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魔9 Pro+首發評測:是遊戲神器、也是硬核科技旗艦

2023-11-23     三易生活

原標題:紅魔9 Pro+首發評測:是遊戲神器、也是硬核科技旗艦

【【【前言:最硬核的遊戲手機,再一次換代登場】】】

對於如今的手機市場來說,在提到「硬核遊戲手機」時,絕大多數朋友會想到的唯一答案,可能就是紅魔了。

初代紅魔遊戲手機

其實這並不奇怪,畢竟一方面來說,作為國內遊戲手機市場最早的開創者之一,紅魔首創了包括風冷散熱、風冷快充、「競技鍵」、獨立肩鍵在內的一系列硬核遊戲手機功能。再加上機內一系列專業的遊戲輔助功能,只要用過的都知道,那體驗和「開掛」也沒啥兩樣了。

紅魔7 Pro在遊戲手機當中首發UDC屏下顯示

另一方面,關注紅魔遊戲手機的朋友都知道,自從紅魔7 Pro大膽用上UDC屏下攝像頭之後,這種能夠帶來超高屏占比和完整可視面積的技術,更是成為了紅魔在整個市場的招牌賣點。

紅魔8 Pro

特別是再加上最近這兩代產品愈發科幻簡潔的外觀,以及偏向「全能」的功能設計後,紅魔的影響力甚至已經超脫了單純「硬核遊戲手機」的範疇,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視為智慧型手機「未來旗艦」的典型代表。

那麼問題就來了,對於如今的紅魔來說,他們最新的旗艦機型在性能、遊戲方面到底有多「硬核」,其應對日常使用時又是否能有旗艦級的體驗呢?這就要由我們此次的評測對象,紅魔9 Pro+來解答了。

【【【外觀:氘鋒透明設計,純平攝像頭不簡單】】】

此次我們拿到的,是「氘鋒透明銀翼」版本的紅魔9 Pro+。不得不說,自從多年前開啟「氘鋒透明」這一設計風格後,紅魔在這種透明背蓋的設計探索上就一直很有自己的想法。

一方面可以看到,在紅魔9 Pro+的機背上,透明玻璃背蓋下方分布著基本可以算是「兩段式」的飾片。上半部分紋理較為密集,標示著驍龍8 Gen3的Logo,以及代表著型號的「09」字樣,對應的就是下方SoC位於的主板區域。

而機背下半部分面積更大的飾板紋理則相對簡潔,分布著品牌LOGO、象徵著透明版的「氘」字,以及「Win More Games」的slogan。

從另一方面來說,在這兩塊飾板上,紅魔的設計師其實還隱藏了相當多的細節。

比如說,可以看到不少位於飾板上的螺絲。這些螺絲可不僅僅是機身結構的固定件,它們本身在材質上也非常特別,每一顆更是都使用了鍍銀處理,因此才會看起來格外的閃亮。

又比如在機背頂部,可以看到一圈線圈圍繞著「09」字樣。這裡的09自然代表著紅魔9 Pro+的型號,但除此之外,這圈線圈也並非完全是裝飾,因為它確實明示了其所具備的NFC功能。

都說到了這個部分,想必大家也注意到了,紅魔9 Pro+此次的後攝模組採用了完全不凸起的設計。

平心而論,這並不容易。一方面因為它此次使用的GN5+JN1後攝組合,在模組體型上其實並不見得小,因此要做到完全不凸起,是很考驗內部結構堆疊設計水平的。此外這也得虧紅魔方面專門定製了既堅韌、還具備超高透明度的背板玻璃,才使得這種「純平」的後攝設計得以實現。

【【【外觀:招牌屏下前攝,這就是完美全面屏】】】

看完了機背,我們來看看紅魔9 Pro+的其他外觀細節。

首先在機身側面,紅魔9 Pro+使用了相當方正的直板中框造型。但與其他機型相比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一個貫穿機身左右的風道開口,這便是紅魔9 Pro+內置主動散熱風道的所在了。

