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直擊開學24小時

2020-04-14     寧波日報

鄞州區雲龍鎮中學,學生進入學校的第一件事是洗手。

春光已至,寂靜許久的校園迎來復學的學子。4月13日起,寧波實行分批、錯峰開學,高三初三年級學生首批開學。

學生返校第一天是什麼樣子,學生在食堂如何用餐,住宿生怎樣防疫……4月12日12點至13日12點,本報記者兵分多路,來到我市多所中學,直擊開學24小時。

中午12點,寧波市職教中心學校桑田校區、榮吉校區,311名高三學生陸續返校報到,為正式上課做最後準備。再次見到老師和小夥伴,大家滿臉笑容。

「太激動了!終於可以回到學校!」桑田校區17計算機高職(2)班學生蔣樂業說。

因為是住宿生,蔣樂業帶著大包小包6件行李,從奉化返回學校。

學校在醒目位置設置了「防疫注意事項」提示牌,亮綠碼、測體溫、戴口罩。蔣樂業和同學們在校門口根據安保人員的引導,按1.5米的間距有序來到入校通道,通過紅外線熱成像測溫儀通道,顯示體溫正常後,被允許進入。

中午12點30分,高三學生都進入教室。學校對教室座位進行了調整,原本2人坐在一張課桌前,現在調整為一人一座,分成6排。門邊準備了免洗手消毒液,學生雙手消毒再進入教室。教室里,老師、學生全部戴上口罩。

下午1點,寧海縣第一職業中學,439名高三學生報到。

宿舍里,學生正在打掃衛生、整理行李,每個人都戴著口罩。該校的宿舍原本每間住8-9人,現在控制在6人以下。

學校生活區管理組長葉亦恩老師說:「我們為每幢宿舍樓配備了2名生活指導老師,1-2名保安。學生晚自修下課後,生活指導老師會在宿舍門口進行體溫測試,並記錄在案。」

據了解,寧海縣33所初中、高中(高職)學校的校長,當天都帶著行李搬進了學校宿舍。接下來,他們將進行為期3天的24小時值守。3天之後,由各校副校長輪值守夜。

根據4月6日寧海縣復學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的有關精神,該縣所有校長在復學後住校3天。該縣教育局抽調33名局機關幹部和10名專職督學,到各校蹲點。

「學生到校前,我們就要到。晚上他們睡了後,我們才能走。」負責蹲點寧海中學的寧海縣教育局局機關幹部馬光娣說。

早晨6點30分,鄞州區雲龍鎮中學,學生陸續到校。

進入校門後,「先洗手再測溫」的指示牌和嶄新的6個水槽非常醒目,水槽邊整齊擺放著洗手液和干手紙。

學生有序站在劃定的一米線上,依次按照水槽邊標示的「洗手七步法」進行手部清潔,一旁有值班老師監督、指導。

初三學生陳金宇住在雲龍鎮任新村,距離學校大約5公里,他是坐公交車來學校的。清晨5點30分,鬧鐘響了,他迅速起床。陳金宇說,父母給他準備了防疫物資包,裡面有一次性手套、消毒濕巾、替換用的口罩等。

記者注意到,和陳金宇一樣,坐公交車上學的學生不在少數。校長詹全明介紹,雲龍鎮是工業強鎮,雲龍鎮中學是鎮內唯一的初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了學生總數的近60%。「他們的父母每天上班較早,很多孩子都是自己乘公交車到校的,跟外界接觸比較多。」詹全明說,勤洗手是最佳防疫措施之一,因此,學校在校門口專門設置了水槽,進校的第一道關卡就是洗手。

為了防止人群大範圍聚集,學生扎堆到校情況的出現,該校對初三年級的10個班級,採取分批到校措施。從早上6點30分開始,每10分鐘為一批,每批安排2個班級。

早晨7點半,象山縣鶴浦中學,學生和家長陸續到達校門口。

記者在現場看到,校門外,民警正協助保安維持秩序,所有家長在離校門口100米處人車分流。

象山縣鶴浦中學是一所海島學校,坐落在象山最偏遠的島嶼——南田島上,是當地唯一的中學。

早晨6點30分,304班學生江敏早早起床,不到7點就來到學校。「我以為自己已經來得很早了,沒想到還有比我更早的。」江敏說,隔了一個漫長的假期,得知可以開學了,特別激動,恨不得馬上就能坐到教室里。

在校門口,有3條測溫通道,3名老師給入校學生測量體溫。303班學生樓星語戴著口罩,向老師出示了甬行證,並接受體溫測量。

進入學校,樓星語看到久違的老師,遠遠就開始揮手,一路小跑到班主任面前。她張開雙臂想抱抱老師,但轉瞬又收了回來。「我想狠狠地抱抱我的老師和小夥伴們,但現在只能忍一忍。」

校園裡的電子螢幕上,滾動顯示著幾個醒目大字「同學們,歡迎返校」,再看看熟悉的教學樓和操場,樓星語激動的心情漸漸平復下來。

看到學生們渴盼回歸課堂的各種表現,該校老師劉輝很欣慰:「見到他們,真的很開心。作為一名基層教師,接下來我會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做好教學計劃,也會多利用課餘時間,給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OVRdnEBiuFnsJQVFl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