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應說來就來?岸田親自下令,多國火速發出警告,日本拉響警報
東京電力公司今日宣布,他們將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核污染水排海工作,這是福島核事故後的一項重要措施。據東電公司透露,排海前的放射性氚濃度已經符合排放標準,這將有助於保護海洋環境的安全。
在為期17天的排海過程中,東電公司將每日公布放射性氚的檢測數據,以確保透明度和信息公開。
不過,俄羅斯外交部表達了他們的關切,他們表示儘管中俄已多次要求,但日本迄今未能提供有關福島排放核污染水的完整信息。這再次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於福島核事故後處理手段和信息公開程度的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東電公司在東京時間上午10點半按下電源啟動海水的輸送泵,從而啟動了第二階段的核污染水排海工作。預計整個過程歷時17天,總計排放7800噸核污染水,平均每天約460噸。
儘管日本政府堅稱此舉是安全可行的,但對於這一決定仍有各方觀點不一,國際社會仍在密切關注著福島核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的介紹,根據其計算,福島核事故導致的放射性污染水相當於10個核污染水儲水罐的容量,這個數量達到了7800噸。為了應對這個問題,當地已經建造了1000多個儲水罐。根據日本的計劃,他們計劃在2023年之前將共計3.12萬噸核污染水分4次進行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開始排放之前,核污染水已經累積到了130萬噸的數量。如果要完全排除核污染水,至少需要30年的時間。這樣的海洋排放對中國、韓國以及其他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很大,導致他們停止了從日本部分地區進口水產品。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北海道扇貝出口的大幅下滑,作為回應,日本各大超市發起了北海道扇貝特價銷售活動。
根據媒體報道,日本多個市民團體在雨中聚集在東電公司總部附近,對日本政府啟動第二輪核污染水排海行動進行了強烈抗議。參與集會的民眾舉著寫有「請勿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等口號的橫幅,高喊著「大海不是核廢料的垃圾場」和「排海違反《倫敦傾廢公約》」等口號,表達了堅決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立場。活動組織方代表柳田真在現場表示,福島核污染水直接與核事故中熔化的核反應堆接觸,世界上沒有先例證明排海是合適的解決方式。核污染水排海將給日本在國際社會中帶來極其不負責任的形象。
日本日前在不考慮國際譴責的情況下,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放至海洋,這一舉動導致日本本土海鮮市場陷入滯銷,尤其是福島地區的水產產品積壓嚴重。據日本媒體報道,核污染水排放後,日本的水產品出口數量急劇下滑,導致許多水產加工企業的倉庫內堆積成山,至少達到了8米高。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核污染水排放之前,中國一直是日本水產品的最大進口國。據數據統計,日本向中國的水產品出口總額占其總出口額的42%,其中中國內地的水產品總額高達871億元,占日本水產品出口總額的超過20%。
日本作為一個以海鮮為主要食物來源的國家,曾因其各種精緻海鮮菜肴而聞名遐邇,如壽司、刺身以及各種海膽、扇貝等。然而,自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第二輪排海啟動以來,不僅對核污染水排放的擔憂影響了人們對本國海鮮的喜好,還有其他因素在發揮作用。
一方面,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發展使得日本人的飲食習慣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嘗試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美食,比如義大利面、印度咖喱、泰國菜等,而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日本料理。
另一方面,日本人對海鮮的喜愛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追求。由於環保意識的提升,人們對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愈發重視。他們更加關注海鮮的來源和質量,並更傾向於選擇可持續捕撈和養殖的海產品。這導致一些消費者對本國海鮮的消費減少,而轉向了更加可持續和環保的食品選擇。
