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化加速滲透,車載通信變革者裕太微登陸A股

2023-02-10     梧桐樹下V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電動汽車行業迎來拐點,全球滲透率首次突破10%。伴隨著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車)滲透率提升,汽車智能化配置的滲透率也將進入高速成長通道,越來越多的汽車需要配備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VI)以及無人駕駛技術相關的感知系統。

這些系統會產生龐大的數據採集和傳輸需求,以一台配備有五個雷達傳感器和兩個視頻系統的車輛(加上額外的其他測量值)為例,在採集和存儲期間,需要管理大約1GByte/s的海量數據。這顯然是只有10M通信承載量的CAN總線無法滿足的,也正是因此,車內通信架構正在不斷升級,能承載百兆、千兆乃至萬兆的乙太網正是重點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專業從事乙太網物理層晶片的裕太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515 簡稱:裕太微)於2月10日成功在科創板上市。作為目前大陸極少數具備乙太網物理層晶片量產能力的廠商,裕太微一直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公司發展階段曾獲得多個頭部投資機構青睞,本次成功上市,也體現出二級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期待。

自研產品打破境外壟斷,

聚焦車載乙太網晶片乘勢而起

按網絡的作用範圍,計算機網絡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乙太網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區域網,被認為是當今網際網路的基礎。按傳輸速率分為標準的乙太網(10Mbit/s)、快速乙太網(100Mbit/s)和千兆乙太網(1000Mbit/s)、10G(10Gbit/s)乙太網。乙太網基於OSI模型建立,該模型共分為7層,其中物理層是OSI網絡模型的最底層,PHY晶片就工作於此,是乙太網這個基礎的核心,也是技術門檻最高的一層。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汽車電子產品數量逐年增加,在ADAS和車聯網的發展勢頭下,現存的車載網絡架構亟待變革。乙太網在車載通信系統領域的應用不僅能夠支持較高的速率傳輸,具有大帶寬、低延時、低電磁干擾等優點,而且對鏈路連接形式有歸一性,使整車連結種類降低、成本降低,可廣泛應用於娛樂、ADAS、車聯網等系統中,因此車載乙太網有望逐步取代傳統總線技術,成為下一代車載網絡架構。

2017年,為了實現國內乙太網晶片領域的進一步突破,歐陽宇飛和史清創立了裕太微,公司以乙太網物理層晶片作為市場切入點,並於2019年瞄準境內車載乙太網晶片的市場空白,率先推出應用於汽車內通信的乙太網物理層晶片產品「車載百兆乙太網物理層晶片」,成為境內首家通過OPEN Alliance IOP認證的企業,自主研發的車載百兆乙太網物理層晶片瞄準目前新興的車載乙太網市場,已通過AEC-Q100 Grade 1車規認證和C&S國際認證,在技術實力上處於國內領先位置。

同時,裕太微也向市場推出多款經典的乙太網物理層晶片產品,其中公司開發的千兆物理層晶片在產品性能和技術指標上基本實現對博通、美滿電子和瑞昱同類產品的替代,在2021年成功實現了大規模銷售,並進入普聯、盛科通信、新華三、匯川技術、諾瓦星雲等國內眾多知名企業的供應鏈體系,打入被國際巨頭長期主導的市場。

加碼研發追趕頭部企業,

近3年營收翻12倍成長性突出

不過就行業競爭格局來看,乙太網PHY晶片市場集中度較高,少數廠商掌握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數據,美國博通、美滿電子、德州儀器、高通、微芯和中國台灣瑞昱這幾家巨頭占據全球超過90%的市場份額。

車載乙太網PHY晶片上,美滿、博通、瑞昱、TI和NXP五家企業幾乎占據了車載全部的市場份額。這些家廠商經過多年發展,憑藉資金、技術、客戶資源、品牌等方面的積累,形成了巨大的領先優勢,尤其是博通、美滿和瑞昱。

我國乙太網物理層晶片自給率極低、下游廠商使用的乙太網物理層晶片都高度依賴境外進口。作為目前境內極少數實現乙太網物理層晶片自主可控且具備量產能力的廠商,裕太微能夠成功實現破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長期以來對技術的鑽研。

