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創始人:今年要破3000店,挪瓦咖啡為什麼跑得這麼快?

2023-04-13     咖門

原標題:對話創始人:今年要破3000店,挪瓦咖啡為什麼跑得這麼快?

2023年,「速度與激情」在咖啡行業上演。

如火如荼的咖啡賽道中,NOWWA挪瓦咖啡(下文簡稱挪瓦)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標的,擅長線上運營、鎖定更年輕的95後客群、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

這些標籤,讓挪瓦收穫了巨大的流量,以及資本的加持(3年4輪融資),與傳統飲品行業截然不同的打法,也讓挪瓦的模式讓很多人不理解。

今年,咖啡行業Top5席位爭奪異常激烈,規模已位列其中的挪瓦,到底發展得怎麼樣?

我和創始人郭星君聊了聊,不吹不黑,還原一個千店級咖啡品牌的真實現狀。

升級門店模式

挪瓦咖啡的2次模式轉型

挪瓦是一個年輕的品牌。

公司成立於2019年,創始團隊來自網際網路領域,首批門店是在2020年10月份開出,是一個在疫情中誕生、成長的新品牌。

不僅公司年輕,客群也很年輕,和傳統咖啡行業主打25-35歲的客群不同,挪瓦的客群年齡以30歲以下的95後為主,年齡集中在18-29歲。

這個品牌的一個特點是創始團隊都是跨界而來,以餓了麼和美團等外賣平台為主,天然具備較強的外賣運營能力。今年,在抖音本地生活的新戰場上,也展現出來了同樣的天賦。

關於它的模式和速度,一度在行業里存在諸多不理解。

咖門:從網際網路企業轉型做咖啡,基於什麼樣的考量?

郭星君:當時我看到平台上咖啡外賣數據一直在翻倍增長。一個很重要的背景是,在2018年前後,外賣上很難看到咖啡露出,數據翻倍是來自於消費者的主動搜索。

我認為這是真實的需求,是可以做成一門生意的。所以後來就以「NOWWA」為名創立了品牌,NOWWA代表「NOWADAYS-就在此刻」,我們希望「隨時隨地為顧客提供一杯好咖啡」。

咖門:創立3年,挪瓦目前的品牌基本面是什麼樣的?

郭星君:目前挪瓦營業中的門店超過1000家,簽約門店已經突破2000家,分布在全國110多個城市,其中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是滲透率比較高的省份。我們以每個月新增200~300家門店的速度拓展,預計2023年年底營業門店數量會突破3000家。

咖門:挪瓦曾經的「店中店」模式,讓很多人不理解,現在門店是如何發展的?

郭星君:很多人對挪瓦咖啡的認知,還停留在2年前,以「店中店」模式來進行品牌拓展。

其實在品牌創立之初,挪瓦就有多家直營的獨立門店,只是當時我們基於創始團隊線上運營的優勢,當時側重發展了「店中店」的模式;

從2022年年初開始,挪瓦新開的門店已經全部都是獨立門店了,目前獨立門店占比是很高的。

咖門:為什麼轉型大力發展獨立門店?

郭星君:挪瓦的門店模型,本質上疊代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只做外賣的店中店,一個是自提+外賣+少量堂食的獨立門店,無論是哪個版本,產品、供應鏈、培訓、品牌表達都是一致的。

店中店的合作商家,我們會優先選擇西餐廳、烘焙店這些本身就有「咖啡能力」的門店。外賣運營、菜單、原物料、培訓都是我們輸出的,合作門店按照我們的要求去生產。

這一模式,優勢是發展很快,也和我們創始團隊的優勢匹配,缺點是品牌的露出很有限。消費者在線下很難見到,因此不少人會質疑,「挪瓦已經那麼多門店了,為什麼我沒見過」。

店中店模式,也幫我們沉澱了很核心的能力,比如爆品能力、對市場的理解,全國十幾個倉庫等,也沉澱了幾百萬的用戶。

2020年,我們團隊來了一些來自百勝中國、星巴克等企業的人才,他們有很強的線下拓展和運營能力,在產品和供應鏈都打磨好,線下團隊又建立起來後,我們就可以做線下的生意了。

現在,挪瓦的獨立門店有街邊店、寫字樓店、商場店、大學店4種不同的店型,在下沉市場的門店基本都有空間,主流門店集中在30~50平。

獨立店對品牌來說,可以有更多的品牌價值呈現;對消費者來說,可外賣、可自提、可堂食,體驗更好,最終會讓品牌力有一個累積。

70%門店開在二三四線

日出100杯是盈虧平衡點

下沉市場咖啡覺醒,是咖門近兩年一直在關注的趨勢。2023年,咖啡下沉已經成了主流,「縣城咖啡熱」成了熱門關鍵詞。

成立於上海的挪瓦,從去年開始就殺入了下沉市場。

咖門:挪瓦有多少門店位於下沉市場?

郭星君:我們重點聚焦的是南通、台州、徐州這樣的三線城市,70%的門店都是在二三四線城市,25%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還有5%是開在縣城的。

一線城市的開店成本較高,四線以下城市的客群不成熟。我們主打的核心市場其實是三四線,在這些城市,大部分門店日出100杯就能達到盈虧平衡點,門店的存活率更高。

咖門:主打二三四線,挪瓦如何選擇價格帶?

