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孩子出生之後,媽媽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喂奶。可是剛當媽媽沒有經驗,看著嗷嗷待哺的寶寶,卻不知該給孩子吃多少,吃完也不知道有沒有吃飽。如果是給孩子喝奶粉還好,起碼每次喂多少毫升心裡有數。如果是吃母乳的話,奶量難以把控。吃不夠,孩子營養不良,影響健康發育;吃太多,又容易過度喂養。所以如何知道孩子吃沒吃飽,餓不餓?這幾大判斷方法,新手媽媽都該學會。
吃母乳的孩子
我們開頭也提到了,吃母乳的孩子,每次吃了多少的奶量確實是不好估量的,除非是媽媽把奶吸收來後瓶喂。但顯然,這樣的做法太麻煩,我們也不建議這樣做。在這種情況下,媽媽不妨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判斷孩子是否吃飽。
1. 看孩子吃奶時的狀態
孩子在吃奶的時候,媽媽也可以觀察孩子的狀態。通常情況下,孩子平均吮吸2-3次就能咽一大口。這樣的話,持續吃15分鐘左右就吃飽了。另外,孩子差不多每隔2小時就會吃一次。如果孩子每次吃奶要持續半個小時左右,或者是吃完不到2小時就又餓了,這說明沒有吃飽。
2. 看孩子吃奶後的精神狀態
孩子和大人其實是一樣的,如果吃飽喝足了,就會很滿足。孩子吃飽了就會主動停止吮吸,而且看起來精神狀態也很好,或者會和媽媽玩一會兒。有的孩子吃完奶就睡著了,而且睡得比較沉,這也表示孩子吃飽了。相反,孩子吃完奶精神狀態不太好,即使睡著了,睡得也不踏實,這就可能是沒吃飽。
3. 看孩子小便的次數
一般來講,在孩子出生的前5天,一天可能只需要換1-2次尿布。從第6天開始到一個月,每天至少要換6次。在1個月後,孩子就能尿滿4-5片紙尿褲了。這些情況都表示孩子能夠吃飽。如果孩子尿的顏色很深,甚至出現了尿結晶,這就可能是孩子沒有吃飽導致的。
4. 看孩子的體重變化
孩子在出生後的5天內,如果體重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這就可能是孩子吃不飽。如果孩子體重呈上升增長的趨勢,這就說明孩子能吃飽。
奶粉喂養
有些媽媽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實現母乳喂養,那就要給孩子喂奶粉了。喝奶粉的孩子,除了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判斷是否吃飽,還可用以下幾種方式來判斷。
1. 看孩子的皮膚狀態
在正常的狀態下,孩子的皮膚應該是光滑飽滿的。這也反應出孩子每天能吃飽,能夠攝入足夠的營養。如果孩子吃不飽的話,就會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入不足,同時會影響到孩子的皮膚狀態,孩子的皮膚就可能會出現褶皺。
2. 看孩子是否持續哭喊
我們說孩子哭不一定就是餓了,但是孩子餓了,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會哭的。如果孩子比平時哭的多,哭的厲害,這就可能是吃不飽。但是媽媽也不能「按哭喂養」,還是要結合孩子的喂奶頻率來判斷。一般喝奶粉的孩子是3-4個小時吃一次,如果孩子餓的很快,又哭鬧,拿到奶瓶就咕嚕咕嚕開始喝,這就可能是上一頓孩子沒有吃飽。
混合喂養
如果孩子是混合喂養,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生長發育來判斷是否吃飽。如果孩子的身高體重增長趨勢都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增長,家長就不用擔心。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體重一直處於偏低的水平,這就可能是孩子吃不飽,營養不良導致的,建議去醫院檢查。
淘媽說:給孩子吃奶,一定是按需喂養。孩子吃不飽,或者是過度喂養,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不管媽媽是哪種喂養方式,相關的判斷孩子是否吃飽的方法都應該知道,讓孩子吃飽長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1BsXQBURTf-Dn5ach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