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有天晚上,我早早地陪著女兒上床睡覺了,她說睡不著。於是我就建議,把你們學校的趣事分享給我聽聽吧。
我們以前經常這樣夜聊,在黑夜的掩飾下,女兒什麼貼心話都和我說,我是她最引以為傲的知心朋友。
說完一些學校的事後,我們聊到了一個她們班上的男生,為了方便稱呼,化名小豪。女兒忽然就不好意思地說:「媽媽,我有一個小秘密想告訴你,但不知怎麼和你說。」
我無限期待地說:「什麼秘密啊,如果你覺得困惑,不如說出來我幫你分析分析。」
然後女兒就扭扭捏捏半天才擠出幾個字說:「小豪他喜歡我。」
我想一個才四年級的女生知道什麼叫喜歡,就故意說:「你最近表現是不錯,老師喜歡你,同學喜歡你都很正常。」
女兒又扭扭捏捏半天才說:「不是那樣的,班上小傑和小豪關係很要好,小豪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小傑,小傑最近和我同桌,就告訴了我,當時還有一個女生也聽到了。」
我小心地問:「那小傑怎麼和你說的?」
女兒非常難為情地說:「小傑告訴我,小豪和他說他喜歡我,一定要娶我做老婆。」
我故意說:「別人鬧著玩,你還當真?而且也許是小傑胡說的。」
女兒說:「小傑說的時候,小豪也在場,他非常不好意思,並試圖拿手堵住小傑的嘴,只是失敗了。而且,他還每次上體育課時都殷勤地幫我拿水杯,平時對我也不錯,總喜歡找我玩。我們班上的男生喜歡女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喜歡但要面子,什麼都不敢說,就故意扯女生辮子,逗她生生小氣;還有一種喜歡就比較明顯,讓同學代替表白或者寫紙條表白,還總是幫她,小豪就屬於後者。」
天啦,現在小學生的世界到底有多豐富。我在心裡暗暗驚訝,但表面還是風平浪靜地問女兒:「哦,那你覺得小豪怎麼樣?」
女兒說:「我才不喜歡他,他成績不好,調皮搗蛋倒厲害。」
說完後又欲言又止地說:「其實還有一件事。」
我問她是什麼事,她說:「媽媽,你們讀書的時候也有這樣的事嗎?你告訴我一件你那時的事,我就告訴你。」
我緩緩心神,只好說:「我們那時小學沒這樣的事,初中才有極少數的男生喜歡個別女生。」
她又恢復了剛開始的扭扭捏捏,好半天才說:「我們班有個老胡,你也知道他的,他有次趁沒人的時候,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和我說了幾個數字『7758520』。」
這幾個數字我猜到了意思,但我還是假裝不懂的問女兒。然後她不敢相信地說:「這你都不懂,7780就是親親我吧,520就是我愛你。」
我再次傻眼,連這數字密碼,小學生都弄的這麼熟了?然後我小心翼翼地試探女兒:「那你喜歡班上哪個男生嗎?」
女兒說:「對他們,我沒什麼想法。」
這一次夜聊真是徹底刷新了我的三觀,我們那時到初中才有極少的同學對情愛之事開了竅,沒想到現在的孩子才剛上四年級就懂得這麼多了。
後來我隨便去網上一搜,好像這種3、4年級就被表白的小女孩還真不少,看來這個發展飛速的社會還真的縮短了孩子的成長年齡。
那當我們真的遇到這種事應該怎麼辦呢?
1、面對孩子的態度要放輕鬆
當孩子和我們說起這樣的事,我們的態度一定要放輕鬆,千萬不能大驚小怪地去學校找老師和對方家長溝通,也不能完全漠視不管。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情感,也有這段時間喜歡你,過一段時間就淡忘你的隨意,所以我們不用放在心上。小孩子的感情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和齷齪,他們可能就是單純的被某個同學身上的「美」吸引了而已。
就算是青春期比較濃烈的初戀,我們也應該儘量淡化,把喜歡這一情感正常化,減弱孩子的情感張力,他們的心思就自然不會卷在旋渦中,然後會逐漸恢復到坦然。
2、肯定孩子的優秀
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優秀,就是因為你在學校表現好,你身上有閃光點,才會有人喜歡你,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優秀。
也許你某天也會對某一個同學有好感,那也沒關係。這說明你的心理發展和生理髮育是同步的,很健康,也說明了你是個懂得欣賞他人的人。
最後我們要告訴孩子,懂得欣賞別人和被人欣賞都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永遠是我們的主旋律,也是我們繼續被人欣賞的根本。如果一個同學成績不好,氣質平平,能力、品德也一般,那憑什麼讓別人去欣賞和喜歡呢?所以提升自我,是我們永不放棄的追求。
3、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現在很多學校在幼兒園就開始給孩子普及性教育,告訴孩子哪些地方是我們的私密區,不能讓別人看和摸。如果身體受到了侵犯也一定要及時告訴父母或老師。
但孩子記得快,忘得也快,我們在孩子上小學後,還是要和孩子繼續不定時的強調這些事。並且對於更大的孩子,我們還一定要告訴他們如何去避免受人侵犯,比如最好別和不太熟悉的男子獨處,遇到困難要學會求救等。
結束語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困惑不解的事,尤其是像這種「被告白」的事,很多孩子因為不好意思,都和父母羞於開口。但藏在心裡,又容易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比如害怕、不知道如何應付。
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交流,可以定時舉辦家庭會議,也可以由爸爸或媽媽和孩子私聊,不同方式解決不同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內心強大,自尊自愛又優秀的孩子。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關注@育兒有故事,每天將為您分享更多實用有效的育兒經驗、育兒知識,助力孩子全面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dcAh24BMH2_cNUgDE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