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蟬聯行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榜首

2019-11-20     二泉網

11月17日,中國社科院在北京發布《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9)》,中國民生銀行蟬聯銀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評選第一名,並以較大優勢領先同業。

該《藍皮書》還顯示,民生銀行在2019年「民營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排名中居第二位,是僅有的兩家獲「五星級」評定的企業之一;在2019年中國企業3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榜單上,民生銀行名列第16位。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是由中國社科院推出的年度綜合指數,主要從市場責任、環境責任、社會責任、責任管理等方面,對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現狀和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價。截至目前,中國社科院課題組已連續11年編寫、發布《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

作為我國第一家主要由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成立23年來,始終秉持「為民而生、與民共生」的企業使命,堅持以感恩之心回饋社會,積極開展社會責任創新實踐,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可持續、能複製的公益樣本,探索建立了包含定點扶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幫扶、創新公益幫扶在內的「一體兩翼式」民生扶貧體系。

在定點扶貧領域,民生銀行17年間累計投入資金近1.5億元,直接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近2000萬元。民生銀行的定點扶貧縣河南省滑縣和封丘縣已先後實現脫貧摘帽。

在多年定點扶貧實踐中,民生銀行創新建立了「九位一體」扶貧模式:一是教育扶貧,大力提升定點縣教育領域軟硬體水平,有效阻隔貧困代際傳遞;二是健康扶貧,通過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醫療補充保險、慢性病健康檢查、捐贈健康醫療服務車等形式,防止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三是產業扶貧,利用集團優勢,助力當地電商、地產、文化等產業發展,同時引入浙江、福建、珠三角等地區的戰略客戶到兩縣進行投資與幫扶;四是金融扶貧,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流程,帶動當地龍頭企業發展,解決貧困人口的就業和增收問題;五是消費扶貧,動員全行積極參加,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六是技能扶貧,捐建職業技術學校,提高貧困人口就業能力,同時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模式,進一步提升「三支隊伍」培訓質量和規模;七是電商扶貧,通過民生電商、本來生活網等電商企業,整合貧困地區農特產品資源,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貧困戶收入;八是黨建扶貧,目前該行已有22個黨支部深入扶貧工作一線,與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九是就業扶貧,積極研究建立長期適用於全行貫徹落實的兩縣貧困人口招聘政策,探索通過子公司和外部客戶在本異地開展就業扶貧工作,力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在「三區三州」這一脫貧攻堅主戰場,民生銀行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標,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有效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進扶貧項目落地。參加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在臨夏、南疆、寧夏、延邊等貧困地區的活動,2008年至今累計捐款超5000萬元,其中2019年向甘肅臨夏州捐資500萬元,購買醫療救護車20輛,提升當地醫療急救能力。連續5年開展西藏先心病兒童救治項目,項目累計捐款金額達4000萬元,為近5萬名兒童進行健康篩查,幫助589名西藏先心病兒童免費出藏就醫;長期支持中華紅絲帶基金愛滋病防治項目,在四川大涼山捐建愛心學校,讓孩子們遠離愛滋病家庭的陰影,該項目總投入3500萬元,受益人群達75萬餘人;捐助貴州台江縣反排村「百美村宿」項目,總投入1000萬元,這也是全國最早探索鄉村旅遊的項目之一,開創了鄉村民宿市場化運作的先河,帶動了當地旅遊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創收。

在創新公益幫扶方面,民生銀行連續5年開展「我決定民生愛的力量——ME公益創新計劃」,動員和資助聚焦精準扶貧、社區發展、教育支持、健康福祉、生態文明等領域的公益創新項目與組織,在全國範圍內共同推進公益事業。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出資4300萬元,共資助了86個小型公益組織。經三方機構測算,該行資助的這些項目覆蓋了30個省(區、市),直接受益人口達24萬人。「ME計劃」民生銀行在公益領域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在創新開展社會責任實踐的同時,民生銀行還不斷完善社會責任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建設,設立公益事業決策委員會,成立專門執行機構,統籌推進全行社會責任管理和項目實施,不斷提升社會責任管理專業化水平。此外,該行還高度重視社會責任報告的專業性,聘請外部會計師事務所對其中的關鍵性信息進行獨立審核,每年定期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受到業界高度認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9a6hm4BMH2_cNUgss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