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是俄羅斯「烏鴉」項目中定型最晚,外觀和結構最另類,列裝也最少的一種手槍——9x19mm口徑的GSh-18手槍。
GSh-18手槍
GSh-18手槍是位於俄羅斯圖拉的KBP設計局設計的,主設計師是格里亞澤夫和希普諾夫,GSh是俄語字母ГШ的拉丁轉譯,是兩位設計師名字的打頭字母Г和Ш的合寫。熟悉蘇軍武器的讀者應該會注意到GSh(ГШ)這個名稱還出現在蘇軍航炮上,比如米格-23殲擊機上的23mmGSh-23雙管航炮,蘇-25強擊機、米-24上的30mmGSh-30-2航炮,以及蘇-27、米格-29殲擊機上的GSh-30-1航炮,這些航炮也是這兩位設計師的作品。所以GSh-18手槍是由兩位搞航炮出身的設計師搞出來的。
23mmGSh-23雙管航炮,採用左右雙管交替射擊的加斯特原理。
GSh-18手槍並不是「烏鴉」項目一立項就參與競標的。「烏鴉」項目啟動於1990年,其他參與項目競標的樣槍在1992年之前就拿出來了,而KBP設計局的原型槍P-96(П-96,是GSh-18的前身)要到90年代中期才設計出來,本來是趕不上「烏鴉」項目的。但因為「烏鴉」項目一拖再拖,所以在1998年KBP設計局的P-96中途插隊,也參與項目競標,並在一系列改進之後變成GSh-18,於2002年通過了軍方檢驗,與謝爾久科夫SR-1和雅利金PYa一起成為「烏鴉」項目最終的三個成果之一。
GSh-18的前身P-96,已經有了GSh-18的設計風格。
彩雲曾經說過,「烏鴉」項目最終定型的三款手槍中,謝爾久科夫SR-1最丑,雅利金PYa最中規中矩,而GSh-18最為風騷。即便是入門級的萌新軍迷,粗看一眼也會被GSh-18手槍另類的外觀所吸引——該槍的線條流暢,有種未來武器的科幻風格,但不乏俄國槍械的粗獷大膽;該槍握把後部虎口位置明顯收窄且弧線部分很高,粗通槍械知識的讀者也能明白,這樣做能避免握把過於粗大,並大大壓低槍管軸線到虎口的高度,減小擊發時後坐力造成的上跳力矩。那麼GSh-18手槍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GSh-18手槍右視圖
GSh-18手槍左視圖
由於握把後上方的弧線很高,GSh-18手槍握持射擊時手可以儘量朝上握,槍管軸線很低。
GSh-18手槍之所以能實現纖細的握把和很低的槍管軸線,與它採用的兩項技術密切相關,分別是擊針平移擊發和槍管旋轉閉鎖。
擊針平移擊發
傳統的擊錘式手槍在套筒座尾部布置擊錘,相應地擊錘簧一般利用握把後方,即彈匣後壁與握把後壁之間的空間布置。這種布局勢必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握把不能做得太細,因為如果太細,布置擊錘簧的空間就沒了。
馬卡洛夫PM手槍剖視圖,握把後上方要布置擊錘,留出擊錘迴轉的空間,握把後方空間內要布置擊錘簧。所以雖然PM手槍並不大,但握把卻很難縮小,特別是虎口握持的部分很難壓縮,在雙動狀態下手指離扳機較遠,扣動較費力。
而GSh-18手槍採用類似Glock手槍的半雙動擊針平移擊發,握把後方空間內不需容納擊錘和擊錘簧,只需容納彈匣,所以握把可以做得較細,虎口位置可儘量向內壓縮並抬高,握槍的手不會覺得握把很粗,手指到扳機的距離也不會過遠,扣扳機比較輕鬆,而且握槍時虎口可儘量向上握,壓縮了槍管軸線到虎口的高度差,減小了後坐上跳力矩。
GSh-18手槍剖視圖,握把後方空間不需要容納擊錘和擊錘簧,所以握把可以做得很細,虎口位置可以儘量縮小並抬高。
GSh-18與馬卡洛夫PM對比,後者整體尺寸略小於前者,但因為採用擊錘擊發,握把後部空間要布置擊錘簧,所以握把前後尺寸反而大於前者,尤其是虎口位置明顯不如GSh-18纖細。
GSh-18手槍握持時虎口可以握得較深較高,食指到扳機的距離縮短,槍管軸線也壓低了。
GSh-18手槍的擊發機構工作方式大致如下:
扣扳機時,扳機通過扳機連杆帶動鉤狀的阻鐵向後運動,阻鐵勾住擊針向後拉,逐漸壓縮擊針簧蓄力;
