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演藝圈,恐怕只有他敢跟李小龍打架,朝成龍撒尿,與徐克鬥嘴,肆無忌憚地對著女星講黃段子

2020-03-30     人民藝術家雜誌

有人說,江湖在金庸的筆下,在徐克的電影里,在黃霑的詞曲中,當金庸的小說、徐克的電影、黃霑的詞曲合而為一時,我們也就看到了整個江湖。

相比金庸和徐克,黃霑本人的知名度遠不及他的作品,尤其是在非港台地區,幾乎人人都聽過他寫的歌,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歌都是他創作出來的。

1

1990年,徐克籌拍電影《笑傲江湖》,拜託黃霑幫忙寫電影中的曲子。黃霑寫了一稿,徐克不滿意,讓再改改,黃霑又寫了一稿,徐克還是讓再改改,就這樣,黃霑寫了六稿,每一稿都被徐克退回來。

徐克與黃霑

黃霑一時不知該如何下手,便跑去翻書找靈感。這首曲子是三個武林高手在一起合奏的,其中兩個還是準備退隱江湖的高手,他們彈奏的曲子,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難到全世界除了他們再也沒有第四個人懂得彈奏,要麼是簡單得如同兒歌一般,但他們三人卻能唱出無人能及的味道。

《笑傲江湖》劇照

究竟哪一種更加符合這三個武林高手當時的心境呢?黃霑為此想了很久。直到有一夜,他看到黃友棣教授的《中國音樂史》中引述了《宋書·樂志》里的四個字——「大樂必易」。是的,「偉大的音樂必定是容易的,最容易的就是音階了,不就是中國音樂里的宮商角征羽嗎」。

他在鋼琴上彈奏了一下宮商角征羽這五個音,然後順手將這五個音倒過來彈了一遍,沒想到小小的變動,竟然使得整個旋律變得非常大氣。黃霑馬上就寫出了三句旋律,填好詞,傳給徐克,還在樂譜上畫了一個男性生殖器,寫道「這是最後一版,愛要不要」。徐克聽後拍案叫絕,於是便有了由許冠傑演唱的《滄海一聲笑》。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沿用了這首歌

《笑傲江湖》在台灣上映後,每次影片播完,電影院都如同KTV一樣,全體觀眾都跟著合唱《滄海一聲笑》。台灣的音樂公司紛紛來找黃霑要版權。當時,黃霑只認可羅大佑,於是兩人決定拉上徐克一起錄製一首國語版。

左起:黃霑、胡偉立、徐克、關之琳、羅大佑

錄音前,三個人喝了點酒,錄製過程中又唱又笑,徐克還不小心唱錯了幾句。黃霑卻非常喜歡三個人的這次醉酒之作,不經意地揮揮手:「不錄了,這版最好!知己兩三,把酒言歡,笑傲江湖嘛,就該這個樣子!」後來,這也成為國語版《笑傲江湖》中劉正風、曲洋、令狐沖三俠的絕唱。

視頻加載中...

這已經不是黃霑與徐克的第一次合作。早在1984年拍攝喜劇電影《上海之夜》時,徐克便深夜拜訪黃霑,拜託他為影片創作了12曲旋律,包括主題曲《晚風》。

《上海之夜》劇照

此後,黃霑和徐克又合作了很多次,但每一次,兩人都會「相愛相殺」一番。黃霑說,徐克是個很有創意的人,卻經常改變主意。今天他會抱住你說「不錯,很好」,回家睡了一覺,又跑來道,「昨天我喝醉了,今天覺得這樣這樣一來才是」,然後把之前的全部推翻重來。

1987年,黃霑聽說徐克要拍電影《倩女幽魂》,主動去找徐克,提出要負責影片的音樂創作,可惜晚了一步。走的時候,黃霑還是不死心,跟徐克說,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他。果然,沒過多久,徐克又來拜託黃霑。黃霑一口氣包攬了三部電影的全部配樂,尤其是是一首《倩女幽魂》,讓整個香港樂壇驚呼「黃霑的才氣快盡了,想要超越《倩女幽魂》太難」。

黃霑包攬《倩女幽魂》全部配樂

結果三年後,黃霑便用《滄海一聲笑》向世人證明,黃霑的才氣遠不止於此。

1991年,徐克籌拍《黃飛鴻》第二部,他又將詞曲任務託付給了黃霑。為了拿出讓徐克滿意的作品,黃霑發動了所有音樂界的朋友幫他找戲曲《將軍令》的總譜,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來研究整個樂譜,最後才著手將五百多拍的曲子改編成一百拍以內的《男兒當自強》。當時,徐克只給了他20萬的製作費,他又自己貼了5萬塊錢,排隊預約,請來全香港最好的音樂家黃安源用二胡拉《將軍令》。結果,錄製時徐克還是不滿意,讓黃霑改了一遍又一遍。

《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劇照

黃霑的作品遠不止這些。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風靡全國的大部分經典武俠電影和電視劇的主題曲,幾乎都是出自黃霑之手。從78年鄭少秋版《倚天屠龍記》和80版《上海灘》的同名主題曲,到83版《射鵰英雄傳》的《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等插曲,都曾紅極一時。

《上海灘》劇照

2

這樣一位代表了香港音樂尤其是香港武俠音樂巔峰的音樂大師,生活中卻十分豪放不羈,甚至像他的歌一般充滿江湖豪俠氣息。

黃霑

黃霑有很多不打不相識的朋友。

初中時,黃霑的表弟向黃霑哭訴自己被人欺負,黃霑一下就坐不住了。他興沖沖地帶著表弟去找人報仇,不到十分鐘便被人家打得鼻青臉腫。黃霑氣不過,愣是跟這位男同學約了一個月的架,沒想到兩人打著打著變成了好朋友。後來,黃霑總是愛提起這件事,畢竟很少有人敢跟李小龍打架。