值得一提的是,它這次在後蓋和中框上也都留出了能直接看到風扇的鏤空區域。但是與過去幾代機型相比,紅魔9 Pro+的風扇這次增加了可自定義的RGB燈。

同時在機身肩部,紅魔9 Pro+的一對觸控式肩鍵也改用了面積更大的設計,其540Hz的採樣率依然是業界最高,並且在肩鍵內部也加入了背光元素。

在此基礎上,紅魔9 Pro+的電源鍵造型也發生了改變,調整為更具機械質感的圓形設計。不過大紅色的「競技鍵」依然還是延續了經典的設計,輕輕一撥就能進入專門的「遊戲空間」。

最後在機身正面,便是紅魔9 Pro+依然招牌的第五代屏下「超競全面屏」了。

根據官方公布的技術資料顯示,這塊螢幕使用了京東方Q9+發光材料。尺寸為6.8英寸、解析度是2480*1116,支持120Hz高刷和10bit色深,同時還具備最高1600nit的峰值亮度。

可以對屏下攝像頭區域進行單獨的顯示效果調整

比起這些參數,基於UDC Pro晶片驅動的屏下攝像顯示技術,以及新的1600萬像素屏下攝像頭,顯然會是更多朋友關注的亮點。

從實際觀感來看,紅魔9 Pro+的屏下攝像頭區域比前代更小,視覺上的一體感也有顯著增強。再加上本身超窄的邊框,使得其螢幕觀感不僅「完完整整」,如同握著一整塊屏的視覺衝擊力更是相當強。

【【【性能:第三代驍龍8領銜,主動散熱很逆天】】】

作為一款2023年年底發布的新款硬核遊戲手機,紅魔9 Pro+在硬體配置上自然沒什麼懸念。

一方面,它全系使用了第三代驍龍8平台,並提供最高24GB+1TB的LPDDR5X-8533內存和UFS4.0快閃記憶體組合。

但另一方面,與普通旗艦機型相比,紅魔9 Pro+在性能上的「硬核」之處,還在於它內置了多達10層的「ICE13魔冷散熱」系統,特別是用上了一塊面積高達10182平方毫米的超大VC均熱板,為當前行業中的最大尺寸。

在這樣的基礎上,貫穿機身的銅+鋁材質內置風道,以及22000轉/分鐘的LCP液晶聚合物風扇,更是賦予了紅魔9 Pro+當前行業唯一,可主動將熱量「排出」機身,而非僅靠機背、中框被動散熱的能力。

那麼在如此強勁散熱系統的支撐下,紅魔9 Pro+的性能表現又會如何呢?

從我們的實測來看,僅16GB+512GB配置的紅魔9 Pro+,在常溫條件下就已經可以跑出超過226萬分的綜合成績。 同時從安兔兔評測內置的快閃記憶體測速結果來看, 紅魔9 Pro+的UFS4.0快閃記憶體也能跑到4000MB/s上下的持續讀寫速度,確實是目前最高的快閃記憶體性能等級。

【【【遊戲:內置大量「外掛」,實測幀率全能跑滿】】】

跑分高對於紅魔9 Pro+而言老實說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相信對於絕大多數朋友來說,大家更關心的還是它在實際遊戲中的體驗和性能表現。

首先,作為一款「硬核遊戲手機」,紅魔9 Pro+理所當然提供了比市面上任何性能向機型都強大的「遊戲中心」。

可以在這裡查閱遊戲攻略、設置遊戲宏按鍵。

還能很方便地通過遊戲投屏和鍵鼠映射功能實現「手機變主機」,在大屏上享受遊戲。

當然,得益於硬體性能的進步,紅魔9 Pro+能夠提供的遊戲輔助插件數量也進一步攀升。尤其是新的「AI觸發器」,可以基於端側AI自動識別遊戲畫面上的細節變化(比如彈夾剩餘的子彈情況),進行條件性的操作觸發(比如自動上彈)。老實說,這可比準星輔助、狩獵模式之類的功能還要更接近「作弊」。

