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記日記#1879 繼續《粵菜好師傅》錄像

2022-03-24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開始記日記#1879 繼續《粵菜好師傅》錄像

#開始記日記#1879 繼續《粵菜好師傅》錄像

2022/03/23 星期三 廣州

廣州下雨了,氣溫降了十多度,昨天還是T恤,今天就要加上一件厚外套了。身體還在適應廣州的濕熱,有點像我30年前來廣州時感受,嗓子有點癢,身上不得勁。那時以為自己病了,好在年輕,對廣州有著濃濃的新鮮感,便宜的粵菜(與北京相比)讓我以占便宜的心理大吃特吃,就這樣過了幾天,沒吃藥也就沒事了。現在不行了,年紀大了,身體機能減退了,心事多了,又趕上東航的空難,情緒低落。不過既來之則安之,熬著、挺著,本想去買點藥,又怕進了藥店健康寶出問題,過兩天回不了北京那就麻煩了。思來想去,還是忍著吧。只是一天到晚生活在不能回家的恐怖中,這特麼還是人過得日子嗎?

無心做事,翻看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七年前寫過的一段話:味道是對味的分級和要求。阿城說,中國對吃的講究來自於古時的祭祀。天上的神仙和進了天堂的祖宗們聞到了、聞清了地面上飄來的味,才知道俗世間做了哪些事情,「搞了哪些名堂」。祭祀之心有誠意,就要把供品做出香味來,不同等級、不同人家的供品是有差別的,因此香味也是不同的。天神和祖宗們根據不同的香味考量俗世的誠意,因此對香味也就分出了級別和種類,這就是「味道」了。道是對味的規定,是規則和規律性的,長久下來,味、道緊密結合,到今天已經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了。細品才知,遠古時,味在前,道在後;道規範著味;在今天道對味的要求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自然概念,其對味的指導性已經成為自然而然的本心要求了。

這話說的有點玄學的味道,通俗解釋一下大概就是你要有誠意誠心。阿城說的神仙祖宗們看起來也是用俗世的標準區分人類的供奉,說到底也是俗人的價值觀、世界觀。「顧客是上帝」這句話前些年在服務業很是流行,其實呢,顧客成不了上帝,他和你一樣都是俗人,只是在不同崗位上而已。你服務於他,他是客人;轉換場景,很可能就是他為你服務,你就是他的客人。客人與上帝的角色隨時輪換,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上帝神仙了。獲得客人讚賞,讓客人滿意你的服務,誠心誠意一定要有的,餐廳提供的飯菜一定是要好吃的,對出品認真負責的態度,就是你的誠意。好吃不好吃因個人口味習慣、消費水準高低而有所不同,但是你的誠意客人是能夠感覺到的,當然那些誠信找茬自以為是的人除外。

說是一點錄像,結果延遲到兩點多才開始,過程有趣卻緩慢,這一天錄了七個多小時,結束時疲憊不堪,飯都不想吃了。索性不吃了,權當減肥了。明天還有一天錄像,然後就可以回北京休息幾天只是不知道能不能順利回去,順利回來。哎,祈禱吧。這就是工作,如果是人情,真的就在家裡躺平了,

廣東衛視《粵菜好師傅》第二季拍攝花絮。開場前和韓喬生老師比劃比劃,拍攝中琢磨琢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533526bb714bf3c70635f09cae6e0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