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架橋側翻細節曝光:生死面前,這才是我們應該知道的真相

2019-10-12     小家事兒



前天下午6點,當人們還沉浸在國慶假期的餘溫中時,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刺痛了國人的神經。

江蘇無錫北環路附近的一座高架發生了坍塌,3死2傷。

這段視頻,記錄了事故發生的全部過程。

當時,正值下班高峰期。橋下車輛來來往往,匆匆趕著回家的人們不會想到,一場無妄之災即將來臨。

伴隨著「嘣」的一聲,橋面坍塌,紅色大貨車從橋上墜落,多卷鋼板散落一地。而橋下的三輛轎車,被從天而降的橋樑攔腰斬斷,慘不忍睹。

除了一輛轎車的車主恰逢不在車內,逃過一劫,另外兩輛車上的三個人無一倖免,全部遇難。

白色轎車上的遇難者是一位單親父親,他的女兒正在讀初三,得知噩耗後痛哭不已,不肯吃飯。

黃色轎車上是一對母女,媽媽是幼兒園老師,女兒才剛剛上幼兒園。

車輛被埋壓的位置正好是駕駛室,這給救援人員現場破拆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大家費盡周折,半天也只拆掉了這輛車上的發動機。

央視新聞的微博下,很多人講述了自己和家人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驚險經歷。


是啊,如果不是爸爸的一次臨時加班,如果不是自己下班前多了的那一分的猶豫,很可能就要在這樣一場意外中,猝然告別世界。

席慕蓉在《小紅門》中說:「你以為日子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沒什麼不同。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身,或者一剎那,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訣了。」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在這場事故中,有一件事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

5點50分,事發前20分鐘,馬先生騎著電動自行車從出事大橋下經過。回到家後,他在手機上看到了大橋側翻的消息。

絕大多數的人在這時候,內心恐怕留有的都是慶幸與後怕,然後選擇坐在家中默默關注著事情的進展。

但這位馬先生,卻騎著電動車又返回了事發地。

他要救人。

「我和幾個男的靠近了大喊,車裡沒有回應。橋體像是被『切了一刀』,周圍碎石不算多,直到有人喊著『小心二次坍塌』提醒周圍人,我才後撤。

太慘了,現場也有幾個剛從那橋底下逃生的女的嚇哭了。」

事發20分鐘後,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展開施救。


這些人,難道不知道現場可能存在的危險嗎?

不,他們知道,但他們要救人。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事故中的兩名受傷人員,經過緊急救助,目前生命體徵已經表現平穩。

之前,看過一個車輛前置攝像頭記錄下的視頻。

幾個人駕車在結冰的湖面上行駛。突然,冰面破裂,車輛下沉。

車內的他們開始陷入無盡的恐慌,痛哭、拉扯、尖叫、呼救,嘈雜間,先生聽到一個人在呼喊「媽媽,救我。」

或許,人們遇到危險後,潛意識中都會本能地呼喊至親。

但事實上,將你的性命視若珍寶的,除了至親,還有那些陌生人,那些無懼危險的英雄。



前段時間,江西一位穿著消防制服的小伙痛哭的視頻打動了很多人。


他叫廖屹傑,98年出生,江西司法警官學院畢業。今年7月,江西萍鄉連續暴雨,發生了洪澇災害,房屋被淹,廖屹傑參與到當地誌願者救援隊伍。

7月9日上午,全身濕透、皮膚被水浸泡發白的他,在成功將一名嬰兒從內澇區抱出,並轉移到了安全地帶後,背靠著電線桿,坐在地上,無法抑制地痛哭起來。

「我真的很努力了!

我一直守在那裡,沒有發現……

我也不知道那邊有沒有人被衝下來,但我聽到說是有人衝下來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沒有出現,哪怕是遺體讓我撈上來也行……」


當地宣傳部工作人員說,他哪怕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去救人。

他的哭聲,讓人鼻子一酸。

傻小伙,你已經做得很棒了。你看,大家都很安全。


去年7月,泰國洞穴里被困的12名男孩和教練,牽動了全世界的心。


這是史上最難的一次洞穴救援,地況複雜,水流強勁且渾濁,天氣惡劣,缺氧,孩子們沒受過潛水訓練,體能下降……

無數現實的困難擺在眼前,但各國的救援隊員,沒有絲毫猶豫地加入了救援隊伍。

37歲的泰國前海豹突擊隊員沙曼·庫南(Saman Gunan),作為後援潛水員,負責把氧氣瓶帶到其中一個沒被淹沒的換氣點洞穴里,為其他救援者補充氧氣。


然而,當庫南把氧氣瓶送到指定地點之後,卻再也沒能回來。

他的屍體從昏暗的水中浮上來時,嘴是張開的,沒人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庫南生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最後一條消息是:我有信心把孩子們全部帶回家。

他做到了。

被困18天後,12名被困男孩以及他們的教練,全部被順利營救出洞。


「人們堅信,如果不是有許許多多像庫南一樣的英雄存在,這樣的奇蹟根本不會發生。」



我們身邊總會出現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超人,但是卻有著無懼危險,勇敢逆行的力量。

他是商場發生持械行兇案時的保安;


他手持凳子,逆行沖向前方。驚慌失措的人們紛紛逃離現場,過程中甚至有人摔倒,他扶起後,繼續向前......

他是火災時的消防戰士;


他的目的地的是危化品的爆炸現場。兩邊的人們及時和家人通報平安,他卻要提早地報備死亡。他對摯友說「回不來,請照顧好我爸媽。」

他是地震時前方的軍人;


他的使命,是在廢墟當中搜尋那些倖存的人們,即使餘震不斷,即使希望渺茫,他也要付出所有的努力,不辱軍人的光輝。

……

每一次作為旁人,目睹嚴重事故後,我們都會想到要好好熱愛生活,好好擁抱摯友,好好陪伴家人。

但我們也別忘了,好好尊重這些為我們生命托底的大英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Jrh020BMH2_cNUgST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