中國外交部強烈譴責日本單方面排海行動,堅決反對其處理福島核污染水的立場。中國外交部再次強調海洋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資源。日本政府應積極回應國際社會的關切,與周邊鄰國展開真誠協商,以負責任的方式妥善處置核污染水。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推動建立長期有效的國際監測安排,並確保日本的周邊鄰國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表示,日本單方面啟動第二批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決定,不受國際社會的廣泛反對,這一行為對全球核污染風險的轉嫁是不可接受的。核污染水的排放不僅關係到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而且不僅僅是日本的個人問題,也不能由日本一家獨斷專行。我們再次敦促日本政府應重視國內和國際社會對這一問題的反對和關切,並進行真正的合作與溝通。在確保周邊鄰國等利益相關方充分參與的前提下,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國際監測機制,以負責任的方式處理核污染水。
儘管持續排放大量核污染水進入太平洋,但面臨著「無處安放」的垃圾問題,增添了新的困擾。然而,在這愈發嚴峻的核污染危機面前,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選擇了置若罔聞,並讓其國內外的信譽遭受了重大衝擊。而這僅僅只是問題的開始。相當於10個核污染水儲水罐的7800噸水已被排放,而福島核事故之後,當地已建立了1000多個儲水罐。除了核污染水之外,福島核電站目前還面臨著另一個棘手問題——拆除廢棄儲水罐。然而,對於如何處理這些廢棄物以及它們該被堆放在何處等問題,東京電力公司卻聲稱「尚未取得定論」。
韓國市民團體「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國行動」,今日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召開了一場記者會,對日本政府啟動第二輪核污染水排海的行為提出了譴責,並同時呼籲韓國政府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負責人在現場發表了一份聲明,強調了必須立即阻止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的重要性,並敦促日本政府將這些污染水妥善保管在陸地上。他們指出,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放計劃已經持續了超過30年,因此應當追究日本政府的責任,並將此事告上國際海洋法法庭。聲明還呼籲韓國政府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以保護那些因此受到損失的韓國漁民。
在岸田下令啟動核污水排放後不久,日本還發布了災難警報,地震危機再次襲擊了日本周邊海域。這一系列事件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有人認為這是某種超自然力量在警示日本,對政府的行為進行懲罰。岸田政府的行動引起了日本國內民眾的強烈反對和抗議,然而,他們的聲音似乎被政府忽視了。與核污水排放第二輪開始前後,日本周邊海域發生了兩次地震,並引發了嚴重的海嘯。有人認為這些地震是對日本的警告和懲罰,也有人猜測這可能是日本進行海底核試驗的結果。
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消息,近日在日本本州東南海域發生了一次強度為6.2級的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同時,在日本伊豆群島附近海域也發生了6.6級地震,並引發了一起海嘯事件。為此,氣象廳緊急發布了海嘯警報,預計海嘯將會衝擊到伊豆群島,浪高預計達到1米。除此之外,八丈島和伊豆大島也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針對這次海嘯警報,日本氣象廳表示,海嘯帶來的大浪將會持續衝擊海岸,並有可能出現短時間內的大浪。因此,他們呼籲當地居民儘量遠離海岸和河口,並建議正在海中工作的人員立即撤離到岸上。這樣的措施旨在確保大家的生命安全。
我們在這次事件中得到的教訓是,我們不能輕視自然的力量。地震、海嘯和核污染水的排放再次提醒我們,我們對自然的敬畏和保護是多麼重要。當我們身處於大自然之中時,我們不應該忘記要保持敬畏之心,更要珍視和保護我們所依賴的環境。因此,不論是應對自然災害還是履行環境保護的責任,我們都需要以智慧和勇氣面對。這次地震和海嘯是一個警示,提醒我們珍愛生命、保護地球的重要性。維護環境就是為了給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讓我們的家園充滿生機與希望。
在面對來自一些日本民眾、環保組織以及國際社會的壓力和要求後,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被要求重新考慮核污染水排放計劃,並尋找更為安全可靠的處理方法。儘管受到國內外的質疑,然而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堅稱核污染水的排放是一種安全且可行的選擇。他們聲稱通過處理後的排放水已達到國際標準,並且強調將採取措施確保最小化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