《使命召喚手游》 平均幀率120.8 平均功耗4331.8mW

《王者榮耀》 平均幀率120.9 平均功耗3324.2mW

《天諭》 平均幀率59.3 平均功耗6536.2mW

《原神》 平均幀率60.2 平均功耗5526.3mW

《崩壞·星穹鐵道》 平均幀率59.8 平均功耗6658.4mW

在實際的遊戲測試中,紅魔9 Pro+的表現更是毫不令人意外。幾乎在所有的參測遊戲中,它都能在最高畫質的前提下將幀率穩定跑滿。同時功耗數據也表明,它並非無腦「拉滿」性能,而是在優秀散熱的前提下,做到了更加激進、但並不過分的調度。

儘管「僅僅是」一款硬核遊戲手機,但憑藉著內置的「X引力平台2.0」,紅魔9 Pro+在客觀上也打破了手機遊戲與主機遊戲、PC遊戲之間的界限。

一方面,「X引力平台」使得手機可以更方便地連接手柄、鍵鼠、顯示器等外設,並且還提供了大量遊戲的按鍵適配方案,玩家不需要自己折騰就能確保外設與遊戲的兼容性。比如在我們給紅魔9 Pro+接上此次同步推出的紅魔影刃2遊戲手柄後,它的各種快捷鍵和搖杆就已經可以自動對應手機和遊戲里的相應功能了。

另一方面,「X引力平台」的作用不只是讓手機獲得便利的操作體驗,同時還打通了包括PC和主機雲遊戲、手機投屏遊戲在內的一系列服務。通過這樣的一個平台,紅魔方面也相當於給玩家提供了一個更便利、可以在手機上享受更多種類遊戲的途徑,從而大幅擴展了紅魔9 Pro+作為「遊戲設備」的適用面,而不僅僅將其限制在「手機遊戲」這個圈子裡。

【【【充電:165W快充+5500mAh電池,實測16分鐘充滿】】】

眾所周知,對於如今的智慧型手機來說,超高功率快充往往與大容量電池存在互斥關係。當然,這在技術上是講得通的,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又有誰不想手機既有超快充、又有大電池呢?

很顯然,紅魔是懂得玩家這種需求的。所以在這一代的紅魔9 Pro系列上,他們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擇。也就是6500mAh超大容量電池搭配80W快充的紅魔9 Pro,以及5500mAh電池搭配165W超快充的紅魔9 Pro+。

那麼,紅魔9 Pro+的實際充電錶現如何呢?為了測試這一點,我們先將它的電量消耗到僅剩1%,並將其冷卻到與室溫環境持平,之後再使用原裝的充電頭和線材對其開始充電測試。

可以看到,紅魔9 Pro+的充電策略非常符合我們對於「硬核遊戲手機」的期待。也就是說,它會傾向於從一開始就優先以最高的功率進行「快速補電」,僅用6分鐘就充入了46%的電量。

雖然紅魔9 Pro+的前期充電速度極為驚人,但這似乎並不意味著它在後段會有明顯的「涓流」現象。事實上,我們手頭這台紅魔9 Pro+從第10分鐘到15分鐘的充電速度,幾乎與它在第5到第10分鐘期間的充電速度一樣快。

最終,我們手頭上配備了5500mAh電池+165W快充的紅魔9 Pro+,僅僅只使用了16分鐘就完成了從1%到100%的充電過程。很顯然,這得益於新一代電池材質,以及新的電源管理晶片和算法的進步。不過除此之外,紅魔9 Pro+所特有、能在充電過程中主動散熱的內置風扇,作用也不容小覷。