裕太微採取與高通、博通等世界集成電路龍頭公司相同的Fabless經營模式,由於乙太網物理層晶片是一個複雜的數模混合晶片系統,公司建立了模擬設計部、算法設計部、數字後端部、數字設計部、硬體設計部、方案測試部等各個研發分部門,各團隊之間高效協同,形成了一套極具競爭力的產品研發流程體系,而這套極具競爭力的研發流程體系,不僅保證了裕太微技術研發體系的一致性,也為客戶的新需求能迅速落地起到了良好的保證作用。

此外,裕太微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2年6月,公司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後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904.81萬元、3,094.92萬元、6,376.14萬元和5,073.3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436.26%、238.98%、25.09%和26.45%,遠超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支出比例要求,甚至在行業內如此比例也屬罕見。

憑藉優異的研發實力,裕太微自2019年起開始實現規模化應用,並推出YT8510C、YT8531SC、YT8521SH等二十餘款晶片,覆蓋消費級、工規級、車規級等不同性能等級以及百兆、千兆和千兆以上等不同傳輸速率,應用範圍涵蓋信息通訊、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監控設備、工業控制等眾多市場領域,可滿足不同客戶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

裕太微也因此獲得了「2021年江蘇省工業企業質量信用A級企業」「江蘇省高新技術培育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被認定為蘇州市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與中國信通院、新華三等數家國內知名機構合作制定特種乙太網通信標準。

憑藉突出的技術實力及產品競爭力,裕太微僅成立5年,在全球乙太網物理層市場占有率已達到 2%,有效填補了大陸乙太網物理層晶片市場的空白。

從營收方面來看,公司2019年至2022年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32.62萬元、1,295.08萬元、25,408.61萬元及19,178.95萬元,最近三年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84.15%,展現出了強勁的成長能力。

萬物互聯下乙太網晶片加速放量,

持續完善產品線提升市場競爭力

當前,世界各國正在經歷著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的轉型,數字經濟的全面爆發使得網絡傳輸晶片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乙太網通信已成為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性基礎設施;並且5G及WIFI6等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也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乙太網技術的發展和更新。

從下游需求來看,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催生出龐大數據傳輸需求,不僅用戶對企業、服務提供商和家庭網絡的傳輸數據量呈幾何倍增長,高清攝像頭、語音採集等終端設備聯網增多也使得數據量不斷上升,圖像視頻處理、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數據傳輸量巨大,均急需快速、高效、可靠、穩定的網絡傳輸作為基礎。

根據IDC預測,全球AloT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約2,260億美元上升2022年的約4,820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達28.65%;萬物互聯數據規模將從2019年的約13.6ZB上升至2025年的79.4ZB。

乙太網作為應用最廣泛的區域網傳輸技術,在傳輸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數據傳輸量不斷攀升,其應用將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擴展,同時也將推動乙太網埠性能的持續提升。

除此之外,汽車電子電器網絡架構演進方向也預示著乙太網將替代CAN成為高速主幹網,車載網絡轉向域控制和集中控制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總線也需要往高帶寬方向發展。目前博世、采埃孚等紛紛提出下一代網絡架構,特斯拉在Model 3和Model Y中已採用域控制結構。架構的改變和自動駕駛傳感器帶來的大量數據處理需求,都使得帶寬成為下一代汽車網絡技術的關鍵。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預測,2022年至2025年,全球乙太網物理層晶片市場規模預計保持25%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2025年全球乙太網物理層晶片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億元。

雖然市場如此龐大,但面對頭部競爭者,裕太微仍需保持高水準的研發能力才能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本次上市裕太微擬募集資金130,000.00萬元,主要用於車載乙太網晶片開發與產業化、網通乙太網晶片開發與產業化和研發中心建設三個項目。

募資項目除了進一步強化在車載領域的布局外,也旨在提升研發實力和實驗檢測能力,推出更高質量、更高穩定性、更高速率的乙太網物理層晶片產品、多口交換晶片和網卡晶片產品,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生態以滿足電信、工業、數通、消費等各領域客戶的乙太網通信晶片需求,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未來隨著上市資金的募集到位,裕太微的研發能力、研發投入以及持續創新能力有望再上一個台階,助推裕太微成長為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高速有線通信晶片供應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ec409dd532448644fedd60e436f1c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