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被砍頭,身為二品官父親沒替兒子求情,只為他留下一副輓聯

2023-05-19     醉輕弦V

原標題:譚嗣同被砍頭,身為二品官父親沒替兒子求情,只為他留下一副輓聯

因為變法而被朝廷殺害,譚嗣同憑藉著他的風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在當時,光緒帝向天下頒布詔令,宣布清政府要實行變法,短短几個月之後,譚嗣同就進京面見了光緒,正式參與到變法工作之中。可惜這次變法牽扯實在太大,最終因為損害了一些頑固權貴的利益,被慈禧太后下令禁止,光緒皇帝也被關押了起來。

此後慈禧更是大肆追捕殺害變法人士,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先後逃亡,僅僅耗時三個來月,轟轟烈烈的變法活動就宣告失敗了。然而譚嗣同卻並沒有選擇逃避,非但不躲,還終日呆在自己的庭院之中讀書看報,等待追捕者上門。這並非是沒有選擇做出的決定,在當時,日本的使館願意向譚嗣同提供人身保護,但是卻被譚嗣同給拒絕了,並且說了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那就是變法都是從流血事件開始的,如今中國之所以政體不昌盛,就是因為中國還沒有因為變法而流過血。沒有痛就沒有醒,所以他決定用自己的鮮血去喚醒國人的思考。

於是譚嗣同跟其他五人一起英勇赴義,在菜市口被斬首示眾。其實譚嗣同在被捕以後,也並非非死不可,因為他的父親是朝廷的大官。不過譚嗣同的父親得知自己兒子被捕入獄即將問斬以後,並沒有發動自己的關係人脈向朝廷求情,而是選擇了無視。在譚嗣同被斬以後,他也沒有前去見面,僅僅只是給自己的兒子寫了一幅輓聯。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此中蹊蹺還要從父子二人的政見說起。

譚嗣同的父親在咸豐年間便考中進士入朝做官,到了光緒帝的時候,又做到了二品的位置,在湖北擔任要職。由於長期的經驗以及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的父親對於一些革新之事並不感冒,當時湖廣地區的總督張之洞,經常就西方流行的政治想要跟其進行討論,都被他找一些理由給婉拒了。譚嗣同的父親奉行的是傳統的為官之道,他深知在朝廷做事不是過家家遊戲,需要時刻謹慎,自己只是為高位者服務的,不要求有多麼大的功績,但是卻容不得絲毫的馬虎犯錯。

所以即便是對於自己的上司,此人也是小心應付,力求自保,但是始終不願意參與新舊派之間的爭論之中。而他的這些保守謹慎的思想卻沒有影響到譚嗣同絲毫,最終父子兩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在譚嗣同執意要參與變法一事之中,想必對於他的下場譚嗣同的父親早已經能夠想見,但是卻不能制止。

即便譚嗣同的父親對於自己兒子的事情一直置身度外,但是也最終收到了牽連,被政府罷免。在當時,變法是需要一種大智慧大勇氣的行為,所以我們也不能以現在所看到的結果去評說其父。而且在其去世之前曾經給他的兒子寫過一副輓聯,叫做「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說明他對於自己兒子的思想還是認同的,只是並不願意自己的家人去冒險。從父親或是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5b217197261995edf59a7a691c4dc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