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檢查,能測出早期宮頸癌嗎?

2019-08-12     熊貓兒科

茶餘飯後,聽旁邊有小姐姐在討論延遲去香港打宮頸癌疫苗的事情,「動亂得很」。

當然也有一部分對生命無所畏懼的小姐姐,因為太忙太累太曬太熱太……而不想去檢查,覺得hpv疫苗也非必打,宮頸癌大概不會找上門……

說出來你也許不敢信——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宮頸癌已經成為僅次於卵巢癌的女性第二大殺手,每年全球新發病例60萬,死亡約30萬。中國每年新增病例約13.5萬,死亡8萬。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掐指一算,每天有近300名女性患上宮頸癌80餘人死於該病。

今天我們請到了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主任醫師、婦產科學臨床醫學博士 鄒世恩 來給大家講講「宮頸癌」這個不太好對付的紅顏殺手。

這個「殺手」不太容易判定

通常,早期宮頸癌或癌前病變,絕大多數是沒有症狀的,它不會主動給你任何提醒。

所以,想確診自己是否有宮頸癌,需要做宮頸癌篩查。但,宮頸癌早期徵兆你也一定要熟悉——

接觸性出血:

最常見的是同房後出血,這也是相對比較特徵性的表現。因為癌症組織比較脆,碰碰就容易出血(當然,太短的話,碰不到就另說)。不過如果有宮頸息肉、宮頸炎或者粘膜下肌瘤脫到陰道里,也可能如此。

不正常的陰道流血:

非經期出血或者絕經後的出血,也可能是宮頸癌引起的。只是容易混淆的因素太多,比如也是壞毛病的有內膜癌、子宮肉瘤等;良性的更多,比如宮頸息肉、內膜息肉、粘膜下肌瘤、腺肌症、切口憩室、黃體功能不全和排卵期出血等。

不正常的白帶:

比如血性白帶、淘米水樣白帶、大量粘液等,要考慮宮頸癌可能。但是陰道炎和宮頸炎也可能如此,特異性不高。

陰道不規律大出血、腰痛、下肢水腫、尿少、消瘦等:

這就是所謂的「開局即巔峰」。出現這些症狀,如果是宮頸癌的話,差不多是晚期!病灶大,還到處轉移,影響身體多個器官的功能。

那麼,什麼樣的人更可能得宮頸癌呢

假如,你既是HPV高危,又出現上述的症狀,那麼得宮頸癌的可能就有點大了。

如果你人生中經歷過n個性伴侶,或者你的他有過多個性伴侶,就是「危險人群」,感染HPV的風險大大增加,自然得宮頸癌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如果你的性伴侶或他的性伴侶有人得過陰莖癌或宮頸癌,你直接「高危」了。

吸煙和常年生殖器官炎症的,還有吸毒與得HIV的話,也是HPV感染的高危人群。

最好的治療:一查二防

女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有效的篩查手段,完全有可能早期發現宮頸病變

據悉最早期的宮頸癌經過及時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90%。所以各位別覺得篩不篩查無所謂。

熊貓君再強調一遍,宮頸癌早期的識別和治療非常重要,千萬不可耽誤治療!

宮頸癌篩查其實沒我們想像中辣麼複雜,簡單三步如下:

1.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

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99%宮頸癌的發病原因,HPV檢測主要用於看看你是不是高危了,脫落細胞檢查(TCT或LCT)看看宮頸細胞是否已經病變了。我們一般建議有過性生活的女性,每1-2年做一次兩者的聯合篩查。

2.宮頸組織活檢:

如果第一步篩查有問題,需要繼續做宮頸活檢;或者醫生肉眼已經高度懷疑宮頸癌變,也可以直接做宮頸活檢。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陰道鏡放大情況下取可疑組織活檢,其病理用於診斷,可謂金標準。

3.宮頸組織錐切:

活檢是取點狀組織,錐切就是塊狀切除、較全面地了解宮頸病變情況。可選擇冷刀錐切,不過我們醫院用LEEP刀錐切為主。對於早期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宮頸錐切也有治療作用。

經過這三步,基本上,宮頸癌無處遁形。

劃重點!不要等有症狀了再去查,提前預防和檢查是極為重要的

如何預防宮頸癌?怎麼選、什麼年齡打最合適?

