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中毒肝衰竭,魚身上最不該給娃吃的部位,是這裡...

2019-10-18     熊貓兒科

我們一直都非常推薦給娃吃魚肉,高蛋白、低脂肪,特別是海魚還含有較多Ω-3不飽和脂肪酸

但熊貓君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小琴(化名)的奶奶買了一條草魚,在處理魚的時候跟7歲的孫女開玩笑說「魚膽要不要吃?會不會吃?」,哪知孩子真把魚膽吞進了肚子

5、6個小時後,小琴出現了腹痛、嘔吐等症狀,最後被診斷為魚膽中毒,肝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害。所幸的是孩子已經搶救過來。

其實,有些魚的魚膽含有劇毒,比如:鯽魚、鯉魚、草魚等,只需幾克魚膽汁就能讓一個成年人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的中毒現象,若情況嚴重則會危及生命

醫生也表示,「膽清熱解毒、明目等功效並不可取。」

除了魚膽,給孩子吃魚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吃什麼魚好?

能不能給個照著買的清單?

哪些魚別吃?

一周吃幾次?

每次吃多少?

……

面對這些直擊靈魂的拷問,今天熊貓君就給大家出了個吃魚(水產)圖鑑,看完就能把吃魚這件事兒給安排上了!

吃魚第一步:選對魚是關鍵

給娃吃魚,這四點很重要:污染小(低汞)、營養高(富含DHA)、刺少、還得容易買到

熊貓君綜合美國食藥監局FDA的推薦,以及是不是方便買到(包括網購),直截了當地給大家列了一份清單

這麼看下來,是不是放心很多。

因為「一般般」、「壞壞噠」裡頭的魚,大部分都是你平時不認識、買不到的。

國內經常吃到的河魚、淡水魚,一般重金屬污染不會太高的(但DHA會相對低很多哦)。比如:鯽魚、帶魚、草魚……

吃魚第二步:吃對部位很重要

那對於汞含量不高的魚,可以隨便吃嗎?一整條魚,每個部位都能吃嗎?

這些部位積累的有害污染物相對較多,建議不吃或少吃。

或者乾脆烹飪前去除:

另外,有人說吃魚頭會更聰明,吃魚眼睛,眼睛就會亮晶晶?這是真的嗎?

吃魚頭孩子更聰明

純屬胡說,擔心越吃越笨!

魚頭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陷,就是魚身上的有一大部分都集中在頭上(魚腦、魚鰓里)汞可是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

吃魚眼睛孩子眼睛更亮

魚眼睛含重金屬不高,吃是可以吃的,但就別指望它明目了。

真的想要孩子眼睛發育的好,應該多補充維生素A和DHA

吃魚皮、魚鰾,補充膠原蛋白

不太靠譜

膠原蛋白是個大分子,通過分解、和重組後不會定向跑到皮膚里去。另外,魚皮的汞含量也比魚肉要高

真正對皮膚好的食物應該是

富含維生素A、B、C及其他抗氧化物質的深色果蔬,如:胡蘿蔔、西紅柿、綠葉蔬菜、藍莓、橙子等。

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海產品與堅果

聽說吃魚籽會不會數數???

誰信誰傻

魚籽是個營養密度很高的食物,但建議不要讓孩子吃太多,一是魚籽的鈉、膽固醇含量比較高,二是魚籽不太容易消化。

另外,一定要燒熟透了吃哦,熟透的魚籽是完全不透明的呢!

吃魚第三步:吃對分量

美國食藥監局FDA的建議

大人(尤其是孕婦和哺乳媽媽)

可以每周吃2-3份「棒棒噠列表」中的魚,每份約120g,大概成人的手掌大小

如果是吃「一般般列表」中的魚,每周不要超過1份

孩子

對於孩子們,FDA的建議是,孩子每周最好能吃上1-2份「棒棒噠」中的魚

不同年齡孩子1份的量大致如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

對於2歲以下的孩子,沒有明確的吃魚建議。每天吃肉、禽、魚共25-75g(隨著月齡逐漸增加),豬牛肉、雞肉和魚肉可以交替吃;

2-4歲孩子,每天平均吃水產品15-20g,相當於一周共吃105-140g。

可以分2-3次給娃吃。當然不嫌麻煩的話,天天吃也OK,量稍微少點就好了。

結合中國膳食指南和美國FDA的建議,熊貓君給大家的建議是:

可以每周給娃吃2-3次魚,其中1-2次吃的是 「棒棒噠」中的海魚,攝入足夠的DHA。

聽說小時候吃對了魚,長大後都很聰明呦。但關鍵是你得吃對魚,吃錯了還不如不吃!

我們一直比較推薦的是鱈魚和三文魚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熊貓兒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Wu6m0BMH2_cNUgp5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