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把「社稷」當成自己的立國之本,立政之基。我們在觀看歷史影視劇的時候,看到那些皇帝舉行的祭祀大典,有一部分就是在祭拜「社稷」。所謂的「社稷」就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稱。其中「太社」是土地神,「太稷」是五穀神,這兩位大神都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根基。
我國古代以農為本,因此土地神和穀神就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土載育萬物,谷養育民眾,土、谷是人們首要的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統治者把它們當成政權合法性的來源也是理所當然的。在古文中,「社稷」常常被用來代指國家或朝廷,其實「稷」也可以指代一種穀物,大家知道是什麼嗎?是水稻還是粟? 螞蟻新村小課堂題目:古時被稱為「稷」的是?選項:A、粟,B、水稻。
古時候被人們稱為「稷」的是粟,粟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子實為圓形或橢圓小粒。在我國北方地區通常把粟稱為「穀子」,去皮後的粟就叫「小米」。
因為在古漢語中,那些常見的農作物糧食一般都可以作為糧食或者穀物的泛稱,所以「粟」實際上也能指代糧食或者穀物。因為「粟」的顆粒小,所以常常被用來指稱細小的東西。例如成語「尺布斗粟」意思是形容數量很少。此外因為「粟」可以用作容器,又是糧食的總稱古時官員領取的俸祿就是糧食,所以「粟」還有俸祿的意思。1、古時被稱為「稷」的是誰?答案:粟。
2、「驚蟄」這個節氣意味著什麼?答案:動物們紛紛甦醒過來。
3、被譽為河北省「古建築博物館」的是?答案:蔚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721e7d7c00753bbb1b26dc8b52175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