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基金經理張坤「出道」,當基金業被飯圈化...

2021-01-29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最牛基金經理張坤「出道」,當基金業被飯圈化...

第3074期文化產業評論

1月25日,漲幅勢不可擋的白酒板塊直接帶火了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晉升成為基金圈首位千億頂流,被業界稱為「公募一哥」一時間#藍籌、 #張坤等相關話題衝上熱搜,席捲各大社交媒體,不少基民喊出飯圈口號, 張坤信奉為偶像,基金圈呈現出了「飯圈化」趨勢。然而 何領域都可以「飯圈化」嗎?請跟隨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一起探索。

作者 |怡晴

編輯 | 可可文

來源 | 娛刺兒

正文共計3759字 |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這句話在基金圈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熟悉飯圈的人或許會以為,此「坤坤」指的是愛豆頂流蔡徐坤,而此「iKun」指的是曾經和周杰倫粉絲進行打榜battle的蔡徐坤粉絲。

然而,這句話中所指的坤坤和iKun卻另有其人。

1月25日,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基金更新後,一張畫滿紅心的表情包在各大社交網絡中傳播。表情包里,一位戴著眼鏡的男性穿著西裝,自信滿滿地站著,身前印著兩行加粗的大字:「坤坤不老,藍籌到老,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

圖片上的人叫張坤,不久前剛晉升成為基金圈首位千億頂流,被業界稱為「公募一哥」。粉絲群體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你喜歡的那個坤坤,只會讓你花錢; 但如果你喜歡這個坤坤,他能給你賺錢。」

1月25日,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基金上漲5.05%,漲幅遠超股市大環境,這樣的成績相當難得,以致藍籌登上熱搜,而管理這支基金的基金經理張坤「一站封神」。

玩基金的網友不僅把張坤信奉為偶像,還為他建立後援會和超話,甚至跟風「打投」基金。短短一天的時間內,微博超話新增粉絲近千,總粉絲量超過6000人,閱讀量達1095.5萬次。在基金圈,基金經理擁有超話的現象還算少見。

儘管秉持著娛樂的態度, 但當飯圈侵襲無處不在,仍會在第一時間引發擔憂與熱議。在新浪基金髮布的基金 「飯圈化」投票中,「投資有風險,買基金需謹慎」的觀點與「基金經理給我賺錢,我願意給基金經理打call」的觀點相持平。

當張坤成為基金圈頂流

博主@喜歡玩基金的小瑜哥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短視頻,他的聲音里充滿興奮,甚至有些顫抖:「今天是2021年1月25號,晚上八點零三分。你知道嗎,當偶像更新的時候,我的手都抖起來了,簡直誇張,不枉我一路頂你,今天必須給偶像點贊!」

張坤就是被小瑜哥奉為偶像的人,其一站封神的理由很簡單。易方達藍籌基金中,張坤持倉的10支股票全部上漲,其中瀘州老窖、騰訊控股、洋河股份漲幅高達10%,前十持倉占比77.89%。

據都市快報報道,張坤從業8年,年化回報26.77%,基金規模達1365億, 是公募歷史上第一位突破千億的基金經理。據winds數據,在2020年張坤四季度管理基金一覽表中,其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四季度末資產凈值高達677.01億,由其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成績也不錯,四季度末資產凈值達401.11億元,均是基民不錯的選擇 (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

網友小瑜哥去年跟投張坤時,受到基民的質疑。如今,他則揚眉吐氣:「我就問還有誰,能幹過我偶像?」

無論此前張坤在業界名氣如何,但這一次做到了真正的出圈,基民大賺一把,忍不住將張坤 「愛豆化」。他們不僅成立了易 達張坤全球後援會,還建立微博超話,供粉絲髮帖打榜,「門迎福路發鴻福,持有張坤廣進財」「跟我一起喊,今天大漲」「不要慫,跟著我干,就是干,重倉干」等表情包散布開來。

然而,這不僅僅是小範圍的狂歡, 基金「飯圈化」的現象正在持續發生。

易方達張坤全球後援會建立後,部分基民認為,自己的「偶像」也必須要有姓名,招商白酒侯昊後援會隨之成立,超話正在申請當中;同為行業優秀基金經理的蔡嵩松也成立了後援會;而基金經理周應波和蕭楠,則被網友戴上了「波君一蕭」的帽子,與飯圈近年來的頂流cp「博君一肖」相呼應。

此外,一些口號也呼之欲出,「全世界最好的坤坤不是蔡徐坤,不是謝廣坤,而是張坤」「全世界最好的春春,不是李宇春,不是陳小春,而是劉彥春。」

以上皆為明星基金經理人

在基民看來,鮮為人知的基金經理就是他們心中的「頂流」。

「炒基」成了一種新風尚,基金搭配飯圈,正在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社交方式。據央視財經報道,新基民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是90後。與此同時,這些年輕人也正在把飯圈中的娛樂方式代入到基金圈當中。

當張坤成為基金圈頂流,基金圈也在潛移默化地被 「飯圈化」

當基金圈被「飯圈化」

基民們一時興起的打投,沒想到竟然出了圈。「飯圈化」的社交方式,也轉變為社交平台上的狂熱情緒。

借著「坤坤」的知名度,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先是媒體報道,再是部分不懂基金的網民跟投藍籌。

一些基民開始覺得事態有些不受管控,張坤全球後援會官博在微博上提醒道:「各位坤坤的粉絲朋友請注意,最近因為坤哥大火,有部分人試圖渾水摸魚,拉群割韭菜,請擦亮眼睛,不要被騙。」

基金「飯圈化」是好現象嗎?