有研究顯示,99.7%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

幾乎所有的宮頸癌(99.7%)和生殖器疣(包括男性)

90%的肛門癌(包括男性)

65%的陰道癌

50%的外陰癌

35%的陰莖癌

60%的口咽癌(喉嚨後部的癌變,包括舌根和扁桃體)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9-13歲的女孩接種HPV疫苗。一般認為青春期女性是HPV疫苗接種的首選人群,因為HPV疫苗用於預防而不是治療HPV感染應儘早安排孩子接種,最好在開始性生活之前完成全部三劑接種

為啥要這麼早接種呢?

根據相關研究,HPV疫苗在9-14歲女性中的免疫應答更高,尚未感染的青少年注射疫苗後,可有效預防HPV感染,從而預防宮頸細胞癌變

如果是25-45歲的女性,沒有感染HPV並且沒有宮頸病變的存在,也是可以接種HPV疫苗的,效果比在9-25歲之間接種差一些 。

二價、四價、九價,到底你適合打哪種疫苗?

能夠預防HPV16和18兩型的,我們經常管它叫二價疫苗

能預防HPV6、11、16、18四型的,叫四價疫苗

能預防HPV6,11,16,18,31,33,45,52,58九型的,就叫九價疫苗

目前上市的二價、四價及九價HPV疫苗均可預防HPV16型及HPV18型,四價及九價HPV疫苗還可預防生殖道濕疣,九價HPV疫苗覆蓋病毒更多

目前獲准進入內地的疫苗中國家藥監局批准

二價HPV疫苗的適用年齡是9~25歲

四價HPV疫苗的適用年齡是20~45歲

九價HPV疫苗的適用年齡是16~26歲

註:國內之所以明確限定了疫苗的接種年齡,是因為只針對特定年齡組進行了臨床試驗,不等價於HPV疫苗對其他年齡組無效。

關於hpv的6大謠言

江湖上關於HPV的謠言從未停止。由於99.7%宮頸癌都是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hpv被莫名蒙上了一層「黑色面紗」。

謠傳1:只有女性會感染HPV

真相:HPV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很常見。

在大多數情況下,HPV會自行消失的,提升自身免疫力是相當管用的。如果hpv一直存在的話,可能會導致一些症狀問題,像生殖器疣和多種癌症,包括:宮頸癌,肛門癌,陰莖癌和口咽癌(扁桃體和舌根)。

謠言2:感染了hpv說明性生活「不檢點」

真相:多數性活躍人群的一生中至少有一次HPV感染史。

HPV感染的伴侶在一起往往會共同感染HPV,但無法確定哪個是最先感染者。

限制性伴侶的數量能減少HPV感染的風險,但是即使一生只有一個性伴侶也有可能感染HPV。

謠言3:HPV感染會伴隨終生

真相:一般感染HPV後不用過於焦慮,大多數生殖器HPV感染後具有自限性,能自行清除而不會引起相關疾病。

如果在間隔4-6個月或6-12個月的相鄰2次,同一患者的陰道宮頸檢測樣本均顯示HPV陽性且為同種類型,意味著此種類型HPV的持續性感染。

當然,持續性感染並不代表會伴隨終生,HPV轉陰後多加鍛鍊為宜,保持良好的性生活習慣、定期檢查就OK。

謠言4:接種了HPV疫苗,就不會感染了

真相:任何疫苗的防護能力都不是100%,即使是9價疫苗也不能完全覆蓋所有高危型HPV,只是大大減少患癌風險。因此,即使接種了HPV疫苗,女性也應該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

並且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樣很重要。

謠言5:感染HPV就會引發宮頸癌

真相:hpv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因素,但並不是感染hpv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只有持續感染高危HPV,才會導致宮頸癌!

事實上,8成以上的成年女性都曾感染過HPV病毒。大多數感染者都是一過性的,就像感冒病毒,不需要任何治療。

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到處求醫問藥,hpv除了免疫力,沒有能自愈的特效藥。

謠言6:感染了HPV就無法懷孕

真相:大多數情況下感染了HPV,還是可以正常懷孕的。

但建議在轉陰後懷孕,因為孕婦可能通過分娩傳播給小寶寶。如果妊娠合併感染了HPV,可能會出現生殖器疣和宮頸細胞的改變,這時候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ps:九價宮頸癌疫苗非常之火爆儘早預約為上計

獲取更多育兒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熊貓兒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YbIt2wBvvf6VcSZWn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