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冰箱主業卻時代不再,奧馬電器能否開啟涅槃之門?| 年報季

2023-03-22     全球財說

原標題:重回冰箱主業卻時代不再,奧馬電器能否開啟涅槃之門?| 年報季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財說

連續14年蟬聯「國內冰箱出口冠軍」的殊榮,讓奧馬冰箱成為全球「中國智造」的驕傲代言。

告別網際網路金融、回歸家電主業冰箱的奧馬電器(002668. SZ)於近期交出了TCL入主後的首份年報,實現業績扭虧為盈。只是,甩掉「包袱」後的奧馬電器,真能回歸主業涅槃重生嗎?

江山易主,雞毛一地

自跨界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後,奧馬電器業績急轉直下,甚至一度「披星戴帽」。

2015年,前京東集團副總裁趙國棟入主奧馬電器,剛上任就一整個大動作,在保持原有冰箱業務的同時,為奧馬電器新增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確立了家電和網際網路金融的雙業務發展模式。

趙國棟布局金融領域的第一步便是收購自己控制下的中融金。2015年11月,奧馬電器以6.12億元收購中融金51%股權,其中3.64億元支付給趙國棟(對應30.29%股份),由此正式進軍網際網路金融領域。

最初,金融業務確實為奧馬電器帶來不小甜頭。趙國棟成功將奧馬電器變成了一支「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股」,股價也隨著概念炒作一路狂飆。

圖片來源:Choice

但趙國棟很快「夢碎」,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爆雷不斷,政策收緊,泡沫即退。奧馬電器金融業務失利,公司業績下滑虧損,僅2018年就巨虧19.03億元,幾乎吞噬彼時奧馬電器前10年的凈利潤總和,此外當年還計提了11億元的壞帳準備。

結合往期財報顯示,2018年-2020年,奧馬電器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03億元、0.53億元、-9.87億元,三年合計巨虧29.43億元。

也正是這期間,TCL趁可乘之機先是競得股份司法拍賣,再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手段密集舉牌奧馬電器,數次增持成為公司奧馬電器第一大股東。

但李東生並未滿足於奧馬電器的第一大股東之位,經過幾個月的拉鋸戰,趙國棟潰敗出局,李東生得償所願。

2021年4月,TCL家電與一致行動人中新融澤合計持有奧馬電器24.19%股份,成為控股股東,李東生成為新任實控人,原實控人趙國棟退出董事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趙國棟僅持有奧馬電器0.32%的股份。

圖片來源:奧馬電器2022年年報

只是,面對TCL的「強取豪奪」外界彼時普遍不太看好,認為TCL也是「泥菩薩過河」。

根據TCL科技2022年三季報顯示,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96.92%至2.81億元,而扣非凈利潤已處於虧損狀態,為-18.87億元。同時,TCL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合計金額1262.63億元,當期貨幣資金為316.70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為124.58億元。

且TCL在白電領域整體羸弱,強吞下正處於爛攤子狀態的奧馬電器,或將是一場走向雙輸的「弱弱聯合」。

2021年9月,奧馬電器因金融業務隱患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戴帽「ST」以來,奧馬電器多次收到問詢函、監管函、關注函,兩任控股股東趙國棟和TCL家電也先後被立案調查。

剝離包袱,危機化解?

對於TCL來說,當下最重要的理清爛攤子,排清余雷,讓奧馬電器重新發光發熱,於是TCL開始放手對奧馬電器進行改造。

2021年年內,完成金融科技板塊全部資產處置,成功給奧馬電器實現了減負。2022年9月,TCL讓作為控股股東的TCL家電主動承擔奧馬電器金融業務約3億元歷史隱性債務的兜底償付責任,公司股票自2022年9月23日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戴了一年的「帽子」終於摘下,這樣就基本處理掉歷史遺留問題。隨即就是回歸主業,讓奧馬電器專注自己的強項冰箱冰櫃業務。

經過這一系列大動作後,曾因網際網路金融泥潭多年的奧馬電器似乎真的有所止血。

2021年末,雖奧馬電器依舊沒有立即扭虧,但虧損明顯縮窄,全年歸屬凈利潤-7990.79萬元,相較於2020年歸母凈利潤為-9.87億元,縮窄顯著。

而隨著奧馬電器2022年年度報告的披露,則是給李東生打了一劑強心針。

根據奧馬電器發布的2022年業績報告顯示,奧馬電器終於扭虧轉盈利,全年實現凈利潤4.24億元。

對於2022年利潤增長,奧馬電器在報告中提到「聚焦冰箱主業、剝離金融板塊資產、化解經營風險及債務危機」,特別是在剝離互金業務後,調整結構,聚焦冰箱主業。

只是,因過去數年業績巨虧,截至2022年12月31日,奧馬電器的未分配利潤仍虧損17.79億元,在完成「填坑」之前,公司都無法進行分紅。

同時,在利潤指標改善的另一面,奧馬電器卻經歷了自2012年上市以來,年收入最大幅度的下降。2022年,奧馬電器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2.52%至78.43億元。

詳細來看,回歸冰箱主業後的奧馬電器,在2022年冰箱、冷櫃類產品卻同比下滑23.2%至77.38億元。

主要是受全球動盪,以及海外多國經濟通脹、消費低迷的影響,加之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海運費價格維持高位,原材料價格也持續走高,給成本端帶來壓力。

其實早在成立之初,奧馬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中國冰箱界的富士康」,避開與國內冰箱品牌的競爭,主要以ODM模式為海內外品牌代工。

奧馬電器也確實戴著14年蟬聯「國內冰箱出口冠軍」的光環,但在冰箱內銷和出口增速下滑的情況下,其成長性及抗風險能力也一直被業界擔憂。2022年,奧馬電器境外收入同比下滑32.37%至59.50億元。

圖片來源:奧馬電器2022年年報

海外業務受阻,在國內也因代工模式使奧馬電器在消費者心中地位始終不高。也就是說,奧馬冰箱業務屬於典型的大而不強,沒有品牌力只有產品力。

所以對於奧馬電器自身而言,未來重生的第一步並不是得到TCL的業務助力,而是如何更好地整合冰箱業務,最終形成協同發展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2月,彼時正陷入流動性危機的奧馬電器曾以11.27億元出售了核心資產奧馬冰箱49%股權。其中,創始人蔡拾貳叔侄拿下39%股權,當地國資背景的中山金奧股權持股10%。這也是當地國資給民營企業紓困的一個項目。

這筆交易在當初轉讓時就約定了回購方案。根據約定,奧馬電器在轉讓完成三年後的一個月內,有權對這49%股權進行回購。

2023年3月17日,奧馬電器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行使回購子公司奧馬冰箱的49%股權。

不過,目前奧馬電器的資金狀況雖然正常但也並非十分寬裕。截至2022年末,奧馬電器非受限貨幣資金為15.26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為2.51億元,負債不多卻也仍存在超6億元短期借款。

往往離開了就很難再度歸來,錯過了便不會再次遇到,這些年行業早已時過境遷,也沒有任何一台冰箱能保證長久保鮮。對於奧馬電器而言,能否依靠「冰箱」開啟涅槃之門?《全球財說》也將持續關注。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711fc70df36509e0ae7bee0ea8d56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