「不知道這種現象是好是壞。好的方面是投資意識進一步得到推廣,壞的方面是……」一位網友在相關新聞下評論道。沒說完的部分,或許是張坤被愛豆化後,持股人權益的受損,又或是更多沒有基金理念的人淪為被割的韭菜。

博主@北漂民工的日常 每天都會在微博上發布一些關於基金的理念,也目睹了近日來基金「飯圈化」的現象。

起初,他覺得是一種娛樂方式,但事態有些擴大時,他告訴娛刺兒(ID:yuci-er):「這件事個人感覺還是不要擴大化, 有一些不明就裡的人跟風購買,會傷害持有人權益。大家投入的是真金白銀,我做了快四年的投資者教育,非常擔心投資者虧錢而永遠離開市場。給大家提個醒吧。」

基民的擔憂還是發生了,具體到藍籌精選基金,則是1月27日易方達發布的限購公告。據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自1月28日起暫停大額申購,單日申購限額由10萬降到了5000元。網友猜測,有可能是持入越來越多,盤子越來越大,張坤頂不住壓力了。

與金融相關的內容,在近年出圈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

2019年B站前財經類up主巫師財經便以《B站資本市場成績單》分析視頻一炮而紅,視頻播放量超200萬次。B站獨特的社區生態與巫師財經的走紅,激勵了大批財經up主,部分至今還在平台活躍。

與其它行業不同,金融行業有著其自身的獨特性。 狂熱與跟風,只會讓自身損益。現今B站對金融類、財經類管控已非常嚴格,小瑜哥在微博上告知粉絲,「股票與基金的相關視頻在B站中已經不能再發布,因為「只有拿到CPA (註冊會計師)才可以。」

當基金圈被「飯圈化」, 更多的人捲入陰晴不定的基金或者股票市場,則會造成一種混亂。

萬物皆可飯圈?

還記得2020年初的「火神山挖掘機天團」嗎?

疫情期間,火神山挖掘機承擔著巨大的任務量,或許是為了鼓勵每個挖掘機背後的工人,媒體發起了為「藍忘機」「嘔泥醬」等挖掘機的「打call」活動。將飯圈娛樂化的方式蔓延到嚴肅的疫情監工中是否合適,成為當時的討論點。

「飯圈化」的現象,一直都像謎團般圍繞著每個人, 當大家覺得自己置身事外時,又被牽扯其中。

在豆瓣討論B站嚴格限制財經類up主的帖子下,有位豆友反應了身邊的現象:一位貼著金融類標籤的學長,在QQ群里搞會員制教別人買基金,有微博超話,還有自己的女友粉。

即便是一位無名氏,只要有顏有人設,似乎就能成為KOL,建立粉絲世界。

回到基金圈「飯圈化」事件,無論是否合適, 萬物似乎都可「飯圈化」,原本只是一種娛樂的態度,最後卻上了微博熱搜,成為一種值得被討論的問題。

粉絲也有疲憊的時候。2021年1月15日,愛奇藝舉辦的尖叫之夜累倒了一部分粉絲——節目沒有順序,完全靠粉絲投票來決定出場順序,以及組隊表演的方式。從當晚六點半到凌晨,近6個小時的時間裡,粉絲都要打起精神去投票。這樣的方式固然是平台的一種創新,但也讓粉絲埋下了怨言——累。

飯圈的 「界限」究竟在哪裡,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它甚至成為一種 「文化」,侵襲到音樂、短視頻、評分等各大平台, 逐漸同化每個人的「意志」。

圖書編輯貝塔就曾發文控訴王一博粉絲在豆瓣養號,造成圖書《記憶記憶》的豆瓣評分出現異常;出版社新經典也發文稱,《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一書的豆瓣短評區有大量小號注水短評。事實上,這兩本書與粉絲、愛豆之間不存在任何利益聯繫,純粹是粉絲們為了使帳號看起來更「正常」的一種養號行為。

音樂平台上,對於普通歌手而言,評論過萬就相當於出圈。但對愛豆來說,每首歌過萬的評論是基本標配……這樣打投、控評的例子不勝枚舉。

大眾正在被飯圈文化包圍,難以倖免。而如何避免飯圈文化的侵襲,這道題或許無解。

肯定的是, 並不是任何領域都適合飯圈,基金圈就是其中之一。

話題互動

你對飯圈化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主題搜索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8iWWncBDlXMa8eqGk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