黃霑與李小龍不打不相識

還有一次,黃霑喝醉了,正好遇到成龍和洪金寶一行人。成龍很有禮貌地跟黃霑打招呼,沒想到黃霑不僅沒有回應,還當眾脫下褲子對著他方便起來。年輕氣盛的成龍一時氣不過,就要上前動手,多虧被洪金寶攔下。黃霑酒醒後非常愧疚,趕緊向成龍道歉,後來還專門為他寫了一首歌,叫《我有我路向》,也就是電影《警察故事》的主題曲。

黃霑為《警察故事》創作主題曲

黃霑還有一個電影夢。

說起來,他的電影夢也非常與眾不同。別人總想在電影里演一些風度翩翩、風流倜儻的角色,黃霑卻總挑些別人不愛演的猥瑣丑角、鹹濕嫖客,像《唐伯虎點秋香》里的華太師,已經算是他演過最「正面」的一個角色。有時候,黃霑演得嗨了,不僅不要片酬,還倒貼車費,甚至大宴眾人。

黃霑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華太師

除此之外,黃霑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小癖好——講顏色段子。從年輕時,街坊鄰居就知道黃霑有這個愛好,總是愛大聲叫他「不文霑」,然後開玩笑似的說一句「幾時講個鹹濕古仔聽聽 (什麼時候講個黃色故事來聽聽)?」

黃霑愛講「鹹濕古仔」

後來,黃霑不僅給朋友們講段子,還將這些自創的段子集結成冊,出了一本《不文集》。《不文集》葷素不忌,借寫兩性笑話,闡釋人生哲理,滿是性情文字,對此黃霑還自我調侃道「應該將情字去掉」。

黃霑著作《不文集》

在黃霑看來,中國人在性這個觀念上很虛偽,有著雙重的標準,而他就是想要撕破冠冕堂皇下的道德面孔。為此,他和蔡瀾、倪匡合作了一檔深夜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請的都是張國榮、林青霞等知名藝人,在節目中,黃霑從不避諱,又是喝酒又是講黃段子,上下縱橫,無所不談。

深夜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

3

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代人,年輕時幾乎都讀過黃霑的《不文集》,聽過他寫的歌,看過他拍的電影,聽聞過他毫不掩飾地講粗口的事跡。李宗盛說,別人叫他「不文霑」,其實他的「不文」不是無厘頭,「不文」的後面有淵博的學識和對社會的關照,這是一個非常高超的境界。

黃霑自己也說:「我是老頭的腦袋,少年的心,更老的身體……別看我整天嘻嘻哈哈,心裏面還是很滄桑,很悲涼,很沉鬱。」

黃霑坦言自己內心很悲涼

黃霑出生於動盪不安的戰爭年代,8歲時隨家人從廣州移居香港。

與大多數到香港避難的外地人一樣,他們一家住在了深水埗。在這裡,黃霑接觸到了三教九流各類人物,既有生活困苦的難民,也有很多移居到香港的大人物。黃霑最初掌握的很多知識,大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小到各種樂理知識和樂器演奏,都是在這個時候學到的。

黃霑在香港大學讀書時

因為種種原因,黃霑一家沒能再回到故鄉。黃霑永遠記得,父親告訴他們要離開家鄉的時候,眼睛裡泛著淚光。後來,父親總是在嘆氣,即使是和朋友相聚的歡樂時刻,父親的臉上也總是帶著幾分愁容。直到長大,黃霑才明白,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父親對祖國和家鄉的這種思念,深深地影響了黃霑。

黃霑(中)與父母、弟弟合影

1980年,鄧小平和柴契爾夫人開始會談,一位香港唱片公司的老闆決定出一張國語唱片,找到了黃霑。恰逢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審定中小學教科書時,公然篡改其侵略中國的歷史,黃霑感慨萬千,幾乎是一揮而就寫成了歌詞。

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上,香港歌手張明敏唱響了這首《我的中國心》,不僅唱出了遠在他鄉的遊子對祖國的思念,也讓祖國大陸的同胞第一次聽到來自香港的聲音。據說,當晚觀看了表演的鄧小平非常感動,當即向電視台導演要了這首歌的錄像,在家裡反覆播放,和家人孩子一起學唱這首歌。

張明敏在1984年春晚演唱《我的中國心》

而香港對於黃霑來說,是他成長和生活的地方。他目睹了香港草根階層的成長,也親歷了那段香港人艱苦奮鬥的歲月。

從1973年起斷斷續續播放了33年的系列電視劇《獅子山下》講述了忠實地記錄了七十至九十年代香港社會的進化過程,記錄了幾代香港人的奮鬥史。而這部電視劇的同名主題曲,便是由黃霑作的詞。

2003年「獅子山下」演唱會

「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這首歌曾鼓舞著香港民眾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早已成為老一代香港人心中的「城歌」。

晚年的黃霑名氣依舊,但找他填詞的人卻越來越少。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這位豁達了一生的老人,還是忍不住發出了「其實人間盡耳聾」的感慨。他不止一次對朋友說道:「李宗盛老了,我們都老了,林夕也快老了,像我們這些毛都白了的人,還有誰聽我們的?」

黃霑(1941—2004)

2004年11月24日,63歲的黃霑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的追悼會上,循環播放著的《楚留香》的主題曲,就像是黃霑一生的寫照: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飄我影蹤……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rL_MXEBiuFnsJQV5W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