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只有我們身體重量的2%,但它需要的能量卻占全身的20%。為保證我們的大腦有足夠的能量,三條腦動脈會不斷地向大腦輸送氧氣和能量。如果其中一條動脈稍微停頓一下,就會讓大腦細胞缺少能量,這就是「中風」了。從20%的能量比例可以看出,為了確保大腦正常運行。我們每天進食所攝取的熱量首先都提供給了大腦。如果你採用嚴苛的節食方法來減肥,那第一受損的就是你的大腦。
【想聰明,要知道】
【有問】大腦是怎樣感知餓和飽的?
【必答】人會感覺到餓,是身體的「食慾刺激素」在發揮作用。這個激素的作用,打個比方,它就像是一個信息快遞員。當我們身體的能量不足時,血糖就會降低,這時胃和腸道就會分泌「食慾刺激素」。然後,食慾刺激素就會像快遞員一樣,把「是時候要需要補充能量了」這個信息傳遞給大腦。大腦接收到這個信息,我們就感覺到了「餓了」。同樣地,當我們吃飽了,也會有另一個信息快遞員來提醒我們別再吃了。它的名字 叫「瘦素」,作用就是傳遞身體吃飽的信號。當我們進食之後,身體中的血糖濃度就會上升,這時脂肪細胞就會分泌出「瘦素」,對大腦說「夠了!飽了!」。大腦就會抑制我們的食慾,停止進食。平時保持運動的習慣,對身體激素的正常分泌幫助很大。
【有問】腦袋越大就代表越聰明嗎?
【必答】小時候你一定聽過這句話:「這個孩子腦袋真大,肯定聰明啊!」難道腦袋越大就代表越聰明嗎?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判斷一個人聰明的程度,不能看腦袋的大小,還有很多因素。我們平常說的聰明,指的是許多種不同的能力,比如說記憶力,空間感,計算能力,還有推理能力等等。每一種能力都是由大腦中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神經細胞控制的。所以,要想知道一個人聰不聰明,光看腦袋的大小是不夠的,還要看腦袋裡頭精細的結構。就像是電腦並不是塊頭越大,功能就越強,還要看裡面每個零件的性能。
不過,腦袋的大小和聰明程度確實有一定的關係。這個腦袋說的可不是頭的大小,而是頭裡面的腦容量的大小。300萬年來,人類的大腦越長越大,越來越複雜,也越變越聰明。科學家發現,當人類的大腦達到一定的大小,複雜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擁有語言、邏輯等等更高級的智慧。但是,在最近幾十萬年,人類的大腦就沒有再明顯增大了。因為大腦的增大有好處,也有壞處。最明顯的就是,大腦實在是太耗能了。它只占體重的2%,卻消耗著全身20%的能量。而且,胎兒的腦袋越大,母親把寶寶生出來就越困難,小嬰兒也越危險,這些都是人類變聰明的代價。
【有問】平時說的頭痛是大腦在痛嗎?
【必答】頭痛的滋味可不好受。不過頭痛到底是哪裡在痛呢?難道是我們的大腦?大腦是人體的最高指揮官,它通過遍布我們身體的神經系統發出指令,同時,也接收來自身體的所有信號,比如飢餓、疼痛、疲憊等等。但是,雖然我們的大腦能察覺到身體各個部位的疼痛,但大腦本身卻是沒有痛感的。既然大腦感受不到痛,那我們平常說的頭痛又是哪裡在痛呢?那就需要了解一下頭部的構造了。頭部,由里到外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最裡面的第一層就是「大腦」;第二層是在大腦外面包裹著的「腦膜」;第三層是「頭骨」;最外面的第四層就是「頭皮」。
接收和發出信號的神經系統是從第二層腦膜開始往外層分布的,大腦中沒有神經系統,不會有痛覺。而頭痛的信號主要在第二層的「腦膜」和第四層的「頭皮」這兩個位置上,當這兩個位置的神經系統受刺激時你就會感到痛。普通的頭痛一般都只在頭皮層面,例如,一不小心撞到了頭,頭皮就會痛。普通的頭痛都只是很快就會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嚴重的頭痛都在第二層腦膜上。如果大腦出現了嚴重的疾病,就會腫起來,進而會壓迫到包裹在大腦周圍的腦膜,腦膜受到了擠壓,就會產生劇烈的痛感,必須立即去醫院進行治療。
【有問】大腦竟然是在睡覺時候洗澡的?
【必答】沒錯!只要人在睡眠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才會洗澡,清潔自己,恢復活力。你可能會奇怪:大腦明明是藏在腦殼裡面,又不會落灰,為什麼需要潔凈自己呢?你不妨把大腦想像成電腦或手機,它在持續運動中會變得越來越慢,時不時需要重啟一下,清理垃圾。
我們的大腦在日常清醒狀態使用中,會不斷產生一種叫β-澱粉樣蛋白的垃圾,當這種垃圾在大腦里堆積過多時,人就會得老年痴呆症。大腦給自己洗澡,要清潔的就是這類垃圾。大腦洗澡用的需要的是一種叫「腦脊液」的清潔劑。科學家發現,當人的意識消失,處於睡眠狀態時,大腦才會開啟「清潔模式」,大腦里的血液每隔幾十秒鐘就會大量湧入,清潔劑「腦脊液」會隨之流進大腦里,把留給空間填滿。當腦脊液流出大腦時,就會把髒東西清洗掉。就像是我們漱口時,先含進一大口水,清洗完口腔後再吐出來。這樣重複數次,口腔就沖洗乾淨了。這就是大腦洗澡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