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美國男籃和澳大利亞隊熱身賽,居於世界籃球之巔的美國隊,94:98落敗,比出人意料更意外的是,澳大利亞隊全場都保持著取勝的勢頭,讓驕傲的美國隊一臉尷尬。是役,馬刺出品的米爾斯首刃恩師諸葛波波維奇,打出巨星表現,強勢輸出30分,一人打穿NBA級別的防線。恩斯師夷長技以制夷,內線予取予求,完爆大洛普拉姆利特納,貢獻13分4板。而一向被詬病腳步緩慢的博古特,在貢獻16分9板4助攻的同時,還送給驕傲的美國隊瓷實的擋拆、精妙的策應和完美的手遞手傳球。在團隊至上且保持個人攻擊力的「兩手抓兩手都硬」情況下,澳大利亞甚至打出了20:8的進攻狂潮,一舉掐滅美國隊殘存的希望燈火。
在沒有球星坐鎮的潮水涌退下,偽球星光著的身子在澳大利亞的強大攻防下全部顯露:塔圖姆對抗仍是那樣,沒有綠衫軍整體的加成,個人單打舉步維艱;沃克雖以不斷中投維繫生命,但防守卻爛成渣;內線不強壯,運動能力一般,碰到對抗強、技術流的澳大利亞內,成了糙哥;在NBA風生水起、剛被任命為美國隊長的米切爾,咣咣地成了最好的鐵匠……當沒有了能力超常的球星,技戰術又討不了便宜,這樣的美國隊,只能是金庸筆下被下了迷藥的大俠,空有一身武藝卻絲毫動彈不得。
而在FIBA規則下的澳大利亞,從始至終都在不斷地擋拆,都在罰球線附近尋找殺死對手的投籃,米爾斯象機器一樣繞著三分線奔跑,並在生死關頭連續命中庫里式的外線投籃。可以說,無論是在場面上,還是在個人表現上,澳大利亞都給美國隊上了一堂戰術教學課,讓躊躇滿志的美國人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
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澳大利亞隊雖然缺少了西蒙斯這樣的大牌球星,但是他們仍然被認為是世界盃上陣容厚度最深的球隊之一,目前他們隊中有過6名NBA資歷的球員,分別是貝恩斯、博爾登、博古特、德拉維多瓦、英格爾斯和米爾斯,雖然沒有明星級別的球員,但是個頂個擔得起驍勇善戰的名號,兩位大中鋒博古特和貝恩斯的擋拆在NBA都算的起上乘,後衛線德拉維多瓦和米爾斯一攻一受,完美搭配,加上英格爾斯這樣的神射手,真的是十分完美的名單,澳大利亞絕對具備了衝冠黑馬的實力,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