【【【影像:雙5000萬像素配置,可玩性意外的很高】】】

大家都知道,很多玩家喜歡把「遊戲手機不需要拍照」掛在嘴邊,仿佛對於遊戲手機來說,「拍照做得好」反而是什麼錯誤一樣。

不過很顯然紅魔方面並不這樣認為,此次在紅魔9 Pro+上,儘管後攝模組史無前例地完全「做平」了,但它的影像設計實際上一點也不差。

樣張:樓房 ISO100 14mm f2.2 0.0001s

樣張:樓房 ISO100 24mm f1.88 0.0008s

樣張:樓房 ISO100 45mm f1.88 0.0007s

樣張:樓房 ISO100 120mm f1.88 0.0007s

一方面,紅魔9 Pro+的後攝使用了一顆5000萬像素的GN5作為廣角主攝,並搭配了同樣5000萬像素的JN1超廣角。從實拍樣張來看,這使得它實際上具備了至少從超廣角到5倍左右長焦的可用焦段,在基本變焦能力上,並不輸給大多數非遊戲向的機型。

另一方面在軟體上,紅魔9 Pro+更是繼承、並且發揚了招牌的「相機家族」,具備甚至遠超許多影像向機型的功能和玩法。

樣張:花 ISO400 45mm f1.88 0.001s

比如說,它可以應對日常的微距拍攝需求

樣張:貓 ISO166 33mm f6.3 0.01s

又比如得益於GN5的特性,紅魔9 Pro+的對焦速度和抓拍體驗也不差

樣張:人像 ISO100 33mm f6.3 0.006s

樣張:人像 ISO100 33mm f6.3 0.006s

人像模式的成像表現,顯然也可圈可點。

樣張:街景 ISO100 24mm f1.88 0.006s

樣張:街景 ISO100 24mm f1.88 0.002s

單色取色模式和素描相機模式,用好了趣味性也很足。

樣張:雕塑 ISO100 24mm f1.88 0.02s

樣張:燈 ISO100 24mm f1.88 0.02s

到了夜間場景,紅魔9 Pro+的算法也足夠「現代化」。它的噪點抑制效果不差,同時也會合理地保留光源的氛圍感,不會過分抑制高光。

此外,紅魔9 Pro+還提供了種類繁多的星空創意濾鏡。可以藉助內置的星圖,一鍵拍攝星軌、星座等等創意招片,也能像我們這樣利用機內的AI處理,生成夢幻的夜景「換天」效果,可謂是趣味十足。

【【【總結:依然是遊戲神器,但也更具現實魅力】】】

早在差不多一個月前、也就是第三代驍龍8剛剛發布時,當時網絡上就已經出現了很多「等等看紅魔9」的聲音。這並不奇怪,畢竟一方面來說,紅魔作為當前行業中獨樹一幟的遊戲手機產品線,誰都知道它有招牌式的散熱體系,在性能釋放、遊戲表現上註定優勢巨大。

另一方面,大家也都對紅魔近年來在「全面屏」技術,在手機極致外觀設計上的努力有目共睹,並將其公認為值得期待的科技潮品。

不過在測過、用過紅魔9 Pro+之後我們發現,它當然在造型、性能、遊戲表現上堪稱當前最強的水平。但除此之外,它也有了更多的日常實用價值。

比如說它的影像設計並不只是「無凸起」,而且實際的解析力也完全夠用,功能玩法更是豐富到無以復加。

又比如說,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它現在也提供了NFC、支持門禁卡和公交卡功能,甚至還加上了紅外遙控。

除此之外,這款機型現在既有超大容量電池、又有超高功率快充。也就是說,既能一玩一整天,又能只需短短一刻鐘就「回血」。

最後,它所搭載的Redmagic OS 9不僅動畫效果大為改善,而且依然延續了幾乎無廣告、無推送的特性。

結合以上這些特性後,紅魔9 Pro+甚至早已不僅限於「遊戲玩家」的夢幻競技裝備,同時也可以說是一款適合日常使用的科技旗艦。甚至考慮到其性能足夠、內存夠大、系統廣告還特別少的特性,真要拿去當「養老」機型,又有何不可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f5b41887a2bc7adb220e21dab6308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