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申論作文寫作模板,2020國考必看

2019-11-22     申論一點通

說到大作文,很多考生都心生恐懼,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無從下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雜亂無章。相信到了衝刺階段,同學們想必也看了很多範文,做了很多素材積累,但很可能在真正動筆時還是會感到無從入手。之所以會出現以上這些困惑,主要是因為同學們在複習備考時沒有抓住主幹,今天老師將為同學們提供三種文章類型的寫作模板,助力同學們成功上岸!

一、對策型議論文

1.對策型議論文又稱策論文,文章以提供對策為主,判斷依據為文章的標題、總分論點皆為對策。

2.寫作模板

(1)開頭:概括材料,分析主題,提出總論點。

(2)分論點段落:

對策性分論點1+分析+細化對策(總結)

對策性分論點2+分析+細化對策(總結)

對策性分論點3+分析+細化對策(總結)

(3)結尾:總結升華、補充對策等。

3.真題示範

(1)題目來源:2019年廣東省公考《申論》真題(縣級)-第三題:請根據全部給定材料(僅限給定材料),就政府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自擬題目,撰寫一篇策論文。要求:1.對策合理,緊密聯繫材料。2.條理清晰,論證嚴密,合乎邏輯。3.結構完整,表達準確,行文流暢。4.篇幅在800-1000字。

(2)提綱展示

總論點:對此必須優化營商環境,系統解決問題。

分論點1:首先要抓住歷史大機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營商大環境,助力一帶一路。

分論點2:其次要加強溝通、出台政策、深化改革解決企業的具體問題。

分論點3:再次要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大對不正當競爭、擾亂市場秩序的打擊和監管,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

4.對策型文章常見問題

(1)誤認為對策型文章只能有對策,不能有分析:這是很多考生在寫作過程當中常犯的錯誤,申論文章的寫作重點在於說理,既然是說理那就必須做到有理有據。因此,我們在寫對策型的文章當中既要有分析,也要有對策。

(2)認為文章主體段落只要有對策,就是對策型文章:這樣的判斷是不合理的,申論文章的區別不在於篇幅的大小,判斷文章是否屬於策論文的根本性原則在於它的段旨句,即每個分段的分論點是不是對策,這才是它的判斷依據。

(3)對策型文章論點從哪裡來:第一個來源於考生平時的知識積累;另一個來源於材料當中主題所涉及的對策可以作為文章的分論點。

二、分析型議論文

1.什麼是分析型文章?

即文章的正文部分是以分析問題為主,就把它稱之為分析型文章。

2.寫作模板

(1)開頭:引出主題,提出論點。

(2)分論點段落:

段旨句1+分析論證+對策性結論

段旨句2+分析論證+對策性結論

段旨句3+分析論證+對策性結論

(3)結尾:總結全文。

3.真題示範

(1)題目來源:2016年國考(地市卷)-第五題:「給定材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見解明確、深刻;思路明晰,語言流暢;參考「給定材料」,但不拘泥於「給定材料」;總字數800-1000字。

(2)提綱展示

總論點:好政策的三重影響。

分論點1:「好政策」符合人民意願。

分論點2:「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

分論點3:「好政策」滋養公民德性。

4.既然是寫分析型文章,為什麼在分論點的段末卻以對策性結論來收尾呢?

這是因為很多考生對分析型文章認識上存在一個誤區,即誤以為分析型文章只要有分析就夠了,對策什麼的都可以不要。但事實上,我們分析問題,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在分析型文章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側重於分析,但對策一定要提出。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大家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側重點,避免出現分析和對策各占一半的情況。如果這樣做的話則反映出我們對文章的定位不準確。所以,我們在寫作的時候,重點要放在分析論證上,對策性的結論只是作為一個收尾。

5.分析型的論點哪裡來?

主要有三處:首先,第一個來源於材料當中的觀點;第二個是根據材料當中的一些專家學者的分析,材料當中具有啟發性的觀點,也可以作為文章的論點;還有一個就是來源於大家日常生活當中的積累。

三、綜合型文章

在作答過程當中,除非題干明確要求文章類型,或者題目的傾向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說偏向於寫對策型或者是分析型文章,否則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作文都可以寫成綜合型的文章。

(一)綜合型一

1.適用情況:綜合型一的適用情況需要根據題目以及相關給定材料來判斷,如果題目當中出現了一系列觀點,或者是出現遞進的觀點,這時可以考慮使用綜合型一的寫作思路。

2.寫作模板

(1)開頭:引出主題,提出論點

(2)分論點段落:

分論點1+分析論證+對策1

分論點2+分析論證+對策2

分論點3+分析論證+對策3

(3)結尾:總結全文、補充對策等。

3.真題示範

(1)題目來源:2013年國考(省級卷)-第五題:「給定材料6」中的題字「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觸發人們許多思考和感情,請參考「給定資料」,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2)聯繫實際,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內容充實,語言暢達;(4)800-1000字。

(2)提綱展示

總論點:物質與非物質遺產的保護,不僅需要政府、學者專家,更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傾聽和攜手努力。

分論點1:政府應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首要擔當者。

分論點2:學者、專家是文化遺產的解釋者和傳播者。

分論點3:全民族文化意識覺醒,自覺參與文化保護是關鍵。

(二)綜合型二

1.適用情況:綜合型二的適用情況需要根據題目以及相應的給定材料來進行判定,如果題目的整個給定材料是由點到面、由淺入深,多個角度去分析、看待這個主題或話題,在此情況下可以考慮用綜合型二的寫法。

2.寫作模板

(1)開頭:引出主題,提出論點

(2)分析:問題/原因/意義

(3)對策:第一、...第二、...第三、...

(4)結尾:總結全文、補充對策等

3.真題示範

(1)題目來源:2014年國考(省級卷)-第五題:「給定材料」結尾寫道:「我們或許應該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要『慢下來』,因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繫自己的感受和社會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材料」,但不拘泥於「給定材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1000-1200字。

(2)提綱展示

總論點:放緩節奏,從容不迫推進社會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打造中國發展升級版。

分析:現狀與危害:加急時代,使人們壓力大,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現實意義:放慢腳步,生活方式、心理狀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讓社會安全、和諧,體現社會文明。

對策:總體戰略;具體作為;社會工作;國民福利。

4. 注意事項

(1)在分段的書寫過程中,綜合型二與綜合型一區別較大,綜合型一是在提出總論點之後,將其拆解成多個分論點;而綜合型二的分段歸結起來主要有兩大類型,一類稱作分析型段落,另一類稱作對策型段落。

(2)在分析型段落中,我們可以對現狀/問題/原因/意義等進行分析,這個分析可以是一個段落,也可以分成多個段落,主要根據材料所提供的素材以及各位同學的知識儲備來確定。

(3)對策型段落主要是根據前面部分的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

小結:如果把文章寫作比作建築一幢大樓,結構就好比是支撐起大樓的柱子,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上這四種模板實用性強,同學們可根據相應的作文題目以及作答要求選取相應的模板,進而展開分析論述,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本文為申論一點通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申論一點通」微信公眾號(shenlun1dt)。

點擊連結,查看更多技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fCglW4BMH2_cNUgdTSa.html