當扳機行程臨近末尾時阻鐵會下降,與擊針脫離,擊針在擊針簧力量下向前沖,擊發膛內槍彈底火;
槍彈擊發後,套筒開始後坐,阻鐵再次上升,待套筒帶著擊針後坐到阻鐵位置時,擊針重新被阻鐵掛住;
套筒後坐終了,在復進簧作用下復進,推第二發彈上膛時,擊針簧重新被壓縮;
射手鬆開扳機,擊針會隨著向前運動的扳機連杆回到擊發前的初始位置——和Glock手槍的擊發機構還真的挺像的。
GSh-18在扣扳機時先把擊針向後拉,隨後釋放,套筒後坐時擊針重新被阻鐵掛住,當鬆開扳機時擊針又會向前運動一小段距離。換句話說,扣扳機前GSh-18的擊針簧被預壓了一小段,大約20%,但未壓到100%,扣扳機時擊針簧被壓到100%擊針才被釋放,擊發後鬆開扳機,擊針簧放鬆,但不是放鬆到0%,而是放鬆到20%的初始位置。
GSh-18手槍的擊針平移擊發細節
槍管旋轉閉鎖
大多數現代自動手槍採用的是管退式自動原理,槍管偏移閉鎖,也叫白朗寧閉鎖,擊發後槍管短促後坐並有一個前端上翹,後端下沉的偏移擺動動作,槍管頂部的弧形閉鎖凸筋或者方形彈膛與套筒脫離,解脫閉鎖狀態,套筒開鎖後坐,抽出空彈殼。槍管偏移閉鎖原理簡單可靠,技術成熟,但它也有缺點,那就是必須為槍管的擺動讓出空間,這樣套筒座到套筒的高度不能過分壓縮。
槍管偏移閉鎖手槍射擊時槍管有一個擺動偏移動作
但GSh-18手槍沒有採用槍管偏移閉鎖,而是採用槍管旋轉閉鎖,這種閉鎖原理也見於奧地利斯太爾M1912手槍、伯萊塔Px4「風暴」手槍和中國的QSZ92式9mm手槍。簡單來說,槍管旋轉閉鎖類似自動步槍上廣泛採用的槍機旋轉閉鎖,靠槍機(對手槍來說是套筒)與槍管之間的閉鎖凸齒錯開、嚙合來實現開閉鎖,所不同的是自動步槍的槍機旋轉閉鎖是槍管不轉,槍機轉,而手槍的槍管旋轉閉鎖倒過來,作為槍機的套筒不轉,槍管轉。
GSh-18手槍的槍管旋轉閉鎖與其他幾種採用類似原理的自動手槍還不大一樣,它的閉鎖凸齒多達10個,圍繞槍管排列成一個圈,類似齒輪,這樣擊發後槍管短促後坐並旋轉18°就能開鎖,開鎖動作更平順,阻力更小。
套筒後坐掛機後,能看到槍管周圍有一圈10個閉鎖凸齒(指後排一圈,前排的凸齒並不起到閉鎖作用)。
GSh-18槍管旋轉開鎖的動畫
採用槍管旋轉閉鎖原理後,由於開閉鎖時槍管不需上下偏轉運動,沒有必要在縱向留出槍管運動的空間,所以槍管軸線可進一步壓低,套筒也可做得儘量「矮」一些。
除了擊針平移擊發和槍管旋轉閉鎖,GSh-18手槍的前衛先鋒設計還有很多:
大膽前衛的保險機構
這是GSh-18手槍另一個大膽前衛的地方:該槍類似Glock手槍,沒有外露的手動保險,僅在扳機前方有一個扳機保險,只有確實壓下這個扳機保險,扳機才有向後運動的空間,否則扳機就被頂住,無法扣動。
GSh-18手槍的扳機保險特寫,即扳機前的小按鈕。
扳機保險的原理非常簡單,如果不按下去,扳機保險槓桿後端的凸出部頂在扳機護圈上緣,只有壓下扳機保險才能錯開並向後扣扳機。
除此之外,GSh-18手槍還有防跌落保險和不到位保險,確保手槍只有在確實扣動扳機的情況下阻鐵才有活動空間,擊針才會釋放,杜絕意外走火的可能。
另外GSh-18手槍在確實扣動扳機時,擊針尾部會從套筒後端突出提示射手,當膛內有彈時套筒頂部拋殼口後緣的膛內有彈指示器會被彈殼底緣抬起,射手眼睛看或手摸都能確認。
GSh-18套筒尾部的擊針待擊指示杆,其實是擊針尾部,向後扣扳機,擊針尾部會露出,繼續扣就擊發。
GSh-18拋殼窗後緣有膛內有彈指示器,膛內有彈時會被頂起,抽殼鉤裝在膛內有彈指示器前方。
該槍的拋殼口開在套筒頂部正中央,套筒頂部有防反光的鋸齒紋。
18發大容量彈匣和強力穿甲彈
GSh-18的名字就來自其彈匣容量,該槍彈匣為鋼製,容量18發,這在9mm口徑手槍中屬於容量大的。因為容量大,壓到最後幾發托彈簧阻力會很大,故該槍使用壓彈輕鬆的雙排雙進彈匣。為了減重和觀察余彈量,彈匣兩側有鏤空的長條開口,彈匣後緣有三個腎形孔,還有一種式樣的彈匣是左右兩側各有5個圓形孔。
GSh-18的彈匣左右和後部都有鏤空開口。
另一種式樣的彈匣,側面5個圓孔。
