紅四方面軍一舉攻克了黃安縣城,在中國革命史和空軍建軍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今年是建國70周年,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70周年。為迎接國慶及中國空軍70周年,

新縣自行車運動協會決定在2019年8月25實施尋找「列寧號」的騎行活動計劃,撩開「列寧號」的神秘面紗。

活動當天,新縣自行車運動協會的成員們積極響應和支持,早早地相聚博物館廣場。在列寧號展覽館合影留念,記錄和見證這一時刻。

合影后兵分二路,揭秘小分隊開始商討具體路線計劃,其他騎友都前往九龍潭情人谷。

揭秘小分隊成員共有7人組成,小分隊圍繞「列寧」線索,在多數人的睡夢中開始踏上征程。

七里坪中心烈士陵園

新縣自行車運動協會小分隊一行騎行來到了七里坪中心烈士陵園。

長勝街

隨後去了長勝街,這裡蘊藏著一個個紅色經典,傳承歷史革命故事,街中多處有「列寧」的痕跡。

「列寧小學」舊址

學習歷史知識,感受革命氣息。

然後小分隊沿著紅色教育旅遊公路,直奔黃站。

風景是美麗的,路途是曲折的,經歷第一次爆胎,也是尋找途中的一次考驗。

克服爆胎困難,小分隊繼續朝黃站前行,在秋陽的映照下,伴隨微風在公路車的帶領下一路狂奔,終於到達菜子窪。

菜子窪-竹竿河灘

1930年2月,一架國民黨軍用飛機在執行任務的返航途中,由於汽油燃盡,迷失航向而迫降竹竿河灘上,飛機迫降後,被紅軍繳獲了飛機,飛行員龍文光也同時被俘。

河灘現在還這麼迷人,也難怪龍文光當年迷失方向。

「列寧號」的處女灘前留影

二位用自行車來體驗當年「飛機降落」時的感覺。

看完列寧號誕生地之後,被故事感染的小分隊不顧正午11點多的高陽,迫不及待的翻山穿洞前往列寧號轉移的隱藏地卡房林家灣趕去。途中美景不斷,賞心悅目。


小分隊成員羅總 特長———多次騎過川藏線的老手

老陳 特點———方位感極強

小分隊成員小邱 個性———萌和酷

軍師 特點———智慧洒脫

謝老 特長———沉著幹練

小李 特色———帥的爆胎

小劉 特點———動力十足

居畈村

短暫的休整後,小分隊成員出發趕往「列寧號」隱藏、組裝、起飛之地林家灣,現在的居畈村。

當地老者個個熱情的為新縣自行車運動協會成員指路,七十六歲的長者興奮地告訴他們:當年飛機從湖北搬運到這裡組裝、起飛,投入戰鬥。

當年的「列寧號」修復、起飛,就是在這塊河地,從這裡飛向新集並投入戰鬥。

新集鎮航空局舊址

看完起飛舊址,小分隊從卡房開始騎向新集鎮航空局舊址。

從起飛地舊址—居畈村,經過近4小時的拼搏,在夜幕降臨之際,趕回了鄂豫皖軍委航空局舊址。

從繳獲、運輸、組裝、命名、起飛、退役,新縣自行車運動協會的小分隊一路探索追尋。170公里的路程,成員們雖疲憊,但收穫滿滿。

「列寧號」是中國紅軍第一架飛機,意義非凡;新縣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英雄輩出;我們是紅城子孫,應當自強。

重溫紅色歷史,傳承革命精神。永遠銘記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造的豐功偉績;永遠珍惜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和我們擁有的平靜生活。

(圖文/新縣自行車運動協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kUzpW0BMH2_cNUgA8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