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中外史學界無不公認,如果沒有伊莎貝拉敏銳的眼光,以及她的高瞻遠矚,哥倫布的冒險不可能會實現。同時如果沒有伊莎貝拉女王極為慷慨的資助與鼓勵,沒有她機敏,靈動的策略,也不會有哥倫布和西班牙的雙贏,更談不上日後西班牙的輝煌。
對於西班牙來說,哥倫布的貢獻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但是作為一個從義大利來的外鄉人,他的一切也是伊莎貝拉女王的恩賜。而哥倫布從始至終都把伊莎貝拉當作天使一樣看待,在女王病危之時,一向桀驁不馴的哥倫布寫信給兒子,讓他在義大利替自己祈禱,並且把自己的一切歸功於女王。
幸運的哥倫布
15世紀的葡萄牙已經成為世界航海的中心,當時葡萄牙國王也很欣賞哥倫布,不過在他看來哥倫布胃口太大,哥倫布不僅要擔任新發現土地的海軍司令,欽差大臣以及總督以外,而且還要求在殖民地擁有民事和刑事的裁判權,而且這些職位還必須是世襲的,但是他的計劃又充滿了不確定性,勝算的機率很低。
在遭到葡萄牙國王的拒絕之後,哥倫布來到了西班牙碰一下運氣。他無疑是幸運的,他在西班牙遇上了少有的英明之主伊莎貝拉。
1486年5月1日,哥倫布第一次見到伊莎貝拉,女王對哥倫布的第一印象也非常好,英姿颯爽的哥倫布,對航海有巨大的熱忱,雖然哥倫布的計劃模糊不清,而且耗資巨大,但是當時的西班牙百廢待興,並且與阿拉伯人的戰爭正在處於膠著狀態,他需要哥倫布繞道阿拉伯人的身後,找到阿拉伯人的敵人。
女王首先把哥倫布當作儲備人才來對待,她先是讓自己的委員會對哥倫布的計劃進行評估,在獲得認可之後,每年給哥倫布每年12000馬拉威德薪水,相當於最好水手的工資。雖然這樣的薪水並不奢華,但是足以保證哥倫布生活得衣食無憂。
哥倫布由於之前在葡萄牙碰壁,因此他並不相信女王委派的委員會,在他們過來檢查他航海計劃的時候,他顯得非常不積極,拿了一張幾年前的航海圖。因此在早期,哥倫布的航海計劃並沒有被委員會通過,他也過得鬱鬱寡歡,覺得自己無所事事。
女王發現哥倫布這種情況後,給他精神上的鼓勵,授予給倫布一項特權,只要是西班牙領土所有城市,所有人都要無條件接待哥倫布。這無疑給了哥倫布極大地鼓勵,他之後開始在西班牙尋找航海合伙人,畢竟航海需要一筆巨大的支出,女王的命令是他信用的基礎。
1486年到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一共待了6年,期間沒有人能夠詳細了解到哥倫布的計劃,甚至哥倫布自己都不確定是否能夠成功。其實女王也是憑藉直覺相信哥倫布,對哥倫布的計劃沒有充分的把握。
雖然伊莎貝拉不了解哥倫布的詳細計劃,但是她十分看重士氣,無論是重大戰役,還是處理內部糾紛,她都會看重事情的正當性,以及個人所體現出來的熱情。
如何駕馭哥倫布
她也了解航海家冒著巨大的風險去探險,都是為了那個東方寶藏,而且哥倫布對於自己的要價標準也從來不降低,始終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雖然口頭上表示對天主教的忠誠,要遠播基督教的種子,但是內心始終看重的只有金錢與財富。
面對桀驁不馴,利慾薰心的哥倫布,女王明確要求,此次航行的目的是為了傳播天主教,其次的目的才是海外擴張。當時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採取的是長子繼承制,封建貴族除了長子之外,都沒有財產的繼承權,因此其他的貴族子弟,希望在海外擴張的時候,能夠在海外獲得土地。
伊莎貝拉的丈夫斐迪南國王非常討厭哥倫布的獅子大開口,女王雖然也討厭哥倫布的貪婪,但是她沒有因為哥倫布的漫天要價而輕視他。她從國庫撥巨款支持他的航海,甚至還賣掉了自己的一部分珠寶,正是因為女王的奉獻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哥倫布才把女王當作偶像來崇拜。
1492年哥倫布拿到了女王簽署的任命文件,前往盧西亞地區籌備後勤物資,但是卻在地方處處碰釘子,當時西班牙貴族對待國王的命令向來都是,遵從不遵守。女王嚴詞苛責地方官員,同時大力追加後勤保障。
在哥倫布即將出發的時候,伊莎貝拉還將哥倫布的長子追封為少年侍衛,這個職位通常只有王室血統之人才能獲得。
航海歸來後的哥倫布
哥倫布在首次穿越大西洋歸來之後,伊莎貝拉給予哥倫布最高規格的接待,她和丈夫同時去接哥倫布,而且在接見哥倫布的時候,還賜給他一個坐凳,讓哥倫布與他們並坐。同時授權哥倫布可以在自己的劍上,刻城堡和獅子的標記,這些都是皇家才擁有的權利。
但是哥倫布在首次航行之後,個人英雄主義色彩越來越重,其桀驁不馴的個性愈加明顯。於是女王委派自己的親信豐塞卡負責哥倫布的軍務,當豐塞卡與哥倫布處理不好彼此關係的時候,女王總是訓誡豐塞卡,當她獲知哥倫布的忠誠的時候,才把軍事指揮權下放給哥倫布。
女王非常明確地把探險的戰略權限握在自己的手上,探險以及殖民的人數、裝備規模、日用品、軍需品的配給範圍尤其是哥倫布孜孜以求的經營收益的分割比例等,均由女王規定,因為這關乎國家的財政支配體系。
為了追求黃金,哥倫布不止一次向女王提出要求,把印第安人變為奴隸,以此保證商業上最大利益,但是女王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哥倫布的要求。同時她要求哥倫布應該幫助土著人,和當地人一起開發財富,應該保護他們免受欺凌與暴行。
女王希望用宗教征服,而哥倫布則通過大棒,因此哥倫布建議先抓一批印第安人去西班牙接受教化,以此來作為基督教推廣的初始信徒,而女王則不厭其煩要求哥倫布,要有耐心去教化那些居民。可是這依然不能阻止哥倫布在美洲犯下的罪行,如果沒有女王勸導,哥倫布在美洲會更加殘忍。
伊莎貝拉女王在用人上的放手用人,用人所長,在駕馭哥倫布時有充分的表現。女性領導者一般注重下屬的道德人品,女王作為虔誠的基督徒,其個人的道德品質幾臻於完美,卻以足夠的涵養包容了哥倫布私德上的欠缺。從工作的方式上看,與男性領導者的專橫不同,女王的領導風格具有柔性化的女性關懷色彩,這種關懷方式極大地激勵了哥倫布。
對於哥倫布來說,女王既是工作場中高高在上的領導者,同時又是職場之外的朋友。因此,無論周圍人向哥倫布潑了多少髒水,哥倫布對於女王始終滿懷信任。很難想像,如果哥倫布沒有遇到伊莎貝拉這樣的女王,他的冒險之旅還要再等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