作為「烏鴉」項目的成果,GSh-18手槍既可以發射西方國家常見的9x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也可發射俄制同尺寸的7N21、7N31穿甲彈。這兩種彈藥的彈頭都採用鋼芯外露的半被甲開尖結構,彈頭重量較輕,配合大裝藥量,其初速、槍口動能和侵徹力都明顯高於9x19mm帕拉貝魯姆普通彈,擊中目標時彈頭被甲和襯套會破碎脫落,留下較細的鋼芯以很高的截面比動能擊穿目標,能在25m距離內擊穿相當於美標IIIA級標準的防彈衣(這一級別的防彈衣能阻擋常見的手槍彈直射)。
裝在彈匣里的9x19mm 7N31穿甲彈
儘管GSh-18手槍被列入俄軍隊和執法部門可選的制式手槍目錄中,但相比俄國防部看中的雅利金PYa和內務部、聯邦安全局看中的謝爾久科夫SR-1,GSh-18的採購量卻是最少的。這可能是因為GSh-18手槍技術過於前衛,比如採用擊針平移擊發,雖然有不少優勢,但這不符合俄軍方和執法部門的使用習慣,畢竟甲方還是爸爸
。
除了軍隊和執法部門採購的型號,GSh-18也派生出幾種民用型,面向民間安防市場和外貿出口。比如有一種GSh-18S 「運動」(ГШ-18 "Спорт"),還有一種GSh-18S 「運動2」(ГШ-18 "Спорт 2" ),兩者都是9x19mm口徑,前者彈容量10發,後者彈容量18發。與軍用的GSh-18相比,這兩型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扳機保險的形狀:軍用GSh-18是在扳機前方有一個小凸起,扣扳機時要按下小凸起才能扣,而民用的「運動」和「運動2」改為兩段式扳機,扳機的下半部分與上半部分通過鉸鏈連接,只有正確扣壓下半部分扳機,扳機保險才會解脫,本質上還是一種扳機保險,只是具體結構細節不同。
GSh-18S 「運動」(ГШ-18 "Спорт")手槍,是GSh-18的民用型。
GSh-18S 「運動」(ГШ-18 "Спорт")的扳機改為兩段式,只有把下段扳機正確扣壓,整個扳機才會向後拉動。
就在彩云為這篇文章搜集資料時,還發現一種更有趣的GSh-18手槍民用派生型——GSh-18T(ГШ-18Т)。按照俄羅斯民用槍枝管理法規規定,普通平民是禁止持有發射實彈的手槍的。為規避這一規定,俄羅斯出現了很多發射橡皮彈或催淚膠囊彈的「低致命手槍」,而GSh-18T就是這樣一種「低致命手槍」。
GSh-18T「低致命手槍」
GSh-18T的套筒右側有.45 RUBBER的銘文,代表發射的是.45英寸橡膠彈。
GSh-18T為滑膛槍管,發射一種.45英寸橡膠防暴彈。這種子彈為埋頭彈結構,彈頭為重1.45g的橡膠球,槍口1.5m處動能約為57J,低於一般公認的人體致死動能底限78J,近距離擊中人體能造成皮肉創傷,但如果擊中要害還是有可能造成重傷或死亡。
.45英寸橡膠防暴彈
.45橡膠防暴彈在1.5m距離上對橡皮泥靶標進行射擊,打出的凹坑直徑約23mm,深度約20mm。
為了防止有人將發射橡膠防暴彈的GSh-18T手槍改裝發射實彈,GSh-18T的槍管結構也非常特殊,其彈膛進入槍管的過渡部分故意做成曲折形,較軟的橡膠球能被擠壓變形順利通過,但如果是金屬彈頭的實彈,裝填時彈頭會卡在曲折部位,無法裝填到位。
GSh-18T手槍的槍管剖面,彈膛到槍管的過渡段是曲折的。
「烏鴉」項目的另外兩種手槍:
打嗑藥彈的SR-1「斑蝰蛇」手槍,現實中裝備俄聯邦安全局幹員
贏了項目競標卻採購量低迷,雅利金PYa手槍表示我很方
「烏鴉」項目的槍彈:
嗑藥的7N29穿甲手槍彈,有效射程內可擊穿鈦合金防彈衣
使用「烏鴉」項目新型槍彈的俄軍衝鋒鎗:
俄羅斯SR-2「石楠」衝鋒鎗為什麼使用導氣式原理?
《逃離塔科夫》中出現的其他俄軍武器:
《逃離塔科夫》中的馬卡洛夫PM手槍,在我國曾是飛行員配槍
俄制「9毫米」——9x18mm馬卡洛夫手槍彈
特工武器,隱蔽魅影——馬卡洛夫PB微聲手槍
曾是蘇軍特種兵武器的衝鋒手槍,《逃離塔克夫》精確還原
托卡列夫TT手槍是仿FN M1903手槍的嗎?
源於毛瑟手槍彈的托卡列夫手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