郭星君:挪瓦的產品,單杯均價15元,而且所有的產品只有一個杯型,不分中杯大杯。

設置這個價格帶,我們不單是找縫隙、打價格差,定價的核心是從產品原材料推導出來的。

比如我們所有的產品,定價上會有上限和下限,最高不超過20元,最低不低於10元,核心價格帶是10~16元這個區間,產品的綜合毛利保持在65%左右。

如果一個產品的成本太高,我們就會進入更複雜的決策流程。比如「噸噸桶」就是個特殊產品,售價超過了20元,但因為容量接近普通杯型的2倍,且用了更好的桶裝呈現,價值感和滿足感都足夠,才最終上架的。

咖門:當前,挪瓦主打的客群是哪些人?

郭星君:相比於傳統咖啡品牌,挪瓦的客群更年輕,集中在18~29歲,95後是最多的。

他們是有工作的,但並不是那類特別「嚴肅」的白領,更有趣更年輕有活力,對咖啡的追求,除了工作提神,還有情緒表達的需求、社交的需求、下午茶的需求等等。

拿鐵占50%,半熟芝士是爆款

咖門出品的《2023中國咖啡市場洞察報告》顯示,在2022美團外賣咖啡SKU產品銷量Top10產品中,拿鐵類產品占了8席。拿鐵類產品,在國內咖啡市場的接受度呈現出「斷層式領先」。

「大拿鐵戰略」已經是被市場驗證過的產品方法論,挪瓦在產品上也在遵循這個戰略。

咖門:能否詳細介紹下挪瓦的產品策略?

郭星君:挪瓦產品主打的是「風味拿鐵」。中國咖啡市場還是在快速成長中,離開了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大部分消費者仍覺得咖啡是苦的,很多用戶依舊喝不慣美式,好喝的拿鐵,可能會代表中國咖啡的特色。

目前挪瓦排名前三的產品都是拿鐵,銷售占比超過50%,嚴格意義上說,我們走的也是「大拿鐵戰略」。菜單上的SKU保持在40個左右,但是在不同的城市,產品策略會有所調整,也會上一些防禦性、季節性產品。

茶飲類產品就是防禦性產品,咖啡和茶飲的占比基本上8:2,還是以咖啡為主。

針對大城市的咖啡愛好者,我們選出200多家門店,上線了SOE花魁,我們未來希望SOE產品是所有門店標配。

此外還有「小馬果咖」,是季節性產品,在夏季會重點推。

最後一個品類是烘焙,烘焙產品以貝果和吐司為主,銷售占比10%左右,主要是我們自己研發,三方定製,送到門店加熱就可以出品。

烘焙產品在不同的城市也有差異,比如三四線城市顧客對貝果沒有認知,就更側重吐司。

咖門:現在挪瓦的爆品是什麼?

郭星君:挪瓦Top1的產品是半熟芝士。

圍繞半熟芝士拿鐵,我們也打造出了爆品矩陣,比如櫻花半熟芝士拿鐵、生椰半熟芝士拿鐵,山茶花半熟芝士拿鐵等。

用算法狠抓運營,布下「天羅地網」

對年輕的挪瓦來說,隨著門店的數量越來越多,運營能力將會對品牌的發展至關重要。

咖門:在門店運營上,挪瓦是怎麼做的?

郭星君:挪瓦在運營上有3重保障。一是傳統的督導,有100多個人,分布在全國各地,負責開店前培訓,營業中的稽核。

二是操作區域的監控設備,每家店3個攝像頭,覆蓋了倉庫、前廳和操作吧檯, 總部會有人做線上運營,督導門店的員工把工作做好。

第三則是依靠算法。無論是線下督導還是線上督導,都是「人盯人」的方式,我們購買了一套算法,用AI去看,營業的時候有沒有預熱咖啡機?有沒有違規操作?AI會根據資料庫中的動作,來判斷分析。

咖門:挪瓦曾有「外賣咖啡」的標籤,如今線上是怎麼做的?

郭星君:目前挪瓦獨立門店外帶+堂食和外賣的比例是6:4,今年我們在傳統外賣之外,也在開拓抖音團購。

總部有幾十人的團隊負責外賣和抖音的運營,相比於門店的運營,線上運營側重引流和顧客滿意度,KPI是讓門店生意變得更好。

所有的客訴會第一時間到這個團隊,他們來分門別類解決,消費者有投訴比如牛奶放少了之類,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去回應。

面對新門店、新市場,這個部門對生意的幫助更大。比如一個門店如何快速觸達周邊3公里的用戶?如何讓顧客能同時搜到2家門店?選址較弱的門店,如何快速建立認知度?都通過他們來制定決策。

這個部門還做私域流量運營,我們全國有幾千個企業微信群,門店沉澱私域流量、提升復購率等,也是這個團隊來負責的。

20多年裡,中國經歷了三次咖啡浪潮更迭,人們對咖啡的認知也在不斷改變。

以中式咖啡、創意咖啡、水果咖啡為代表的第四次咖啡浪潮,正在加速市場的咖啡覺醒。

但在供給端,與成熟市場相比,國內現磨咖啡還有大量空白區域待滲透。與同是亞洲國家的韓國和日本相比,韓國每百萬人咖啡店數量1384家,日本是529家,2021年,中國大陸每百萬人咖啡店數量僅為71家。

從數據上看,中國現磨咖啡市場的機會還很大,這也是品牌和資本跑步湧入這個賽道的顯性原因

2023年,是咖啡行業至關重要的一年。好的城市、好的點位是有限的,消費者的心智也是有限的。

誰能把店開過去,把口碑建立起來,熬到市場真正爆發的時刻,才有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159289c72ed216fe84d2057afc9e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