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配「天下第一」?從《女神異聞錄5》聯名《第五人格》說起

2019-07-16     游電街24號

引言:一邊高喊著「蹭熱度」,一邊嚷嚷道「配不上」,《女神異聞錄5》與《第五人格》的聯動背後,是網易為首的國內遊戲大廠走出去的資本與引進來的資源。

畫風的改變讓很多《P5》玩家感到強烈不適

入股開發了《底特律:變人》和《暴雨》的Quantic Dream;投資憑藉《光環》成名,因《命運》成為服務型遊戲運營高手的Bungie;代理任天堂的《方可夢》;收購《黎明殺機》的開發商Behaviour Interactive部分股權;將自家當紅遊戲《第五人格》與PS4《女神異聞錄5》展開內容聯動,被國內玩家戲稱為「豬場」的網易遊戲,如今手中的牌正變得越來越華麗,越來越具有含金量。

畢竟,競爭對手騰訊當初對於美國拳頭公司的那次收購,撼動了中國遊戲市場的發展。

一、將雲玩家變現

《女神異聞錄5》與《第五人格》的聯動,引發了國內玩家們一次中等以上規模的「論戰」。因為發售至今也沒有PC版的半點消息,所以《P5》從出身上就被劃入了「高貴主機」的範疇,但是和諸如《最後的守護者》,《神秘海域》或是《血緣詛咒》等遊戲不同的是,《P5》的遊戲題材非常時髦,中文版發售之後,作為一款在主機玩家中也相對小眾的JRPG遊戲,卻一度引爆了直播平台的流量,隨著實體版遊戲價格不斷上漲的,除了玩家們的口碑以外,還有雲玩家們「追番」的熱情,喜歡這款遊戲的愛好者中,對於後宮團和遊戲所映射社會現狀的討論,要遠多於關於「仲魔合成」系統的玩法研究。

《P5》玩家認為自己的「老婆」下嫁《第五人格》是一種比失戀層面的降級,而《第五人格》玩家擁有人數上的絕對優勢,一句「大哥你誰啊?」也讓前者感覺有點說不出話。

因為國內遊戲市場由來已久的特殊性和玩家輿論的不斷變化更迭,到了目前這個時期,已經不會有哪款遊戲因為「引進」與否而形成以前的那種信息不對稱情況了,比如《P5》雖然實際玩過的人不多,但是從網易遊戲收集到的相關數據來看,這個IP依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且喜歡《P5》的人和《第五人格》的用戶存在較高的重合度。

依靠著直播,媒體宣傳和愛好者的擴散,《P5》在沒有引進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傳播。這個渠道流程實際上和《第五人格》為代表的國內爆款手游的推廣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站在ATLUS的角度上看,如今正是網易的出現讓《P5》在全球最大的雲玩家市場擁有了變現的機會。

二、未雨綢繆的軍備競賽

很難說清以手游、網遊為主的國內遊戲市場上,「人傻錢多」的紅利還能夠維持多久。

一方面,用戶的需求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在緩慢但是切實增長著,一個只玩過《王者榮耀》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荒野之息》,但在玩過《荒野之息》的人眼裡,《王者榮耀》就是可玩性的底線了。

《黎明殺機》雖然不能引進,但我們可以改出來一個《第五人格》啊

另一方面,因為遊戲版號政策的不確定性,新遊戲面臨更大的開發風險,引入,或者「模仿」已經在海外或者國內輿論中國被證明可行的遊戲,無疑是一種更加保險的策略。

具體到網易的收購或者注資來看Bungie憑藉《命運》積累了豐富的服務型遊戲運營經驗,這種「刷刷刷」遊戲的成功案例可以通過本土化改造無縫對接國產網遊的模式,代表的是一種即戰力。

《命運2》剛加入暴雪戰網,又有網易注資,國內玩家本以為會代理引進,結果遊戲爛了,大家也不提這茬兒了

Quantic Dream的互動電影迎合了上億雲玩家的喜好,雖然遊戲本身恐怕無法獲得很高的利潤,但擴散開來的影響力依然為流量所受用,代表的是一種基於遊戲,但又不至於遊戲的多媒體形式。

Behaviour Interactive代表的則是將原本小眾遊戲的底層設計,發酵到大眾市場的成熟玩法,《第五人格》之於《黎明殺機》,是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商業大獲成功。

底特律的成功,讓主角康納的扮演者布蘭恩也成為了我國遊戲展會的座上賓

因為錯過了MOBA的國民浪潮,網易在國內市場始終低騰訊一頭(不過前者也靠著《荒野行動》狠狠被刺了老對手),所以如今更是緊盯潮流的同時也在試圖創造潮流,從這一點來看,《第五人格》比起前輩《陰陽師》和《荒野行動》,更加具有可複製的商業模式和積極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8M_2sBmyVoG_1ZDa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